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浏览排行
- 引用排行
- 下载排行
秦晓飞 , 史海涛 , 崔兴业 , 田元龙 , 王攀 , 刘全宏
2011, 19(2).
摘要:目的 研究二氢卟吩e6(Ce6)在移植瘤小鼠体内吸收、分布及代谢的动态变化,以期为声动力疗法处理不同部位肿瘤的时间点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艾氏移植瘤小鼠尾静脉注射Ce6后,利用荧光分光光度法和小动物活体成像技术测定Ce6在小鼠不同组织的富集分布变化规律.结果 小鼠尾静脉给药后,Ce6迅速分布于全身各组织,在2 h内,各组织药物浓度均达到峰值,其中以肝含量最高.随后各组织中药物浓度均开始下降,以肝中清除速度最快.肿瘤组织中的Ce6含量在注射后不断上升,2 h时达到最高,随后开始下降,2~10 h代谢比较缓慢,24 h时浓度降至最低,但仍高于其他组织.结论 Ce6在艾氏移植瘤中具有肿瘤组织选择性好、潴留时间长并可迅速从体内排出等优点,有着很好的临床应用前景,同时提出了不同组织类型不同部位的肿瘤应根据各自适当的时间点进行处理.
2011, 19(2).
摘要:目的 利用不同的造血干细胞移植方式,探讨Exo-1基因缺失对端粒酶基因敲除小鼠的造血干细胞植入效率的影响.方法 以CD45.1小鼠的骨髓细胞或骨髓造血干细胞为供体,以端粒酶基因敲除小鼠或Exo-1基因和端粒酶基因双敲除小鼠为受体,在给予不同剂量X线照射或不照射的情况下,重复进行静脉注射全骨髓细胞或分选的骨髓造血干细胞(c-kit<'+>、Sca-1<'+>、lineage<'->,KSL),于移植后1个月取外周血,流式分析嵌合率.结果 未经X线照射及1 Gy、2 Gy照射情况下,端粒酶基因缺陷受体小鼠的外周血中供体来源的细胞嵌合率较低;6 Gy照射后,供体来源的外周血细胞嵌合率仍低于50%,而且端粒酶基因缺陷受体小鼠在移植后1个月内死亡较多;3 Gy照射可形成较高嵌合率,Exo-1基因缺失对端粒酶缺陷小鼠的造血干细胞植入效率的影响不显著.结论 以端粒酶缺陷小鼠作为衰老模型研究造血干细胞植入效率时,3 Gy X线照射能够有效地形成较高的外周血供体细胞的嵌合率,但是Exo-1基因没有进一步提高造血干细胞在端粒酶敲除小鼠的植入效率.
王强 , 钱文溢 , 刘景丽 , 朱勤 , 程洁 , 王宇 , 丁海霞 , 肖杭
2011, 19(2).
摘要:目的 探讨雌激素受体α(ERα)基因敲除小鼠的优化繁育方法及ERα基因敲除小鼠子代鼠的鉴定方法,建立ERα基因敲除小鼠模型,为进一步研究ERα蛋白的功能奠定基础.方法 用4种不同的交配方式观察子代鼠的各表型比率及雌、雄性ERα基因突变纯合子小鼠的繁殖能力;从子鼠鼠尾中提取基因组DNA,用PCR方法扩增ERα基因片段,琼脂糖凝胶电泳后观察结果.HE染色观察雌、雄性ERα<'-/->小鼠生殖系统表型变化.结果 WT、ERα<'+/->、ERα<'-/->各表型小鼠互交繁殖结果基本符合孟德尔遗传规律,且雌、雄性ERα<'-/->小鼠无繁殖能力.与WT比较,雄性ERα<'-/->小鼠睾丸脏器系数降低,睾丸病理变化表现为生精小管管腔膨胀,生精细胞层变薄,且排列不规则;雌性ERα<'-/->小鼠子宫脏器系数降低,子宫和卵巢病变明显,表现为:子宫浆膜、肌层、内膜层细胞排列不规则,卵巢有囊性病变、充血,无黄体.结论 雌、雄性ERα<'+/->小鼠交配是繁育ERα<'-/->小鼠的较好方法;实验所用PCR方法能够精确鉴定ERα<'-/->小鼠,ERα<'-/->小鼠的获得为ERα蛋白功能的实验研究提供了较理想的动物模型.
