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浏览排行
- 引用排行
- 下载排行
刘敏 , 何兴 , 蒲晓华 , 张雨 , 陈炳宇 , 黄四洲
2019, 27(2):129-134. DOI: 10. 3969 / j.issn.1005-4847. 2019. 02. 001
摘要:目的 研究斑马鱼合子基因mcm3 是否参与了斑马鱼肝早期发育的调控?方法 运用原位杂交分析mcm3 在斑马鱼发育早期表达谱;运用mcm3 MO 敲降mcm3 基因功能,然后用原位杂交及转基因鱼胚胎分析肝的发育状况?结果 mcm3 为合子表达基因,在中囊胚期后到尾牙期广泛表达,而在体节发生期及以后分别在体节?头部及内胚层组织高表达?进一步研究发现在mcm3 功能敲降后肝变小,而中胚层器官血管心脏的发育并未受到明显影响?mcm3 mRNA 回救实验表明mcm3 特异的调控了肝的发育?结论 斑马鱼合子基因mcm3 参与了肝早期发育的调控?
2019, 27(2):135-142. DOI: 10. 3969 / j.issn.1005-4847. 2019. 02. 002
摘要:目的 虹鳟热应激下肝RNA-seq 数据中新转录本的分析及已注释基因结构优化?方法 以虹鳟肝为材料提取总RNA,构建cDNA 文库,并利用Illumina 双端测序Hiseq 2500 平台进行测序?运用Cufflinks 软件对测序数据进行组装,将其与虹鳟参考基因组进行序列比对?结果 发掘新转录本6555 个,其中30 个新转录本在热应激前后差异表达( P < 0. 05)?与GO 数据库比对对新转录本进行功能注释,获得3097 个新转录本的注释?与KEGG 数据库比对,共有3617 个新转录本注释到284 条代谢通路中?对19 424 个已注释基因的结构进行优化,延伸了14 719 个基因的5′端和14 796 个基因的3′端?结论 通过对发掘的6555 个新转录本分析,并对19 424 个已注释基因结构优化,为虹鳟基因组注释信息的完善提供了有力的借鉴,并为进一步了解虹鳟热应激的机制提供更有力的理论基础?
李志彬 , 李毅 , 金宛霖 , 杨树梅 , 孟环宇 , 胡波 , 徐立群 , 罗朝辉 , 杨欢
2019, 27(2):143-147. DOI: 10. 3969 / j.issn.1005-4847. 2019. 02. 003
摘要:目的 建立符合国际化的临床前实验标准的实验性自身免疫性重症肌无力(experimentalautoimmune myasthenia gravis, EAMG) 动物模型?方法 参照文献报道的方法并改进后,从电鳐电器官提取乙酰胆碱受体(acetylcholine receptor,AchR)蛋白纯品,并采用SDS 凝胶电泳蛋白定性鉴定及BCA 法蛋白定量;用纯化的蛋白主动免疫C57BL/6 小鼠,共免疫3 次(分别于第1 天?第30 天?第60 天),进行EAMG 小鼠临床评分?体重?血清AchR 抗体含量?新斯的明试验?肌电图等综合评价?结果 EAMG 模型组与佐剂组比较,自第三周开始发病,平均临床评分显著上升( P < 0. 01);发病小鼠体重显著减轻( P < 0. 01); 新斯的明试验阳性;血清AchR 抗体含量明显增加( P < 0. 01);肌电图重复电刺激实验阳性?结论 从黑斑双鳍电鳐的电器官提取?纯化AchR 蛋白成功诱导C57BL/6 EAMG 小鼠模型,为进一步研究重症肌无力创造了良好条件?
2019, 27(2):148-153. DOI: 10. 3969 / j.issn.1005-4847. 2019. 02. 004
摘要:目的 探讨三七总皂苷(Panax notoginsenosides,PNSs)对斑马鱼胚胎造血的作用,为三七的药理学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通过乙醇提取得到PNSs,用50?100 μg/ mL 的PNSs 从75%外包时期开始处理斑马鱼胚胎?收集发育至不同时期的胚胎,检测药物处理后,斑马鱼初级造血和次级造血的分子标记的变化?结果 PNSs 处理后,初级造血的分子标记gata1?hbbe3 明显下降,生成的红细胞显著减少;PNSs 处理还可以抑制造血干细胞(hematopoietic stem cell, HSC)发育?次级造血的分子标记runx1,cmyb 在PNSs 处理下表达下调,由HSC 分化生成的T 淋巴细胞分子标记rag1 表达也显著降低?有意思的是,PNSs 对斑马鱼初级和次级造血的抑制作用均呈剂量依赖效应?结论 孕期可能需要慎重使用三七总皂苷药物?
