
- 浏览排行
- 引用排行
- 下载排行
1997(1).
摘要:本文目的是探讨在成年大鼠初级体感皮层(SI)内进行局限损毁能否引起损毁区周围的代表区重组。在氯胺酮麻醉下用微电极技术测定隐神经代表区(SAR)和坐骨神经代表区(SCR),然后用铂电极对SAR进行选择性电解损毁。三至四周后进行重复测定。结果表明,在14例所观察的大鼠中,9例在原损毁区以外发现新生的SAR,其面积为0.20±0.08mm2。这表明成年大鼠SI神经元在中枢损伤后具有一定的重组能力。
1997(1).
摘要:本文用乳胶凝集试验(PA)、免疫荧光试验(IFA)和蛋白印迹试验(WB)对103份食蟹猴血清作了STLV-1抗体检查。结果表明,13份WB检查为STLV-1抗体阳性的血清,PA和IFA检查均为阳性,而90份WB检查为STLV-1抗体阴性的血清,PA检查有3份为阳性,IFA检查有1份为阳性结果。
1997(1).
摘要:本文通过念珠状链杆菌(Streptobacilusmoniliformis,S.m.)实验感染昆明、C57BL/6J、BALB/c、ICR、NIH、DBA共6个品系小鼠,观察其对S.m.敏感性的差异。其中昆明、C57BL/6J两个品系在腹腔接种后表现出明显的临床、病理改变。昆明小鼠发病率和死亡率分别为92%和80%;C57BL/6J分别是80%和12%。昆明小鼠较之C57BL/6J小鼠起病急、病情严重,多数动物死于感染的急性期。其余品系的发病率为:NIH8%、BALB/c和DBA4%,没有动物死亡;ICR在接种后无任何临床病理改变。在实验感染后临床病理改变方面,昆明小鼠和C57BL/6J小鼠间有较大不同。昆明小鼠以末梢血管淤血、四肢尾部水肿、关节炎、截瘫、腹泻为主,而C57BL/6J小鼠则以注射部位和其它部位皮下脓肿、化脓性关节炎为主。本研究提示,中国昆明小鼠对S.m.敏感性最高,可以将其作为“哨兵动物”用于实验大鼠S.m.的常规监测;不同品系小鼠不仅对实验感染S.m.的敏感性不同,而且表现出不同的临床病理改变。
1997(1).
摘要:以建立方便、大量纯化组织相容性抗原的方法为目的。用0.5%Triton/Tris抽提小鼠组织相容性抗原(H-2)抗原,利用抗H-2抗原抗体制备的亲和柱,特异性结合H-2抗原,再用0.5%DOC、0.65MNaCl洗脱结合H-2抗原。结果显示:电泳显示纯化物为45kd(重链),12kd(轻链)两条带,纯化物具有明显的血清学及生物学活性;这种亲和层析法可大量纯化组织相容性抗原,用于器官移植研究及组织相容性抗原的免疫功能研究。
1997(1).
摘要:对本室培育的封闭群FMMU白化豚鼠的繁殖性能和生长发育情况进行初步观察,结果表明:FMMU白化豚鼠系三色豚鼠的变异株(种),由于严格采用循环交配的封闭群繁育方法,其产仔数、泌乳力、哺乳期增重等繁殖性能和生长发育指标仍维持较高水平,和三色豚鼠相接近。有关繁殖性能指标为:胎间隔8.67±17.4/d、窝产仔数2.89±0.66/只、初生个体重86.39±10.17/g,泌乳力402.1±48.32/g、离乳数为2.68±0.41,离乳率为90.71±12.71%,离乳个体重为178.65±26.68/g。3、9、15、20日龄豚鼠个体重分别为88.76±10.81/g、123.18±12.55/g、163.41±21.13/g、175.36±22.17/g;雌性豚鼠个体重分别为90.37±13.72/g、130.74±22.18/g、169.79±27.82/g、179.98±28.12/g。
1997(1).
摘要:选用人胚肺为实验材料,研究了十字花科蔬菜提取物oltipraz对人肺癌病变早期细胞恶性转化的阻断作用。将阻断按时间分为oltipraz在CSC作用前、后和同时三组,并设CSC、oltipraz、DMSO三组对照,将上述6组体外培养处理的人胚肺组织,提取DNA转染Rat-1细胞,用低血清筛选、作软琼脂培养、裸鼠接种鉴定,结果在CSC、CSC→oltipraz两组获得恶性转化细胞,CSC组恶性度更大。提示oltipraz对CSC所致的细胞恶性转化具有一定阻断作用,oltipraz在CSC运用前或同时运用效果较好;进一步推断oltipraz对人肺癌变早期具有一定防治作用。
1997(1).
摘要:采用脾内直接免疫法和杂交瘤技术获得5株杂交瘤细胞。杂交瘤细胞培养上清液和腹水中单克隆抗体效价分别为1∶8~64和10-3~10-4(ELISA)。与其他10种鼠源性病毒和BHK21细胞无非特异性反应。与传统免疫方法相比较,即节省了抗原、缩短了免疫时间,又可避免因免疫抗原致病性强而导致动物死亡的缺点,是一种具有实际应用的免疫方法。
1997(1).
摘要:本实验在饲喂日本(I)与中国(I)两种不同日粮水平的条件下,观察了SHN小鼠的生长发育并测定了体重、发情周期、主要器官重量、血糖、糖耐量、尿成分、癌前症状等多项生理指标。结果表明,饲喂两种饲料SHN小鼠的生长发育没有明显差异(P>0.05),饲料I能更好保持SHN小鼠的生物学特性,其乳腺癌自发率较高。尿中尿素、马尿酸、柠檬酸的含量也明显低于饲料I(P<0.05)。提示这种影响可能与饲料的营养成分有关。
1997(1).
摘要:DBA/2小鼠最长妊娠期为24d,最短妊娠期为19d,平均妊娠期为20.9d。平均窝产仔数为4.3只,与昆明小鼠平均窝产仔数6.4只比较,差异高度显著(P<0.001)。24~36日龄段为生长最迅速时期,成熟日龄为60d,90日龄为适配期。1~108日龄与平均体重的相关系数为0.977,呈强正相关,相关系数t测验的结果为(P<0.001),显示日龄增长与体重变化之间相关高度显著。
吴波 , 孙敬方 , 马恒辉 , 董政军 , 郭慧芳 , 田小芸
1997(1).
摘要:观察自发性高胆固醇血症近交系NJS小鼠的主动脉形态学特征,了解该品系主动脉粥样硬化发病情况。对主动脉作光镜和电镜观察,并通过图像分析仪分析主动脉内膜的粥样硬化病变面积。该品系8~10月龄小鼠均见阳性病灶,阳性区域主要分布在动脉弓起始部,胸主动脉各分布的升口处,病变区域多数呈点状,少量呈线状分布。显微镜下内膜层内可观察到少数泡沫细胞聚集,电镜下可见内膜泡沫细胞有较多的细胞突起,胞浆丰富,浆内内质网及溶酶体丰富,脂滴大小不一,核形态不规则,浆内有明确肌丝或致密斑。图像分析计算其主动脉粥样硬化病变面积占主动脉面积的比例为2.046±0.253%。2~3月龄小鼠中均未见明显病变。近义系NJS小鼠8月龄后主动脉能发生脂纹期病变,该品系可作为动脉粥样硬化研究的动物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