邓玮 , 陈庆伟 , 李兴升 , 李桂琼 , 柯大智 , 莫显刚
2011, 19(2).
摘要:目的 建立缺血性心肌纤维化小鼠模型并探讨其胶原沉积机制.方法 将BALB/c小鼠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0只.实验组予以腹部皮下注射异丙肾上腺素50 ms/kg,每天2次,连续10 d.对照组同法注射生理盐水.对比体表心电图,45 d后处死小鼠,天狼猩红染色观察心脏Ⅰ、Ⅲ型胶原纤维含量,荧光定量PCR检测心脏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一1(TIMP-1)基因表达,免疫组化染色分析心、肝、肾组织层粘连蛋白(LN)的表达.结果 实验组小鼠室性心律失常增多,心率加快(P<0.05);心脏胶原沉积较多,MMP-9、TIMP-1、LN表达上调(P<0.05),肝、肾组织LN无明显改变(P>0.05).结论 异丙肾上腺素能制备缺血性心肌纤维化小鼠模型,其机制与MMP-TIMP失衡有关.
李爱学 , 孙兆增 , 尚世臣 , 王鹏 , 姚晓兰 , 曾林
2011, 19(2).
摘要:目的 探讨Unev无毛小鼠的无毛性状与无毛基因(hairless gene,hr)的相关性.方法 参照Gen-Bank上公布的小鼠的hr序列,设计5对引物,用RT-PCR方法对本单位培育的Unev无毛小鼠hr的编码区序列进行了克隆与分析.结果 获得了Unev无毛小鼠及野生型hr的全部编码区序列(3546 bp).Unev无毛小鼠hr基因与野生型小鼠hr基因的长度及序列完全一致,同源性为100%.与GenBank上发表的国外小鼠hr基因序列(Z32675)相比,同源性为99.7%,共10个碱基发生了突变,其中2个碱基突变导致了相应的氨基酸突变;和昆明小鼠的hr(AY547391)相比,同源性为99.6%,共12个碱基发生了突变,其中3个碱基突变导致了相应的氨基酸突变;但这些突变是由种属差异造成的.结论 Uncv无毛小鼠的无毛性状产生与hr基因无关.
2011, 19(2).
摘要:目的 通过检测2型糖尿病大鼠尿液代谢谱的变化.探讨代谢组学在糖尿病研究中的应用.方法 SD大鼠高糖高脂饲料喂养6周后,腹腔注射链脲菌素(Streptozotocin,STZ)37 mg/kg建立2型糖尿病模型,动态检测空腹血糖(FBG)变化,检测甘油三酯(TC)、总胆固醇(TC)、游离脂肪酸(FFA)及胰岛素(INS)水平.分别于造模前、造模后1、2、4、6、8周收集大鼠尿液,采用氯甲酸乙酯(ECF)衍生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的方法检测大鼠尿液代谢谱的变化.结果 造模后大鼠FBG持续升高,FFA、TG、TC明显升高,血清INS含量明显降低;造模后,模型组大鼠代谢谱与对照组完全区分,并随时同变化逐渐偏离;比较两组差异,从差异变量中鉴定出10个生物学标记物.结论 高糖高脂喂养联合小剂量STZ造模2型糖尿病大鼠尿液代谢组学发生明显变化,尿液代谢组学在一定程度上反映2型糖尿病大鼠的病理变化.
杜恒 , 麻少辉 , 管民 , 尹战海 , 韩博 , 杨广夫 , 张明 , 刘淼
2011, 19(2).