刘雪静 , 王雪雯 , 石运伟 , 王新 , 高煜 , 刘东
2019, 27(2):154-159. DOI: 10. 3969 / j.issn.1005-4847. 2019. 02. 005
摘要:目的 建立生长激素过表达的转基因斑马鱼,研究生长激素在斑马鱼尾鳍再生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利用Gateway 技术构建表达质粒“pDestTol2CG2; ubi:GH-polyA”,在一细胞期显微注射表达质粒和转座酶mRNA 后,通过荧光显微镜和qPCR 技术筛选鉴定GH 过表达的转基因斑马鱼?将斑马鱼分为对照组(野生型)和生长激素过表达组,尾鳍横切后,记录分析斑马鱼尾鳍再生过程?结果 转基因斑马鱼中心脏被绿色荧光蛋白标记?荧光定量PCR 检测结果显示GH 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 P < 0. 05)?斑马鱼尾鳍横断后,生长激素过表达组的再生速度显著提高( P < 0. 05)?结论 建立稳定生长激素过表达的转基因斑马鱼品系,过表达生长激素能够提高斑马鱼尾鳍再生速度?
2019, 27(2):160-166. DOI: 10. 3969 / j.issn.1005-4847. 2019. 02. 006
摘要:目的 通过人工感染减蛋综合征病毒(egg drop syndrome virus,EDSV),观察病毒在不同品系小鼠体内增殖情况以及动态变化规律,为EDSV 构建载体提供理论依据与数据支持?方法 选取免疫系统正常的BALB/ c小鼠?T 细胞免疫缺陷裸鼠(Nu)以及高度免疫缺陷小鼠(NSG)为研究对象,每品系32 只,雌性,5 ~ 6 周龄,经腹腔注射人工感染EDSV,分别于攻毒后1?3?5?7?14?21?28?35 d 采集血清,应用间接ELISA 方法进行抗体监测;选择攻毒后1?7?14?21?28 d 小鼠,采集心脏?肺?肝?脾?肾?小肠?子宫?气管?食管?脑10 种组织,应用荧光定量PCR 相对定量比较Ct 法(△△CT)进行各组织内病毒载量的检测?结果 BALB/ c 小鼠于攻毒后3 d 即可在血清内检测到抗体的表达,14 d 抗体水平达到最高,并一直维持至监测期内35 d;Nu 小鼠也可于攻毒后3 d 检测到抗体,表达水平较BALB/ c 小鼠有所降低,攻毒14 d 后,Nu 小鼠血清中抗体水平出现下降,至35 d 抗体一直维持在较低的水平;NSG 小鼠在整个监测过程中,抗体水平一直处于阴性状态?核酸相对定量结果显示,BALB/ c 小鼠感染后1 d,肝组织中的病毒表达量最高,达到5. 45 个数量级,其次由高到低依次是脾?食管?子宫?小肠?肺?气管?肾?心脏,脑组织中病毒含量最低,随感染时间的延长,各组织内病毒表达量较感染1 d 均有所下降,至攻毒后28 d,肝?脾病毒表达量依然维持着较高的水平;Nu 小鼠和NSG 小鼠感染1 d 表现为脾中病毒表达量最高,分别为3. 95 和4. 05 个数量级,其次为肝,攻毒28 d,两种小鼠体内各器官内仍可以检出阳性信号,肝?脾病毒表达量较高?结论 EDSV 可刺激小鼠产生免疫应答,在免疫缺陷小鼠体内抗体水平表达量较低?该病毒在小鼠体内有肝?脾等组织嗜性,为EDSV 开发成为载体以及在实验动物模型上的进一步研究与应用提供了参考数据?
