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浏览排行
- 引用排行
- 下载排行
2023, 31(9):1105-1113. DOI: 10. 3969 / j.issn.1005-4847. 2023. 09. 001
摘要: 目的 制备并评价类风湿关节炎伴发抑郁症动物模型。 方法 32 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N 组)、抑郁组(D 组)、关节炎组(RA 组)、模型组(RAD 组),每组8 只。N 组正常饲养,D 组施加1 周孤养与3 周慢性不可预知温和刺激(chronic unpredictable mild stress,CUMS),RA 组予胶原诱导性关节炎(collagen-induced arthritis,CIA)方法建立关节炎模型,RAD 组在建立CIA 动物模型基础上施加1 周孤养与3 周CUMS 建立RAD 动物模型。通过观测大鼠足趾容积、关节炎指数(arthrits index,AI),滑膜、踝关节病理和血清白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水平评价大鼠类风湿关节炎模型是否制备成功;通过测定体重、摄食量、糖水偏好率、旷场行为学(运动总格数、直立次数),血清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orticotropin-releasing hormone,CRH)、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drenocorticotropic hormone,ACTH)、皮质酮(corticosterone,CORT)水平及海马病理变化评价大鼠抑郁状态。模型大鼠同时符合上述抑郁状态与类风湿关节炎相关指标检测,则表明RAD 动物模型制备成功。 结果 与N 组比较,RA 组与RAD 组大鼠足趾容积、AI 评分及血清IL-1β、IL-6 水平显著增加(P< 0. 05),关节间隙增宽,滑膜增生明显并延伸至关节腔,可见大量炎细胞浸润,D 组与RAD 组大鼠体重、摄食量、运动总格数、直立次数、糖水偏好率有不同程度降低,血清CRH、ACTH、CORT 水平有不同程度升高,神经元细胞减少,伴有部分细胞核萎缩,模型组尤为明显(P< 0. 05)。 结论 胶原诱导性关节炎联合孤养与CUMS 可较好地模拟RAD 模型动物外在表现与内在指标变化,可为RAD 疾病的研究提供动物模型参考。
2023, 31(9):1114-1125. DOI: 10. 3969 / j.issn.1005-4847. 2023. 09. 002
摘要: 目的 比较烟雾经口鼻吸入+ 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气管滴注和烟雾全身暴露+ 脂多糖气管滴注诱导的大鼠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模型的差异,为COPD 模型的构建提供新的造模方法。 方法 将90 只雄性SD 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烟雾全身暴露组、烟雾口鼻吸入组,每组30 只。烟雾全身暴露组采用“自制熏烟箱”进行烟雾的全身暴露,烟雾口鼻吸入组采用“定量吸烟装置”进行口鼻吸入烟雾,两组动物均每天进行烟雾暴露1 次,每次60 min,连续8 周,同时分别于造模第1、7、15、21 天经气管注入LPS(1 mg/ kg),以诱导建立COPD 模型。分别对定量吸烟装置和自制烟熏箱生成的烟雾进行质量控制,包括烟雾颗粒的浓度稳定性和均一性验证,烟雾颗粒的粒径分布检测,并分别于造模4、6、8 周通过肺功能检查、肺泡灌洗液炎症因子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的检测、组织病理学检查来比较两种造模方式的差异。 结果 定量吸烟装置能生成浓度稳定的烟雾(浓度分别为1. 1 mg/ L(以颗粒计)和0. 