摘要:目的 研究正常山羊腰椎间盘软骨终板营养途径.方法 选取健康24月龄山羊8只,每只山羊观察4个腰椎间盘,共32个腰椎间盘.麻醉后,行磁共振动态增强扫描,观察感兴趣区的信号变化特点.分别测量增强前及增强后0 min、5 min、10 min、30 rain、1 h、1.5 h、2 h,2.5 h、3 h、3.5 h感兴趣区信号强度值,分析时间-信号强度曲线及峰值出现时间.结果 椎体磁共振信号强度在0 min时达到高峰后迅速下降;软骨终板区在30 min时缓慢达到第一高峰后轻度下降,于2 h上升达到第二高峰;髓核在5 min内为负值,之后缓慢上升于2 h达到高峰,随后逐渐下降.结论 正常山羊腰椎椎间盘主要通过软骨终板途径进行营养代谢.
2011, 19(2).
摘要:目的 研究姜黄素对高氧暴露致新生鼠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的影响,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给予出生6 h内的SD大鼠持续60%氧暴露14d建立肺损伤模型.通氧的同时予姜黄索100 ms/(kg·d)灌胃.观察肺组织病理学改变,进行辐射状肺泡计数(RAC),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介导的dUTP缺口标记技术(TUNEL)检测肺组织细胞凋亡.免疫组化和Western blot法检测肺组织活化半胱氨酸蛋白酶-3(Caspase-3)的表达.结果 与空气对照组相比,随着氧暴露时间的延长,高氧组的大鼠出现肺发育停滞的典型病理表现:肺泡增大、结构简化,肺泡隔增厚.RAC明显减少,肺组织细胞凋亡明显增加,免疫组化和Western blot法均显示肺组织活化Caspase-3表达明显升高.姜黄素能改善损伤的肺病理结构,并在干预14d后使RAC显著增多,肺组织凋亡细胞显著减少,干预4d后肺组织活化Caspase-3显著降低.结论 姜黄素可减轻高氧暴露所致的BPD,可能是通过抗凋亡机制实现其保护作用.
王俊风 , 施美莲 , 赵立虎 , 孙宗国 , 符杰 , 高静华 , 郭建光 , 徐平
2011, 19(2).
摘要:目的了解无菌级C3H/OdSlac小鼠的生长、繁殖性能;测定无菌级C3H/OrlSlac小鼠主要脏器重量以及血液生理、生化正常值并进行分析比较.方法 ①统计无菌级C3H/OrlSlae小鼠的1~3胎的繁殖指标数据,包括:平均每胎产子数、离乳率、怀孕率、胎间隔和生产指数;②分别称取60只(雌雄各半)0~112 d的无菌级C3H/OrlSlac小鼠体重,绘制其生长曲线;③随机抽取28、56、112日龄的C3H/OrlSlac小鼠60只(雌雄各半),活体称重,依次剖取心、肝等主要脏器称重;④小鼠眼眶采血,测定其血常规和生化值.结果 无菌级C3H/OrlSlac小鼠的平均胎间隔为(27.7±3.5)d,平均产子数为(6.0±1.3)只,平均怀孕率为(98.1±4.7)%,平均离乳率为(95.2±3.2)%,平均生产指数为(5.3±0.8).1~3胎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无菌级C3H/OrlSlae小鼠的体重随着日龄的增长而逐渐增加,断奶后1~2周内增重最为迅速,6周后的体重雌雄间出现明显的差异(P<0.05).主要脏器(心、肝、脾、肺、脑等)重量随年龄增大均逐渐增加,而胸腺随着日龄的增大而逐渐萎缩.其重量迅速减轻.无菌级C3H/OrlSIac小鼠的血常规除56日龄的雌雄间无差异外.同一日龄的雌雄间血常规和生化值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 无菌C3H/OrlSlac小鼠体重和主要脏器重量的数据可反映其结构变化以及生理功能状态;性别和年龄都会影响无菌级C3H/OrlSlac小鼠的血液和生化值指标.
2011, 19(2).
