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浏览排行
- 引用排行
- 下载排行
2009(6).
摘要:目的 应用530 nm单色光光照建立一种新型近视眼动物模型.方法 20只约2周龄健康雄性豚鼠,随机分成两组(n=10),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在绿光(530 nm)和白光(色温5000 k)下进行饲养.设置照明参数:光量子数相同,为每秒3×10~(-4)μmol/cm~2;实测光强度绿光为0.150 mW/cm~2,白光为0.247 mW/cm~2.实验前每组进行眼球生物学测量(屈光度、角膜曲率、眼轴各部分长度),光照后12周重复测量以上数据,每只豚鼠均取右侧眼参数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光照前两组生物学测量参数差异无显著性.光照12周后,绿光组屈光度发生-3.125±0.76 D的变化,白光组为-1.075±0.71D,绿光组同对照白光组相比平均形成约2.0 D的近视,差异有显著性;绿光组眼轴和玻璃体腔分别增长0.98±0.13 mm与0.33±0.14 mm,对照组分别为0.77±0.22 mm与0.13±0.14 mm,绿光组较对照组眼轴和玻璃体腔长度延长较快,差异有显著性;光照后两组角膜曲率半径、前房深度和晶状体厚度均发生不同程度增加,但两组间变化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530 nm单色光诱导豚鼠眼球眼轴和玻璃体腔长度延长较快,产生近视.
2009(6).
摘要:目的 探索以大鼠髓鞘碱性蛋白片段69-85(MBP69-85)为单一抗原,建立Wistar大鼠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EAE)模型,并观察其病理改变.方法 MBP69-85以生理盐水溶解,与完全福氏佐剂(CFA)充分混匀制备免疫乳剂;雌性Wistar大鼠70只,留取10只作为正常对照组,余者根据免疫乳剂组分的不同随机分为A、B、C组(n=20).A组:MBP69-85每只50 μg+CFA(含卡介苗6 mg);B组:MBP69-85每只25 μg+CFA(含卡介苗6 mg);C组:MBP69-85每只25 μg+CFA(含卡介苗12 mg).脑和脊髓组织切片进行HE染色,MBP及神经微丝(neurofilament,NF)免疫组化检测,观察神经组织的病理改变.结果 A组内部分大鼠在免疫后第12~16天发病,表现为尾部及四肢无力或麻痹、斜颈等,平均临床症状评分为2.38±1.89;B、C组均未见发病;HE染色可见神经组织内炎细胞浸润,血管"袖套"样病灶形成;MBP及NF免疫组化染色显示病变组织内白质脱髓鞘及轴突损伤明显.结论 EAE模型建立与免疫抗原的剂量有一定的依赖关系;佐剂中的卡介苗含量不是诱导大鼠发病的主要原因;本模型具有多发性硬化的典型临床表现及病理改变,是研究多发性硬化发病机制及治疗的可靠的动物模型.
韩文文 , 张潍平 , 彭芸 , 杨洋 , 温洋 , 张祺丰 , 杨吉刚
2009(6).
摘要:目的 探索建立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所致肾积水的动物模型的可行性;探讨CT灌注成像对积水肾脏肾功能的评估价值.方法 10周龄雄性新西兰兔50只随机分组,假手术组20只,分离左侧输尿管后直接关腹.模型组30只,选用腰大肌包埋输尿管造成左侧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术前两组进行单光子发射计算机体层成像(SPECT)比较左肾功能,检验无差异后在术后3月分别行左肾SPECT、CT灌注,以病理检查为佐证,观察两组参数变化,进行CT灌注各项参数和GFR的统计学相关性分析.结果 模型组建模成功达70%,呈慢性肾积水病理表现,左肾皮髓质CT灌注参数BF、BV、PS均下降,与相应GFR呈高度正相关.结论 腰大肌包埋输尿管的模型制作方法 具有可行性.CT灌注参数可作为肾功能状态的评定指标,具有一定的临床指导意义.
2009(6).