1 mg/ L(以尼古丁计)),且其质量中值粒径(median mass aerodynamic diameter,MMAD)(以尼古丁计)为0. 86 μm,几何标准差(geometric standard deviation,GSD)为2. 12,自制烟熏箱所生成的烟雾浓度稳定性和均一性偏差均明显大于定量吸烟装置;烟雾口鼻吸入组大鼠肺功能FEV0.2 / FVC、肺顺应性(Cdyn)指标均较烟雾全身暴露组下降更为明显,气道阻力(penh)增加更明显;烟雾口鼻吸入组大鼠肺泡灌洗液IL-6、TNF-α 水平在造模后6 周即可见显著增加,烟雾全身暴露组大鼠需至造模8 周。烟雾口鼻吸入组和全身暴露组大鼠造模后支气管炎症病变程度基本相当,但口鼻吸入组的肺气肿病变程度更严重,且与全身暴露组(造模8 周)相比,口鼻吸入组(造模6 周出现)肺气肿病变出现统计学差异的时间更早;烟雾口鼻吸入组平均内衬间隔(mean linear intercept,MLI)在造模4 ~ 8 周均显著增大,平均肺泡数(mean alveolar number,MAN)在造模6 ~ 8 周均显著减少;烟雾全身暴露组仅造模8 周可见MLI 显著增大和MAN 显著减少。烟雾口鼻吸入组肺功能指标(FEV0.2 / FVC、Cdyn、Penh)、肺泡灌洗液细胞因子水平(IL-6、TNF-α)、肺泡组织病理学变化(支气管严重和肺气肿病理评分、MLI、MAN)在造模后均可见显著的异常改变,但各指标变化的变异系数(CV%)明显小于烟雾全身暴露组的相应指标。 结论 LPS(1. 0 mg/ kg)气管滴注联合烟雾全身暴露或烟雾口鼻吸入均能构建典型的大鼠慢性阻塞性肺病模型,其中烟雾口鼻吸入能缩短模型构建的造模周期,连续造模6 周即可成模,表现为典型的慢性阻塞性肺病症状(肺通气功能障碍,支气管-肺脏慢性炎症浸润,并同时伴有肺气肿),且模型动物个体间的差异更小(烟雾口鼻暴露vs 烟雾全身暴露,CV%值更小)。
2023, 31(9):1126-1132. DOI: 10. 3969 / j.issn.1005-4847. 2023. 09. 003
摘要: 目的 探讨miR-185-5p 对小鼠乳腺癌PY8119 细胞增殖、侵袭迁移能力的影响。 方法 通过前期研究获得乳腺癌中表达显著下调的miR-185-5p,NCBI 查询人源与鼠源miR-185-5p 基因序列;EdU 增殖实验、Transwell 侵袭实验、划痕愈合实验、流式细胞术检测过表达和敲低miR-185-5p 对PY8119 细胞增殖、侵袭、迁移、凋亡能力的影响;利用C57BL/6 小鼠建立皮下肿瘤模型和肺转移模型,观察过表达miR-185-5p 对体内肿瘤增殖能力以及肺部转移情况的变化。 结果 EdU 增殖实验、Transwell 侵袭实验、划痕愈合实验、流式细胞术结果分别显示,敲低miR-185-5p 使PY8119 细胞的增殖、侵袭、迁移能力显著增强,抑制细胞凋亡;而过表达miR-185-5p 抑制PY8119 细胞的增殖、侵袭、迁移能力,促进细胞凋亡;C57BL/6 小鼠体内成瘤实验显示,过表达miR-185-5p 减缓C57BL/6 小鼠体内肿瘤生长速度; 肺转移实验显示, 过表达miR-185-5p 抑制C57BL/6 小鼠肺转移能力。 结论 miR-185-5p 作为抑癌基因抑制小鼠乳腺癌PY8119 细胞体内外增殖、侵袭迁移的能力。
沈建英,梁文娜,陈惠芳,张凌媛,庄垸荧,陈晓阳,陈雅茹,肖琼琼,杨敏,闵莉,龚琳
2023, 31(9):1133-1139. DOI: 10. 3969 / j.issn.1005-4847. 2023. 09. 004