摘要:目的 评价脂多糖(LVS)诱发大鼠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模型的可行性.方法 气管内滴入脂多糖或生理盐水,每周1次,共8周.测定大鼠的气道阻力(R<,L>)和肺动态顺应性(C<,dyn>),计数大鼠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白细胞总数及分类,肺组织病理切片行HE和AB-PAS染色,并测定肺组织粘蛋白(MUC5AC)的含量.结果 模型组大鼠R<,L>明显升高(87,5%),C<,dyn>显著下降(16.4%);BALF中白细胞总数及分类中的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和单核巨噬细胞数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光镜下可见病变呈慢性支气管炎及肺气肿样改变.结论 反复气管内滴入LPS可用于制备大鼠COPD模型,其肺功能、BALF细胞学及病理学改变符合人类COPD表现,可以用于实验研究.
林嘉鹏 , 王静 , 赵云程 , 陈童 , 汪立芹 , 陈博 , 黄俊成
2011, 19(2).
摘要:目的 将处于生发泡期(GV期)和体外成熟期(IVM)的牛卵母细胞进行玻璃化冷冻.解冻,对其卵裂率和囊胚率以及一些与发育相关基因的mRNA表达量进行评价.方法 玻璃化冷冻GV期(n=224)和IVM期(n=235)牛卵母细胞,解冻后对其进行体外培养并采用quantitative real time-PCR技术对冷冻.解冻后的GV和IVM期卵母细胞中Bax、Dnmtl、Hdacl、Cyclinbl、Cdc2和cu Zn SOD等基因的mRNA表达量进行检测.结果 GV期和IVM期卵母细胞经过冷冻-解冻后,卵裂率(14.7%~89.4%,34.5%~89.4%,P<0.001)及囊胚率(3.0%~28.4%,12.3%~28.4%,P<0.001)均极显著低于对照组(n=238).且冷冻-解冻后的GV期卵母细胞卵裂率(14.7%~34.5%,P<0.001)和囊胚率(3.0%~12.3%,P<0.001)极显著低于冷冻-解冻后的IVM期卵母细胞;GV期卵母细胞经玻璃化冷冻后,Dnmtl和Cu Zn SOD基因的mRNA表达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其余基因mRNA表达量变化不显著;对M期卵母细胞而言,Bax基因mRNA表达量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Cyclinbl、Cdc2和Cu Zn SOD基因的mRNA表达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其余基因表达量没有发生显著变化.结论 对牛GV期或IVM卵母细胞进行玻璃化冷冻可能会导致基因mRNA表达量降低,可能会对胚胎发育产生负面影响.
2011, 19(2).
摘要:目的 研究哺乳期接触双酚A(BPA)对雄性小鼠睾丸结构及雌激素受体β(ERβ)表达的影响.方法 20只妊娠母鼠,待分娩后随机分为高、中、低剂量组,BPA染毒剂量为100、50、5 ms/(kg·d)和对照组,母鼠分娩后第2天开始每天灌服BPA,仔鼠通过乳汁暴露于BPA,一直持续到第22天断奶,研究其成年后睾丸组织形态学改变.并用免疫组织化学、RT-PCR和Western blot方法研究BPA对其成年后睾丸内ERβ表达的影响.结果 睾丸形态学分析表明BPA处理组睾丸发育受到严重影响,生精细胞排列紊乱,支持细胞和各级生精细胞生长受到不同程度的抑制;免疫组化、RT-PCR及Western blot均显示,高、中、低剂量组雄鼠成年后睾丸组织中ERβ的表达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 哺乳期接触BPA影响雄鼠睾丸发育,改变其成年后睾丸形态,提高睾丸组织内ERβ表达,提示BPA可能通过改变雌激素受体表达从而影响睾丸发育.
2011, 19(2).