摘要:目的 研究不同时程慢性束缚水浸应激对大鼠胃排空的影响.方法 48只雄性150 g左右SD大鼠被随机分为6组,即实验3、7、28 d组和对照3、7、28 d组,每组8只.实验期间,每日观察大鼠体重、一般状况及行为学指标.实验组23℃水域箱内束缚水浸1 h/d,对照组自由摄食饮水.采用半固体排空实验(阿拉伯胶炭糊)来检测胃排空率,数据录入SPSS 13.0进行分析处理.结果 ①体重增加情况:不同组别和不同应激时间这两个因素对体重增加的影响差异均有显著性.②胃排空率:对照各组间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3 d组间(实验3d组与对照3 d组)大鼠胃排空率无差异;而7 d组间和28 d组间比较则明显异常.随着应激时间的延长,实验组胃排空率呈现了先增高(7 d时)后降低(28 d)的变化趋势,且实验3 d组与7 d组、7 d组与28 d组间比较均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而3 d组与28 d组比较则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不同时程的慢性束缚水浸应激可以导致大鼠胃排空率改变;随着应激时间的延长,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规律.
李金轶 , 钟国强 , 韦卓 , 许为炎 , 柯红红 , 宁宗 , 吴志福
2009(6).
摘要:目的 建立具有稳定性高,重复性强,存活时间长的大鼠心肌梗死模型,探讨采用心电图(ECG)和心脏超声心动图(UCG)监测心梗后心电生理和左室功能变化的可行性.方法 Wistar大鼠经10%水合氯醛麻醉后,气管切开插管及连通呼吸机,开胸后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于手术后4、8和12周行ECG检测和UCG检查,术后12周取出心脏行病理检查.结果 采用本法建立大鼠心肌梗死模型,术后72h内大鼠存活率为83.3%,术后12周以上大鼠存活率为73.3%.术后4、8和12周ECG监测示心梗后PR间期,QRS时限,QT间期和QTc间期均较假手术组延长,同期行UCG监测示心梗后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和左室收缩末期内径显著增加,左室射血分数值和左室短轴缩短率值显著降低,12周后组织病理HE染色符合慢性心肌梗死的病理改变.结论 本技术操作简单、创伤轻、成功率高,术后采用ECG和UCG可有效监测心梗后不同时期心电变化和左室功能变化.
王翔岩 , 齐云 , 蔡润兰 , 李晓红 , 杨美华 , 石钺
2009(6).
摘要:目的 研究肉苁蓉多糖(CDPS)对小鼠淋巴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 MTT法检测小鼠脾淋巴细胞的增殖.环磷酰胺(Cy)复制免疫功能低下的动物模型,分别测定正常及免疫低下动物脾脏、胸腺指数.胸腺细胞增殖法测定白细胞介素-2(IL-2)活性.结果 CDPS对丝裂原(ConA及LPS)活化淋巴细胞及未活化正常细胞均有明显促增殖作用,并促进淋巴细胞IL-2的分泌.腹腔给药显示CDPS具明显提高正常及免疫低下小鼠的脾指数,对因Cy所致胸腺指数的降低也有显著的对抗作用.结论 CDPS可显著促进小鼠脾淋巴细胞增殖,该作用可能与其促IL-2分泌有关.
董磊 , 张晓鹏 , 易绍琼 , 于婷 , 侯利华 , 付玲 , 陈薇
2009(6).
摘要:目的 探讨并建立可供药物评价或生物学功能研究的表达人PSCA抗原的小鼠肿瘤模型.方法 克隆人PSCA基因,构建pcDNA-PSCA质粒,稳定转染RM-1细胞,用RT-PCR和流式检测的方法 筛选稳定表达人PSCA抗原的RM-PSCA细胞株;再将RM-PSCA细胞接种C57BL/6小鼠,观察其致瘤性,并寻找能够稳定致瘤的细胞数量;进而观测RM-PSCA所致肿瘤的生长情况及小鼠存活状况.结果 筛选到了表达人PSCA抗原的RM-PSCA细胞,且1×10~5个肿瘤细胞能够保证10只实验小鼠全部成瘤;所致肿瘤生长迅速,接种后小鼠的平均存活时间为37 d.结论 该研究成功的建立了稳定表达人PSCA抗原的小鼠肿瘤模型.