陈超磊 , 芦天罡 , 倪和民 , 盛熙晖 , 王相国 , 齐晓龙 , 邢凯 , 刘云海 , 郭勇
2019, 27(2):167-172. DOI: 10. 3969 / j.issn.1005-4847. 2019. 02. 007
摘要:目的 检验小鼠休眠胚胎冻融后的质量及体内外发育潜力,为胚胎休眠技术的生产应用提供必要的参考?方法 采用常规冷冻方法将正常孵化期胚胎和休眠胚胎进行冷冻,之后分别进行体外复苏培养实验和胚胎移植实验?随后利用双重荧光染色的方法分别对冻融前后的小鼠休眠胚胎与正常孵化期胚胎进行细胞计数,观察两种胚胎冻融前后的质量变化?结果 休眠胚胎的冷冻解冻回收率?发育率均极显著高于孵化期胚胎(72. 1%vs 50. 2%, P <0. 01;94. 2% vs 73. 9%, P <0. 01)?休眠胚胎的移植妊娠率显著高于孵化期胚胎(40. 8% vs 30. 1%, P <0. 05)?休眠胚胎的内细胞团细胞数显著高于孵化期胚胎(27. 83 vs 19. 53, P <0. 05),滋养层细胞数差异不显著?冻融培养后休眠胚胎的内细胞团数,滋养层细胞数均显著高于孵化期胚胎(25. 18 vs 14. 68, P <0. 05;114. 09 vs73. 88, P <0. 05)?结论 小鼠休眠胚胎冻融后胚胎质量及体内外发育潜力均优于小鼠正常孵化期胚胎?
钱宏梁 , 潘志强 , 彭佩克 , 卢涛 , 钱杨杨 , 宋秋佳 , 费敏红 , 方肇勤
2019, 27(2):173-180. DOI: 10. 3969 / j.issn.1005-4847. 2019. 02. 008
摘要:目的 研究糖皮质激素药物作用于不同品系小鼠后肾上腺皮质功能抑制程度及其诱导药源性证候的差异性?方法 选用ICR?BALB/ c?C57BL/6J?KM 和裸小鼠5 种小鼠为实验对象,采用泼尼松龙进行干预?每种小鼠16 只,其中正常对照组8 只,泼尼松龙组8 只?以0. 5 mg/ (kg·d)泼尼松龙连续灌胃14 d,每日观测小鼠体重,在给药第14 天,运用小鼠辨证论治实验方法学检测小鼠中医四诊信息,次日处死小鼠,取脾?胸腺称重并计算脏器指数;运用ELISA 检测血清皮质酮和ACTH 含量;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 技术检测肾上腺Star?Cyp11a1?Cyp21a1?Cyp11b1?Cyp11b2 基因表达;运用Western blot 方法检测肾上腺LDLR?SRBI?StAR 蛋白表达?结果 与各自对照组比较:1)0. 5 mg/ (kg·d)泼尼松龙给药后第7 天起ICR 小鼠体重显著下降( P <0. 01);给药后第13 天起BALB/ c 小鼠体重显著下降( P <0. 01);给药后第5 天起C57BL/6J 小鼠体重显著下降( P <0. 01);给药后第13 天裸鼠体重显著下降( P <0. 05)?2)泼尼松龙导致ICR 小鼠抓力显著下降以及躯干平均温度显著降低( P <0. 05)?3)泼尼松龙导致ICR 小鼠和裸鼠脾重量显著下降( P <0. 01)以及裸鼠脾指数下降( P <0. 05),泼尼松龙导致ICR?C57BL/6J 和KM 小鼠胸腺重量和胸腺指数均显著下降( P <0. 01)?4)泼尼松龙显著导致BALB/ c 与KM 小鼠血清皮质酮下降( P <0. 05),也显著引起BALB/ c 小鼠血清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含量下降( P <0. 01)?5)泼尼松龙显著下调ICR 小鼠肾上腺Cyp21a1 基因表达( P <0. 05),下调C57BL/6J 小鼠Star 基因表达( P <0. 01),下调KM小鼠Cyp11a1?Cyp21a1 基因表达( P <0. 01),下调裸鼠Star 与Cyp21a1 基因表达( P <0. 05);且泼尼松龙抑制ICR 小鼠肾上腺LDLR 蛋白表达以及KM 小鼠肾上腺StAR 蛋白表达?结论 泼尼松龙造成的小鼠药源性虚证主要表现为“气虚”,涉及中医“肾藏象”与“脾藏象”,其物质基础以肾上腺皮质类固醇激素合成酶分子表达被抑制以及垂体-肾上腺皮质轴功能被抑制为主;开展糖皮质激素药源性虚证研究建议首选ICR 小鼠?