摘要:目的 测定绿色荧光蛋白转基因小鼠不同年龄段的生理生化、组织病理学等方面的指标,为该品种转基因小鼠应用于毒理学等领域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定期测定不同周龄段(4~6周龄,6~8周龄,9~12周龄,13~14周龄)141只绿色荧光蛋白转基因(GFP)小鼠和100只对照组C57BL/6J小鼠的体重和摄食量,对上述两种动物定期取血,测定血生化及血液学指标.对动物进行大体解剖,计算主要脏器(心、肝、脾、肺、肾、脑、胸腺,性腺)的脏器系数并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测.结果 ①体重和摄食量:4周龄的GFP小鼠,其体重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4~5周龄的GFP小鼠,其摄食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②血常规测定:6~8周龄,9~12周龄的GFP小鼠,其红细胞计数(RBC)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9~12周龄,13~14周龄的GFP小鼠,其白细胞计数(WBC)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③血生化测定:6~8周龄,9~12周龄,13~14周龄的GFP小鼠,其尿酸(UA)值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6~8周龄,9~12周龄的GFP小鼠,其总蛋白(TP),白蛋白(ALB)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
2011, 19(2).
摘要:目的 探讨效率更高的成熟心肌细胞分离方法.方法 采用Ⅱ型胶原酶升主动脉逆行灌流法分离成年大鼠心肌细胞.对照组采用Langendorff装置灌流;实验组在Langendorff装置基础上加压匀速灌流.在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并计算杆状细胞比率及产量;通过台盼蓝染色和局部场刺激评价心肌细胞活性.结果 分离即刻,实验组杆状细胞比率显著高于对照组[(90.3±4.4)%vs.(53.4±5.2)%,P<0.01];实验组活细胞产量也显著高于对照组[(3.6±0.7)x 10<'7>vs.(1.9±0.6)×10<'7>,P<0.01].复钙过程中,实验组发生自发性收缩的细胞比率及变圆细胞比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10.4±2.1)%vs(18.9±4.5)%,P<0.01;(5.3±1.3)%vs.(8.6±1.7)%,P<0.05].实验组台盼蓝染色阴性的杆状细胞比率和局部场刺激条件下收缩细胞比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5.3±8.2)%vs.(90.6±9.8)%,P<0.05;(92.2±7.6)%vs.(85±6.4)%,P<0.01].结论 Ⅱ型胶原酶加压灌流可获得高产量、高活性的心肌细胞,提高了成熟心肌细胞的分离效率.
霍金龙 , 李颖 , 赵跃 , 潘伟荣 , 刘丽仙 , 霍海龙 , 曾养志
2011, 19(2).
摘要:目的 快速、灵敏、可靠的检测与临床多种疾病密切相关的重要基因TNF-α的表达情况,构建TNF-α基因及内参GAPDH基因荧光定量PCR质粒标准品.方法 利用版纳微型猪近交系4~6月龄猪建立动物模型,提取皮肤创面总RNA,设计特异引物.进行RT-PCR扩增.纯化目的片段与pMD18-T载体连接,转化宿主菌DH5α,提取重组质粒DNA,并经酶切、PCR和测序鉴定,计算重组质粒原液拷贝数浓度并制备梯度浓度标准品,进行实时荧光定量PCR,生成标准曲线.结果 建立的TNF-α基因和GAPDH内参基因mRNA表达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灵敏度分别可达10<'3>和10<'5>拷贝,线性范围分别为10<'3>~10<'9>和10<'5>~10<'9>拷贝,阈值循环数(Ct)与PCR体系中起始模板量的对数值之间存在的线性关系R<'2>分别为0.993和0.999,扩增效率E分别为111.073%和95.948%.结论 成功的构建了版纳微型猪近交系TNF-α基因质粒标准品和标准曲线,并用内参基因GAPDH进行校正,此方法可为探讨TNF-α基因在临床多种疾病中所发挥的分子机理奠定基础.
2011, 19(2).
摘要:一直以来,鼠疫菌的研究多围绕致病机制、疫苗效果评价及鼠疫治疗方案选择展开,而合理有效的鼠疫动物模型正是这些实验研究的基础与前提.研究者构建了包括小鼠、豚鼠及非人灵长类模型在内的多种动物模型,而这些模型也为人类认识、防御及治疗鼠疫菌提供了帮助,特别是一些经典动物模型沿用至今.但随着研究的深入,有些动物模型由于存在某种问题而逐渐被淘汰.本文就鼠疫菌动物模型构建以来,不同模型的优势与不足及其应用展开综述,以期为研究者提供参考.