赵浩 , 李永宁 , 王任直 , 包新杰 , 赵英杰 , 李桂林 , 魏俊吉 , 冯铭 , 孔燕国
2009(6).
摘要:目的 比较三种不同手术方法 制作大鼠永久性脑缺血模型的效果,包括死亡率、神经功能评分、脑梗死体积、手术效率.方法 将采用不同手术方法 制备脑缺血模型的大鼠随机分为三组.1组在术中分别结扎颈总动脉(CCA)、颈外动脉(ECA)、枕动脉、翼腭动脉,并且用动脉夹对颈内动脉(ICA)进行临时夹闭;2组在术中分别结扎颈总动脉、颈外动脉,暴露枕动脉和翼腭动脉但不结扎,用丝线悬挂颈内动脉而不是用动脉夹夹闭,线栓在显微镜直视下插入颈内动脉越过翼腭动脉起始点至大脑中动脉分叉处;3组只暴露颈总动脉、颈外动脉和颈内动脉,结扎颈总动脉、颈外动脉,丝线悬挂颈内动脉,显微镜下将线栓盲插至颈内动脉大脑中动脉分叉处.分别检测三组模型的死亡率、神经功能评分、梗死体积、手术时间.结果 第3组制作动物模型的方法 所花费时间平均为17.5 min,死亡率较低,神经功能评分及梗死体积稳定.结论 采用第3组手术方法 可以缩短手术时间,提高手术效率,能够高效地制作出更加稳定的可用于临床实验的大鼠脑缺血模型.
王慧敏 , 都健 , 裴丽娜 , 王娟 , 吴峰 , 刘向阳 , 关丽娜 , 林志楠
2009(6).
摘要:目的 观察运动干预对高脂饲料诱导胰岛素抵抗(IR)大鼠白细胞介素1β (IL-1β)表达的影响,探讨运动减轻IR的可能机制.方法 健康Wistar雄性大鼠分为基础饲料喂养组(normal chow group,NC),高脂膳食喂养组(high-fat diet group,HF).高脂膳食喂养Wistar雄性大鼠10周,构建IR动物模型.10周后,HF组再随机分为高脂喂养运动组和非运动组,游泳运动干预4周.游泳运动干预前后以正常血糖-高血浆胰岛素钳夹实验技术[hyperinsulinemic-euglycemic clamp (HEC) technique]评估IR大鼠胰岛素敏感性,ELISA法测定大鼠血清IL-1β水平,RT-PCR法测定大鼠骨骼肌IL-1β mRNA表达.结果 HF组大鼠葡萄糖输注率(glucose infusion rate,GIR)显著低于NC组(P<0.05),HF组血清IL-1β水平及骨骼肌组织IL-1β mRNA表达明显高于NC组(P<0.05, P<0.01);运动组大鼠血清IL-1β水平及骨骼肌组织IL-1β mRNA表达明显低于非运动组(P<0.05),与NC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运动改善IR大鼠胰岛素敏感性,可能与降低IR大鼠IL-1β的表达有关.
2009(6).
摘要:目的 制备阿霉素心肌损伤大鼠模型,并对其进行评价.方法 24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2组:正常对照组(CON,n=9)和阿霉素模型组 (ADR,n=15).ADR组腹腔注射阿霉素2 mg/kg,每周3次,连续2周,CON组注射相同体积的生理盐水,注射完毕后饲养5周;实验期间观察大鼠一般情况及死亡率;7周后检测心脏血流动力学及组织形态学变化,并进行心肌氧化损伤生化测定.结果 ADR组大鼠死亡率为40%,CON组无死亡.与CON组比较,ADR组大鼠左室舒张末压(LVEDP)及左室内压最大下降速率(-LVdP/dtmax)显著升高(P<0.001, P<0.05);组织学检查结果 符合心肌损伤病理学改变的典型特征;心肌丙二醛(MDA)含量明显增加(P<0.001);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显著降低(P<0.01).结论 按12 mg/kg的ADR总剂量,以每周3次,共两周,每次2 mg/kg腹腔注射方式给药,7周后大鼠心脏产生明显功能及形态学异常,可成功建立ADR心肌损伤大鼠模型.