摘要: 目的 从表观遗传学之基因启动子DNA 甲基化角度探讨围绝经期抑郁症对大鼠海马Notch1 信号通路关键基因表达及其启动子DNA 甲基化的影响。 方法 将12 月龄雌性围绝经期SD 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模型组。分别采用旷场实验和糖水消耗实验进行焦虑样及抑郁样的行为学评价。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 法(real time quantitative PCR,RT-qPCR)检测大鼠海马Notch1 信号通路关键基因的表达。运用重亚硫酸氢盐测序(bisulfite sequencing PCR,BSP)法分析Notch1 信号通路关键基因启动子区的甲基化位点及其甲基化水平。 结果 围绝经期抑郁症大鼠旷场实验水平得分和垂直得分及糖水消耗率均显著下降;围绝经期抑郁症大鼠海马组织中Notch1 信号通路关键基因Jagged1、Notch1 和Hes5 的表达均显著下调(P< 0. 01 或P< 0. 05);其中Hes5 基因的部分甲基化位点及其甲基化率均显著增加,而Jagged1 和Notch1 基因的甲基化位点及其甲基化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 05)。 结论 围绝经期抑郁症大鼠海马Notch1 信号通路关键基因表达显著下调,其中Hes5 基因表达下调可能与其启动子DNA 甲基化水平上升有关。
2023, 31(9):1140-1147. DOI: 10. 3969 / j.issn.1005-4847. 2023. 09. 005
摘要: 目的 建立稳定的轻中度闭合型创伤性脑损伤小鼠模型并对其进行评价。 方法 将170 只SPF 级ICR 小鼠分为假手术组(Sham 组,n= 34)和模型组(TBI 组,n= 136),模型组分为TBI-A 组、TBI-B 组、TBI-C 组和TBI-D 组,其致伤高度均为20 cm,下落砝码重量分别为60 g、80 g、100 g 和120 g。按照以上条件对小鼠进行脑损伤敲击,每组34 只。造模后通过mNSS 评分、疲劳转棒实验、Morris 水迷宫实验评估小鼠平衡运动能力和学习记忆能力;脑含水量实验、伊文思蓝实验、苏木精-伊红(HE)染色、GFAP 免疫组化以及TUNEL 免疫荧光分析脑组织病理改变。 结果 与Sham 组相比,TBI 组的mNSS 评分值和水迷宫逃避潜伏期出现不同程度的升高,持续在转棒上行走的时间明显下降,表明TBI 组小鼠出现严重的神经功能障碍。TBI 组小鼠脑组织内的含水量和伊文思蓝含量明显高于Sham 组,提示该组小鼠血脑屏障受损并出现脑水肿。组织病理学检测显示,TBI 组小鼠脑组织神经元出现明显变性皱缩,星形胶质细胞显著增生且凋亡细胞比例显著增加,损伤程度随打击物重量的增加而加重。综合分析表明,在下落高度为20 cm,打击重量为60 g 和80 g 时表现轻度颅脑损伤,打击重量为100 g 和120 g 时可模拟出为中度颅脑损伤。 结论 基于自由落体原理建立了稳定的轻中度闭合型小鼠脑损伤模型,为轻中度创伤性脑损伤的机制和治疗研究奠定了基础。
董锐,张梅,洪泽宣,唐倩,邹昕羽,贾贵阳,倪元萍,涉谷淳,金美兰
2023, 31(9):1148-1155. DOI: 10. 3969 / j.issn.1005-4847. 2023. 09. 006
摘要: 目的 为了解明熊胆粉在肝癌早期阶段的抑制作用,利用大鼠短期致癌模型进行了熊胆粉(bear bile powder, BBP)的抗癌药效实验。 方法 40 只5 周龄雄性SD 大鼠分成4 组:DEN 单独组(DEN-alone),模型组(DEN + PBO),低剂量组(DEN + PBO + BBP-L)(200 mg/ kg),高剂量组(DEN + PBO + BBP-H)(400 mg/ kg)。实验开始时,大鼠腹腔注射200 mg/ kg 二乙基亚硝胺(diethylnitrosamine,DEN),模型组、低剂量组及高剂量组动物饲喂了0. 5%胡椒基丁醚(piperonyl butoxide,PBO)粉末饲料。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动物同时灌胃200 或400 mg/ kg BBP 8 周。 结果 饲喂PBO 粉末饲料的动物绝对及相对肝重量显著大于DEN 单独组。但是,DEN + PBO + BBP-L组的GST-P 阳性病灶的数量和面积与DEN + PBO 组相比显著减少。同时,因DEN 和PBO 处理显著增加的Ki-67阳性细胞率在BBP 处理组显著减少。但是,细胞周期相关的Ccne 1、Ccne1b 和细胞凋亡相关的Caspase 8、Caspase 9仅在DEN + PBO + BBP-H 组中显著增加,在DEN + PBO + BBP-L 组中没有变化。 结论 BBP 在肝癌形成早期阶段通过抑制癌前病灶发挥抑制作用,且它的抗癌机制中包含着抑制细胞增殖活性和诱导细胞凋亡作用。同时,高剂量的BBP 可能影响其抗癌前病灶作用。