孟钰榕 , 郑龙 , 祝岩波 , 王璇 , 尤红煜 , 刘健敏 , 栗彦宁 , 连伟光 , 张东明 , 王俊霞
2019, 27(2):181-186. DOI: 10. 3969 / j.issn.1005-4847. 2019. 02. 009
摘要:目的 建立快速检测实验大鼠冠状病毒和仙台病毒的双重PCR 方法?方法 根据大鼠冠状病毒N基因?仙台病毒L 基因设计特异性引物;经过双重PCR 优化,特异性和敏感性的检测,建立双重PCR 体系?应用该PCR 体系检测人工感染仙台病毒组织DNA 样本和实验动物组织样本,并与ELISA 方法比对?结果 双重PCR 扩增出大鼠冠状病毒(168 bp)和仙台病毒(262 bp)目的条带,PCR 扩增产物测序结果利用核酸BLAST 功能进行同源序列对比,仙台病毒和大鼠冠状病毒同源性分别为100%和99%?仙台病毒和大鼠冠状病毒的检测下限为1. 56 ×102 copies/ μL?特异性检测对小鼠肝炎病毒扩增,产生片段大小近似大鼠冠状病毒产物?应用建立的双重PCR 体系检测人工感染仙台病毒组织DNA 样本,30 份DNA 标本均被检出;检测94 份实验动物肺组织样本,结果均阴性?结论 建立的双重PCR 方法操作简单?快速?特异性强?灵敏度高,能够实现对实验动物仙台病毒和大鼠冠状病毒病原体的快速检测?
2019, 27(2):187-192. DOI: 10. 3969 / j.issn.1005-4847. 2019. 02. 010
摘要:目的 通过对老龄系统性红斑狼疮小鼠( TC )皮肤症状的观察和鉴定, 探讨其是否可以作为一种研究皮肤型狼疮的小鼠模型?方法 观察 TC 小鼠出现皮肤症状的年龄,对比同龄小鼠与C57BL/6 小鼠的皮肤症状,ELISA 法检测小鼠血清抗dsDNA 抗体及抗ANA 抗体,HE 染色检测小鼠皮肤病理学症状?结果 2/3 的 TC 小鼠出现毛发脱失?皮肤溃烂等症状,其病变最早发生于40 周龄,皮肤病变的狼疮小鼠血清抗dsDNA 抗体和抗ANA 抗体滴度明显高于C57BL/6 小鼠( P < 0. 05);HE 染色结果显示狼疮小鼠角质层缺失,上皮层连续性中断,真皮层大量淋巴细胞浸润?结论 狼疮小鼠在40 周后会出现皮肤病变,显示该小鼠可作为一种研究慢性皮肤型狼疮的疾病模型?
2019, 27(2):193-199. DOI: 10. 3969 / j.issn.1005-4847. 2019. 02. 011
摘要:目的 观察大鼠深静脉血栓(DVT)形成及消退的自然演变过程中血栓调节蛋白(TM)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将SD 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n =60)和对照组(n =6),模型组采用“狭窄法”建立DVT 模型,对照组采用“假手术法”?建模后分别于1 h?4 h?6 h?12 h?24 h?3 d?7 d?14 d?21 d?28 d 共10 个时间点处死?检测大鼠血栓重量/ 长度比值?血浆中可溶性TM 浓度?血栓组织及下腔静脉内皮中TM mRNA 的表达?结果 1)血栓重量/ 长度比值在造模早期(1?4?6?12 h)较低,四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P > 0. 05);在造模后24 h?3 d?7 d 稳定在一个较高的水平( P > 0. 05);造模后14 d 开始降低,但其与21?28 d 结果差异无显著性( P > 0. 05)?(2)ELISA 结果显示,血浆中可溶性TM 均较对照组高,差异有显著性( P < 0. 01),随时间推移总体逐渐升高?(3)实时荧光定量PCR 结果显示,血栓TM mRNA 表达随时间推移总体呈逐渐升高的趋势?血管内皮TM mRNA 表达在1?4?6?12 h 较对照组高( P < 0. 01);在24 h?3 d?7 d 较对照组低( P < 0. 01);14?21?28 d 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 P > 0. 05)?(4)血栓重量/ 长度比值和内皮TM mRNA 呈负相关(r=-0. 92, P < 0. 01);而血栓TM mRNA 和血浆可溶性TM 呈正相关(r=0. 96, P < 0. 01)?结论 内皮TM mRNA 的表达变化可以反映DVT 的病情进展,具有良好的预后作用?