闵凡贵 , 潘金春 , 袁文 , 张钰 , 罗显立 , 王希龙
2009(6).
摘要:目的 测定封闭群五指山小型猪主要脏器重量和脏器系数,对脏器重量与体重的相关性进行分析,并计算出相应的直线回归方程和多元回归方程.方法 实验选用6~10月龄普通级封闭群五指山小型猪30头(其中♂16头、♀14头),分别测定体重和7个主要脏器重量,计算脏器系数,通过SAS软件进行脏器系数的性别间比较和各脏器重与体重间的相关与回归分析.结果 性别间比较,小型猪仅有心脏的脏器系数差异有显著性(P<0.05).除公猪的胃脏和母猪的肺脏外,所测脏器重量与体重间均有明显的正相关线性关系;多因素分析显示公猪的肝脏和肾脏,母猪的心脏、肝脏和肾脏对各自体重有影响.结论 封闭群五指山小型猪主要脏器系数性别间差异较小,其体重与某些脏器重量存在一定的线性关系.
刘科 , 黄小琼 , 饶子亮 , 刘盛来 , 赵士海 , 邝少松 , 王刚
2009(6).
摘要:目的 建立大鼠肾虚自然流产模型,研究模型蜕膜细胞因子、协同刺激因子表达.方法 雌性大鼠20只,雄性大鼠10只.将雌鼠与雄鼠按2∶1合笼,以阴道涂片出现大量精子为妊娠第1天,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每天灌服羟基脲450 mg/kg,第8天灌服米非司酮3.75 mg/kg,建立肾虚模型;统计饮食量、饮水量、肾、卵巢、胚胎直径指数;RT-PCR检查Th1型/Th2型细胞因子mRNA表达;流式细胞检测协同刺激因子CD80、CD86、CD28、CTLA-4表达.结果 模型组动物饮食量、饮水量、体重增加量与对照组比较,第8天差异有显著性(P<0.05);胚胎直径指数显著减少(P<0.01);平均流产率显著升高(P<0.01);TNF-α、IFN-γ表达显著升高(P<0.05),IL-4、IL-10表达显著升高(P<0.05);CD80、CD86、CD28、CTLA-4显著性降低(P<0.05).结论 灌服羟基脲与米非司酮可成功建立肾虚自然流产制模型.Th1型(TNF-α、IFN-γ)可能对妊娠有害,高表达有可能造成流产;Th2型(IL-4、IL-10)可能有利于妊娠,高表达维持妊娠.协同刺激因子CD80、CD86、CD28、CTLA-4表达与自然流产有关.
2009(6).
摘要:目的 建立高脂血症大鼠模型,分析共轭亚油酸(CLA)对其脂质代谢和visfatin基因表达水平的影响,为进一步研究CLA对脂肪代谢的调控机制奠定基础.方法 用高脂饲料饲喂雄性Wistar大鼠,4周后断尾采血测定血清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CHO)和血糖(GLU)含量,将构建成功的高脂血症大鼠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每天定时灌胃CLA(0.8 mL /0.1 kg),每周定时称重,记录采食量;4周后眼球采血,测定血清中GLU、CHO、TG、低密度脂蛋白(LDL)、高密度脂蛋白(HDL)水平;断颈处死大鼠,分离体脂并提取肝脏总RNA,半定量RT-PCR分析visfatin基因表达水平.结果 高脂饲料饲喂4周后,模型组大鼠血清TG、CHO、GLU明显高于对照组大鼠(P< 0.05),表明高脂大鼠模型构建成功.灌胃CLA 4周后,实验组大鼠体重、体脂和采食量低于对照组大鼠(P< 0.05),血清中GLU、CHO、TG、LDL含量明显降低,但实验组HDL浓度升高.RT-PCR实验结果 表明,实验组大鼠visfatin基因表达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大鼠(P< 0.05).结论 CLA能降低高脂血症大鼠摄食量,改善高血脂大鼠脂质代谢,并能降低visfatin基因的表达水平.
叶亮 , 范慧敏 , 卢蓉 , 李铁岩 , 张治国 , 洪暄 , 刘中民
2009(6).