2023, 31(9):1156-1166. DOI: 10. 3969 / j.issn.1005-4847. 2023. 09. 007
摘要: 目的 本文采用文献计量学的方法揭示阿尔兹海默症动物实验的研究现状、热点与未来趋势并对其进行可视化分析,以帮助研究人员快速了解该领域的最新情况。 方法 研究人员从WOSCC 数据库中获取了2018 ~ 2022 年关于AD 动物实验领域的出版物。研究人员使用分析软件CiteSpace 6. 2.R2(Advanced)对该领域相关出版物的相关信息进行分析。 结果 本研究纳入2018 ~ 2022 年4015 篇文章,可发现论文年度发表量逐步增加。从文章数量来看,美国、加州大学系统、Saito T 和《国际分子科学杂志》分别是发文量最多的国家、机构、作者、期刊。“阿尔兹海默症”出现频率最高,“焦虑”中心度数最高,内嗅皮层、神经元和突触的可塑性是目前研究的前沿与热点。 结论 该领域集中于发病机制和治疗方法方面的研究,但研究多局限于机构与团体内部,缺乏国际间合作;未来应开展更加深入的研究,并加强国际合作以促进该领域的研究进展。
2023, 31(9):1167-1176. DOI: 10. 3969 / j.issn.1005-4847. 2023. 09. 008
摘要: 目的 梳理国内外扩张型心肌病(dilated cardiomyopathy,DCM)动物模型的动物种类、造模方法、评价指标,为提高造模成功率和未来建立中医药特色的DCM 动物模型提供建议,为DCM 动物模型建立标准提供参考。 方法 检索近10 年扩张型心肌病动物模型的文献,收集整理相关报道,归纳总结实验动物相关参数(种类、性别、体重等)、造模方式、造模周期、阳性对照药种类及周期、模型评价指标等,并进行分析。 结果 共纳入128 篇文献。多采用蒽环类药物阿霉素诱导SD 大鼠和Wistar 大鼠制备扩张型心肌病动物模型,周期在30 ~ 60 d;通常应用超声心动图和苏木精-伊红(HE)染色检查模型复制是否成功;在含有阳性对照药的研究中,应用最多的是卡托普利,其次是卡维地洛;未有研究涉及明确的中医证候造模。 结论 扩张型心肌病动物模型目前造模方法较多,但缺少统一的评价标准,因此模型评价指标建议综合影像学、病理、生化、一般状况等结果;其次,国内对前沿遗传基因型动物研究较少,药物诱导方法缺乏造模药物的标准用量,未来扩张型心肌病动物模型造模方法和评价体系还有待进一步完善;最后,相较于心力衰竭动物模型,缺乏相关证候造模的表述,扩张型心肌病中医药动物模型还需进一步发展。
2023, 31(9):1177-1185. DOI: 10. 3969 / j.issn.1005-4847. 2023. 09. 009
摘要:基于临床实践的复合因素,如二次打击模式,在呼吸系统疾病急性加重模型的制作中取得了一定进展。本文汇总了复合因素构建的大鼠和小鼠肺纤维化、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和支气管哮喘急性加重模型,从动物品系选择、模型制备方法和主要的组织病理学变化等方面进行比较和分析,阐释每种模型的特征和适用范围,以期为研究者进一步改良和完善模型或合理选择模型提供参考。
2023, 31(9):1186-1193. DOI: 10. 3969 / j.issn.1005-4847. 2023. 09. 010
摘要:中医动物模型是开展中医药研究的实验基础和必备工具。小型猪具有遗传特性稳定、体型小、易繁殖、性格温顺、易饲养、生理生化水平和疾病病理表现与人类相似等特点,是构建实验动物模型的理想选择,在医药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及研究价值。目前已有学者利用小型猪构建了虚寒证、血瘀证、实热证、脾气虚证等单纯证候模型;动脉粥样硬化脾虚痰浊证和冠心病痰瘀互结证等中医病证结合模型,均取得较好成果。但目前小型猪在中医动物模型中的应用尚不广泛,值得进一步探索。