2011, 19(2).
摘要:目前用于生物医学研究的树鼩大多数来源于野生捕获,由于个体间的差异较大,其实验结果的均匀性和可重复性较差,亟待解决树鼩人工饲养设施条件、繁殖关键技术、动物质量标准等一系列基础科学问题.许多文献报道了树鼩与其他实验动物比较,在肝病研究中具有巨大的开发应用潜力,在丙型肝炎动物模型研究中,亟待解决丙型肝炎病毒(HCV)细胞培养体系、HCV病毒感染剂量与感染途径、HCV病毒对树鼩体外、体内感染后病毒核酸检测、抗体检测和病理检测等技术方法的建立及动物模型评价标准问题.本文就上述问题系统性地进行初步报道,旨在为树鼩早日实现实验动物化和丙型肝炎疾病研究中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2011, 19(2).
摘要:目的 开发一款辅助研究者设计比较医学动物实验方案和学习实验设计的应用软件.方法 根据实验动物应用的"科学、伦理、经济"原则筛选比较医学动物实验技术资料,运用关系数据库架构原理分析和组织入选数据,通过解析比较医学动物实验规律和特点设计程序框架和模块,采用C++语言、MFC库进行面向用户的程序设计.结果 建立了程序相关资源库和模型选择、实验动物、环境条件、实验步骤、方案输出5个功能模块,并完成整个软件测试.结论 研发成功比较医学动物实验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该系统能够基于微型计算机为用户提供有效、易用的动物实验辅助设计和自助学习功能.
2011, 19(2).
摘要:为方便读者检阅、收藏两刊,编辑部将少量库存期刊装订成合订本,如有需要,可直接汇款至编辑部(北京市朝阳区潘家园南里5号,邮编100021。电话:010-67779337,传真:010-67763674,E-mail:b67761337@126.com)。如需挂号请另加3元。
王强 , 钱文溢 , 刘景丽 , 朱勤 , 程洁 , 王宇 , 丁海霞 , 肖杭
2011, 19(2).
摘要:目的探讨雌激素受体α(ERα)基因敲除小鼠的优化繁育方法及ERα基因敲除小鼠子代鼠的鉴定方法,建立ERα基因敲除小鼠模型,为进一步研究ERα蛋白的功能奠定基础。方法用4种不同的交配方式观察子代鼠的各表型比率及雌、雄性ERα基因突变纯合子小鼠的繁殖能力;从子鼠鼠尾中提取基因组DNA,用PCR方法扩增ERα基因片段,琼脂糖凝胶电泳后观察结果。HE染色观察雌、雄性ERα-/-小鼠生殖系统表型变化。结果 WT、ERα+/-、ERα-/-各表型小鼠互交繁殖结果基本符合孟德尔遗传规律,且雌、雄性ERα-/-小鼠无繁殖能力。与WT比较,雄性ERα-/-小鼠睾丸脏器系数降低,睾丸病理变化表现为生精小管管腔膨胀,生精细胞层变薄,且排列不规则;雌性ERα-/-小鼠子宫脏器系数降低,子宫和卵巢病变明显,表现为:子宫浆膜、肌层、内膜层细胞排列不规则,卵巢有囊性病变、充血,无黄体。结论雌、雄性ERα+/-小鼠交配是繁育ERα-/-小鼠的较好方法;实验所用PCR方法能够精确鉴定ERα-/-小鼠,ERα-/-小鼠的获得为ERα蛋白功能的实验研究提供了较理想的动物模型。
2011, 19(2).
摘要:为方便读者检阅、收藏两刊,编辑部将少量库存期刊装订成合订本,如有需要,可直接汇款至编辑部(北京市朝阳区潘家园南里5号,邮编100021。电话:010-67779337,传真:010-67763674,E-mail:b677613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