摘要:目的 探讨建立可植入式心室辅助装置研究的实验动物模型. 方法 选取体质量120~180 kg小公牛7只,常规全麻后左侧第4肋间开胸,建立体外循环,体外循环辅助下诱颤后,植入自主研发的国产可植入式心室辅助装置(DIVAD,domestic-made implantable ventricular assist device),DIVAD机械性能参数接近国际同类产品,泵尺寸29.5mm × 72 mm,重量158 g,体外转速可达9000 r/min,流量可达8 L/min,整合流量计,并可通过体外控制器监测控制.DIVAD连接左室及降主动脉,转速3500~8000 r/min左右,行左室辅助.术后撤除体外循环,持续监测动物生命体征及DIVAD运转情况.肝素静滴维持ACT在正常值1.5~2倍之间.结果 7只小牛术后全部复跳,均能成功撤离体外循环辅助,最长存活时间超过93 h,最短存活时间0.5 h,平均存活时间20.28 h.结论 小牛可以作为DIVAD研究的合适动物模型,其围手术期处理有相应特点,小牛DIVAD实验模型的建立对于进一步研究改进DIVAD有重要作用.
2009(6).
摘要:免疫缺陷动物是研究免疫相关疾病的良好动物模型.Beige-Nude小鼠是T淋巴细胞和NK细胞同时缺陷的小鼠,其T细胞和NK细胞活性很低,最初为肿瘤的研究而培育.从上世纪七十年代起,学者们对其免疫学特性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为其在其他领域的应用奠定了免疫学基础.
2009(6).
摘要:建立动物模型的目的 是在实验动物身上复制人类疾病的模型,用于研究人类疾病的病因、发病、病理变化以及疾病的预防和治疗.目前尚无理想的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动物模型,AD实验动物模型的滞后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AD治疗药物的筛选.随着AD病因和发病机制研究的不断深入,更完善的AD动物模型也在陆续出现.近年来出现的转基因动物模型属于AD的病因模型,但也不能完整复制出AD的所有特征.最大的缺憾在于缺乏神经原纤维缠结(neurofibrillary tangles,NFTs)和在某些转基因模型中(尤其是单转基因模型)无广泛的神经元丢失.虽然用免疫组化方法 检测到tau蛋白,但从未发现成对螺旋纤丝(paired helical filaments,PHF).
2009(6).
摘要:细胞信号转导异常往往与人类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一些病毒致病和感染机制即为病毒抗原蛋白作用宿主细胞信号转导途径,导致宿主细胞内信号转导发生紊乱.丙型肝炎病毒(HCV)是引发慢性丙型肝炎,导致肝硬化和肝细胞癌发生的主要病原体,但目前HCV的致病机制与宿主内持续感染机制尚不清楚.HCV致病机制可能与HCV表达的蛋白质干扰宿主细胞信号转导途径而导致异常的细胞信号转导有关.研究HCV蛋白对宿主细胞信号转导途径的影响不仅有助于阐明其致病机制,还能为新药设计和寻找新的治疗方法 提供新思路和新靶点.本文主要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有关HCV蛋白作用细胞信号转导途径的研究进展.
2009(6).
摘要:为提供黑色素类动物实验相关参考资料,对黑色素相关疾病发生机制和药物防治研究中常用的模式生物和实验动物进行了综述.通过介绍斑马鱼、Smyth line鸡、C57BL小鼠、无毛小鼠、棕黄色豚鼠等多种实验动物的研究用途,为黑色素的相关实验研究提供参考.
2009(6).
摘要: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是涉及多系统的生殖、代谢障碍疾病,临床表现有高雄激素血症、排卵障碍、高胰岛素血症和高LH血症以及肥胖、不孕等,卵巢呈多囊样改变.因其病因病理复杂,生化改变、临床表现多样,为临床研究带来一定困难.因此,利用动物模型进行相关研究显得尤为必要.近年来所采用的PCOS动物模型造模方法 主要有雄激素造模法、胰岛素联合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造模法、雌激素造模法、孕激素联合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造模法和芳香化酶抑制剂造模法等.本文对上述造模方法 及相关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并探讨了中药、针灸对模型动物的干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