2019, 27(2):200-207. DOI: 10. 3969 / j.issn.1005-4847. 2019. 02. 012
摘要:目的 制备鸭抗原处理相关转运体(TAP)特异性单抗,为深入利用实验鸭开展免疫学研究提供实验材料?方法 利用大肠埃希菌诱导表达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单倍型HBW-SPF 鸭TAP 蛋白肽结合区片段,表达产物经镍柱纯化后免疫BALB/ c 小鼠,采用ELISA 技术筛选特异性单抗分泌杂交瘤细胞株?将阳性细胞株制备小鼠腹水,作为一抗,与多次截短表达TAP 蛋白肽结合区进行蛋白免疫印迹试验,鉴定单抗针对的抗原表位?通过间接免疫荧光试验比较该单抗对实验鸭和鸡外周血淋巴细胞的反应性,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对SPF 鸡?SPF 鸭?鹌鹑?鹅和SPF 猪的特异性?结果 获得一株鸭TAP 单抗1A6,抗原表位位于297NARHQMLQQAVLDATAGTGMVVQEAI322,对鸡和鸭外周血淋巴细胞具有免疫荧光反应性;在鸡和鸭的肠黏膜固有层检测到大量特异性信号,在猪?鹌鹑和鹅没有检测到信号?结论 获得了一株具有鸡和鸭反应性的抗原转运相关体特异性的单抗,可运用于禽类实验动物在禽病学和禽免疫学方面的研究?
薛威 , 唐虹 , 孙雨倩 , 江勤 , 黄大可 , 董六一
2019, 27(2):208-214. DOI: 10. 3969 / j.issn.1005-4847. 2019. 02. 013
摘要:目的 探讨二苯乙烯苷(TSG)抑制NADPH 氧化酶对小鼠脑缺血再灌注(I/ R)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将100 只实验小鼠随机分成5 组:假手术组?模型组,TSG 低剂量组(3 mg/ kg),TSG 中剂量组(6 mg/ kg),TSG高剂量组(12 mg/ kg),每组20 只?通过双侧颈总动脉结扎造成小鼠脑缺血2 h,再灌注24 h 后处死小鼠?采用HE染色法对小鼠脑组织进行病理学检测,采用DHE 染色法和ESR 波谱仪检测脑组织中活性氧(ROS)水平,采用Western blot 法检测脑组织中NOX4 和cleaved caspase-3/9 蛋白的表达?结果 小鼠脑缺血再灌注后,缺血区皮层脑组织出现严重的病理性损伤,其ROS 水平显著升高,脑组织中NOX4 蛋白表达显著上调,凋亡相关蛋白cleavedcaspase-3/9 蛋白表达量显著增加?TSG 可以显著减轻小鼠缺血再灌注脑组织的病理性损伤,抑制ROS 的产生,显著下调氧化应激蛋白NOX4 的表达,并显著抑制凋亡相关蛋白cleaved caspase-3/9 蛋白的表达?结论 TSG 可通过抑制脑组织氧化应激蛋白NOX4 的表达,减少活性氧的生成,并抑制凋亡相关蛋白cleaved caspase-3/9 过度表达,对小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起保护作用?
2019, 27(2):215-221. DOI: 10. 3969 / j.issn.1005-4847. 2019. 02. 014
摘要:目的 探讨沉默Wnt4 基因对肾间质纤维化的影响,为慢性肾病的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128只SD 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阴性对照组和Wnt4 基因沉默组,每组32 只?构建Wnt4 siRNA 慢病毒载体体内转染沉默组的大鼠,于转染后第3?7?10?14 天分为四个亚组,每组8 只大鼠?通过H&E 染色病理检查?RTPCR技术检测肾间质改变及β-连环蛋白?Wnt4?α-SMA 表达情况?结果 H&E 染色病理检查结果表明:假手术组四个时间点未见肾间质改变;UUO 组?阴性沉默组及沉默组造模后3 d 出现肾间质水肿?少量肾间质纤维化,10?14d 肾间质弥漫性巨噬细胞?淋巴细胞浸润,呈加重趋势;阴性沉默组基因与UUO 组相同;沉默组四个时间点均出现不同程度肾间质纤维化,14 d 肾间质纤维化程度低于阴性沉默组及UUO 组( P < 0. 05);Wnt4 基因沉默后UUO 组mRNA 表达量的相关性分析显示,Wnt4 与β-catenin mRNA 表达量具有显著相关性( r = 0. 886, P < 0. 001)?Wnt4 与α-SMA mRNA 表达量具有显著相关性( r =0. 930, P < 0. 001)?Wnt4 基因沉默后沉默组mRNA 表达量的相关性分析显示,Wnt4 与β-catenin mRNA 表达量无显著相关性( r =0. 204, P = 0. 263)?Wnt4 与α-SMA mRNA 表达量具有显著相关性( r =0. 753, P < 0. 001)?结论 沉默Wnt4 基因在肾间质纤维化大鼠中可明显抑制肾间质纤维化,可能对其有治疗作用?