2023, 31(9):1194-1205. DOI: 10. 3969 / j.issn.1005-4847. 2023. 09. 011
摘要:动物模型广泛应用于研究疾病的发病机制及药物干预的安全性、疗效、作用机制等研究。选择和制备符合疾病发病规律的动物模型是开展实验研究的基础和前提。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的特征为广泛且进展迅速的血管壁动脉粥样硬化,小鼠是动脉粥样硬化实验研究中运用最广泛的动物。本文基于最新研究结果根据1 型和2 型糖尿病的特征、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发展规律以及相关评估技术对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小鼠模型进行系统性综述。
2023, 31(9):1206-1216. DOI: 10. 3969 / j.issn.1005-4847. 2023. 09. 012
摘要:鱼类性别受环境与基因共同调控,两者均可影响鱼类性腺分化、发育,但环境如何影响性腺发育基因来调控鱼类性别尚不明确。现有研究认为,上游基因sox 9、amh高表达可诱导鱼类原始性腺分化为精巢,sox9 促进精母细胞增殖,amh 抑制精原细胞增殖,下游基因ar、er表达水平升高可诱导鱼类精原细胞分裂、分化、精母细胞增殖以及精子发生过程;外源雌激素抑制sox9、amh 表达,对ar、er 则表现为低浓度诱导,高浓度抑制。综上,鱼类雄性性别分化受sox9、amh、ar、er 共同调控,环境因子的改变可影响这一分化过程。因此,本文对鱼类性别分化上游主要调控基因sox9 和amh,下游主要调控基因ar 和er 以及它们与精巢发育的关系、环境因子胁迫对这些基因和精巢组织结构的影响展开综述,以探讨鱼类精巢发育以及环境因子对这一发育过程的基因调控作用。
2023, 31(9):1217-1224. DOI: 10. 3969 / j.issn.1005-4847. 2023. 09. 013
摘要:元认知曾被认为是人类独有的高级认知能力,动物是否具有元认知是比较心理学领域争论的热点问题之一。对该问题进行探讨,有助于研究者们揭示元认知的系统发育根源,绘制人类高级认知功能的进化历程。本文对过去二十五年间主要的动物元认知研究进行了梳理,总结了不确定性监控范式、信息搜寻范式与信心判断范式三种常用的研究范式与对应的测量指标,概述了动物元认知研究领域中联想模型和元认知模型两种对立的解释倾向及其依据。针对联想模型与元认知模型的争论,提出改进研究范式来检验元认知模型与创新理论以整合模型两种未来的研究方向。
2023, 31(9):1225-1233. DOI: 10. 3969 / j.issn.1005-4847. 2023. 09. 014
摘要:全身型幼年特发性关节炎(systemic juvenile idiopathic arthritis,sJIA)是最常并发巨噬细胞活化综合征(macrophage activation syndrome,MAS)的风湿性疾病,可威胁患儿生命。目前的动物模型仅显示出部分sJIA 及MAS 的特性,尚没有一个完美的动物模型能够复制sJIA 及MAS 整个过程。本文对目前已提出的sJIA 和MAS 动物模型模拟的临床特征、优点及存在的不足进行综述,旨在为探索代表性更佳的sJIA 及MAS 的动物模型提供思路。
2023, 31(9):1234-1240. DOI: 10. 3969 / j.issn.1005-4847. 2023. 09. 015
摘要:在肿瘤发生机制及预防诊断和治疗的研究中,动物实验作为介于体外细胞实验和临床试验之间的中间环节,是至关重要的。动物福利与动物实验的结果密切相关,动物福利的改善可以影响动物实验的合理性、可行性和伦理可接受性并提高实验结果的可靠性。本文整理了肿瘤研究中涉及实验动物的相关方面,主要包括:肿瘤动物模型、肿瘤模型相关动物福利及人道终点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