房晨阳 , 周霞 , 杨艳珍 , 梁李娟 , 庞敏 , 王文桃 , 孙佳 , 刘宏延 , 王海龙
2019, 27(2):222-228. DOI: 10. 3969 / j.issn.1005-4847. 2019. 02. 015
摘要:目的 研究重组大鼠CC16(rCC16)蛋白质对减轻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disease,COPD)小鼠模型肺组织损伤的作用,及对肺组织中基质金属蛋白酶(MMP)-9 和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TIMP)-1 表达的调节作用?方法 将40 只清洁级C57BL/6 小鼠随机分为4 组,分别为空白组?COPD 模型组?rCC16 剂量组1 和剂量组2?除空白组外,其余小鼠均采用吸烟3 月法制备COPD 模型,从第3 月开始空白组和模型组给予PBS 滴鼻,rCC16 剂量组1 和剂量组2 分别给予1 μg/ g 体重和2. 5 μg/ g 体重的rCC16 滴鼻干预?观察各组小鼠精神状态?饮食情况?体重变化及大小便情况等,H&E 染色观察各组小鼠肺组织形态结构变化,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MMP-9 和TIMP-1 信使RMA(mRNA)和蛋白质的表达变化?结果 空白组小鼠体重随饲养周期增大,COPD 组小鼠体重较空白组明显减轻,rCC16 干预组后,干预组2 小鼠体重逐周增大,但干预组1 小鼠体重增加较缓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 0. 05);COPD 模型组小鼠肺组织结构明显破坏,肺泡间隔增宽,部分形成肺气肿,rCC16 干预组后,小鼠肺部的肺泡结构趋于完整,肺大泡的形成也减少;COPD 模型组小鼠肺组织MMP-9 和TIMP-1 的表达均明显高于空白组( P < 0. 05);rCC16 干预后,均可降低MMP-9 和TIMP-1 的表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 0. 05),rCC16 对MMP-9 的降低作用具有剂量依赖性,而对TIMP-1 的调节不呈剂量依赖性?结论 rCC16 滴鼻干预可以减轻COPD 小鼠肺组织的损伤,降低肺组织中MMP-9 和TIMP-1 的表达,对COPD 的治疗具有积极意义?
2019, 27(2):229-235. DOI: 10. 3969 / j.issn.1005-4847. 2019. 02. 016
摘要:目的 研究常见SPF 级小鼠和大鼠的肠道菌群多样性?方法 分别采集广东地区三家实验动物生产单位的C57BL/6?ICR?BALB/ c 小鼠和Wistar?SD 大鼠的盲肠内容物样品,用细菌16S rDNA 通用引物扩增V4-V5区域,采用Illumina Miseq 2× 300 bp 测序平台进行测序,使用生物信息学方法进行微生物群落分析?Alpha 多样性分析与Beta 多样性分析?结果 对序列去杂优化后OTU 聚类分析,稀释性曲线说明本次测序的数据量合理;实验小鼠和大鼠肠道菌群共分成八个门,其中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厚壁菌门(Firmicutes)占据主要地位,属水平上主要是拟杆菌属(Bacteroides)?Hungatella?副杆状菌属(Parabacteroides)?乳酸杆菌属(Lactobacillus)等;样品间差异性分析显示相同设施来源动物的菌群组成相似性较高;Alpha 分析结果显示来源于同种设施的动物物种丰富度相近;Beta 分析显示相同设施动物的肠道菌群差异较小,但品系对肠道菌群差异性有所影响?结论 不同来源设施的饲养环境是动物肠道菌群多样性的主要影响因素,不同品系对肠道菌群多样性有一定影响?
2019, 27(2):236-241. DOI: 10. 3969 / j.issn.1005-4847. 2019. 02. 017
摘要:目的 探讨采样参数设置对小鼠心电图波形的影响?方法 选用C57 小鼠,戊巴比妥钠麻醉,四肢皮下插针式电极,连接RM6240BD 型多道生理信号采集处理系统,选择不同的采样参数设置,对心电图进行采样?记录和分析?结果 采样速率?低通滤波?时间常数和陷波滤波等采样参数设置均对心电图波形有影响,部分参数会导致心电图不同形式的变形和失真?结论 小鼠的心电图实验中应选择合适的采样参数设置,通过操作技术的改进来提高心电图的稳定性,尽量避免或减少滤波的使用,以获得准确的心电图实验结果?
2019, 27(2):242-247. DOI: 10. 3969 / j.issn.1005-4847. 2019. 02. 018
摘要:脊椎动物胚胎发育起始于体轴的建立,是胚胎早期发育过程中最重要的事件之一?Wnt?BMP?Nodal 和FGF 等多个信号通路协同调控细胞分化和细胞运动,促进胚胎胚层的形成和空间上的分离,调控胚胎背腹轴?前后轴和左右轴线的分化,为胚胎进一步发育勾勒出蓝图?本文主要综述斑马鱼胚胎背腹轴建立的分子机制,包括背部组织中心简介;母源Wnt/ β-catenin 信号调控背部组织中心形成的分子机制;BMP 信号调控背腹轴建立的分子机制?
2019, 27(2):248-253. DOI: 10. 3969 / j.issn.1005-4847. 2019. 02. 019
摘要:斑马鱼作为一种优良的动物模型已被广泛应用于人类相关疾病机理及药物筛选的研究?由于斑马鱼骨骼发育过程和调控机制与哺乳动物高度保守,目前已成功构建斑马鱼骨骼疾病模型?本文首先介绍斑马鱼骨骼发育过程和分子调控机制,并对斑马鱼模型骨骼研究的基本方法及在骨骼药物筛选中的研究现状进行分析和总结,以期对斑马鱼作为骨骼疾病模型进行药物筛选或基础研究提供参考?
2019, 27(2):254-260. DOI: 10. 3969 / j.issn.1005-4847. 2019. 02. 020
摘要:A 型流感病毒(influenza A virus,IAV)感染人和动物,严重威胁公共卫生安全?动物模型在IAV 研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不同的动物模型具有不同的优点和限制性?本文比较了雪貂与小鼠?豚鼠和非人灵长类动物模型的优点和限制性,突出说明雪貂在IAV 研究中的重要性,并就雪貂在IAV 致病性?传播和疫苗研发中的研究进展做了总结,以期为IAV 的基础和应用研究提供参考?
2019, 27(2):261-265. DOI: 10. 3969 / j.issn.1005-4847. 2019. 02. 021
摘要:斑马鱼(Danio rerio,Zebrafish)模型是研究宿主-病原体相互作用的有力平台?因为其光学透明特性,斑马鱼幼虫感染模型有利于探索在活脊椎动物体内实时观察海洋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marinum, M.marinum)感染的早期阶段的发病机制?此外,斑马鱼幼虫免疫系统提供了探索海洋分枝杆菌与宿主免疫作用机制的条件?还因斑马鱼发育周期短?繁殖产量高?饲养条件低而备受欢迎,而海分枝杆菌因其实验环境要求低,基因相似性与结核分枝杆菌高而作为研究结核的备选细菌?因此,斑马鱼-海分枝杆菌感染模型的使用成为揭示结核病发病机制并研发药物的有效途径之一?
2019, 27(2):266-270. DOI: 10. 3969 / j.issn.1005-4847. 2019. 02. 022
摘要:白血病又被称为“血癌”,其发病的根本特征是白血病细胞在骨髓及其他造血组织中呈恶性?无限制地增生,浸润全身各组织和脏器,产生不同症状,使患者易发生严重的感染或继发性的败血症?引起出血?肠功能衰竭?高尿酸血症等,严重威胁到患者的生命?因此白血病治疗的研究至关重要?利用实验动物进行各种疾病?药物疗效实验的研究,是医药领域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对于白血病的研究,小鼠在生物学?遗传学?造血系统等方面与人类相似,因此是较为理想的动物白血病模型?本文对近五年来国内外研究常用的小鼠白血病模型进行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