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年第32卷第10期文章目次
    全 选
    显示方式: |
    • 基于VEGF/VEGFR2信号通路探究苗药铁筷子醇提物抗类风湿关节炎大鼠滑膜血管新生作用

      2024, 32(10):1233-1242. DOI: 10. 3969 / j.issn.1005-4847. 2024. 10. 001

      摘要 (153) HTML (0) PDF 14.05 M (301) 评论 (0) 收藏

      摘要: 目的 本项目拟以“苗药铁筷子”为研究对象,研究其对胶原诱导型(collagen-induced arthritis,CIA)大鼠抗炎活性及VEGF/VEGFR2/P38MAPK通路的调控机制。 方法 将60只雌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阳性药物组、铁筷子低、中、高剂量组,每组10只。将牛Ⅱ型胶原蛋白溶液注入大鼠尾部,复制大鼠模型,阳性药物组灌胃给予甲氨蝶呤(methotrexate,MTX)2.0 mg/(kg·d),每隔1 d 1次;铁筷子低、中、高3个剂量组以铁筷子醇提取物灌胃0.25、0.5和1 g/(kg·d),每天1次;正常组、模型组均采用等量NaCl溶液灌胃;连续灌胃28 d。治疗过程中,观察各组大鼠一般状况,记录体重变化,测定大鼠足底厚度;治疗结束后取大鼠后肢,经Micro-CT检测骨质破坏程度、苏木素-伊红(HE)染色法进行关节滑膜的病理学研究,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滑膜新生血管数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法(qRT-PCR)在大鼠滑膜组织中检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VEGF)-A、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受体2(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2, VEGFR2)、肿瘤坏死因子(tumer necrosis factor, TNF)-α的mRNA水平,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VEGF、VEGFR2、p-P38、p-AKT的表达,以探索苗药铁筷子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潜在作用机制。 结果 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体重降低显著(P<0.01),足肿胀度明显增加(P<0.01),病理切片可见踝关节及后肢其他小关节滑膜组织明显增生、大量炎性细胞浸润,骨组织表面可见啃噬样病变,滑膜新生血管数量明显增多,Micro-CT显示明显骨质破坏、骨量百分比、骨小梁厚度、骨密度均显著下降,关节滑膜组织中VEGF-A、VEGFR2、TNF-α mRNA水平显著升高(P<0.01),VEGF-A、VEGFR2、p-P38、p-AKT蛋白表达量均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铁筷子醇提物呈剂量依赖性改善上述情况,以铁筷子高剂量组效果最优,大鼠的体重显著升高(P<0.05),足肿胀度明显下降(P<0.05),滑膜组织病理学损伤及骨组织啃噬样病变情况明显好转,滑膜组织新生血管明显减少,VEGF-A、VEGFR2、TNF-α mRNA水平明显降低(P<0.01),VEGF-A、VEGFR2、p-P38、p-AKT蛋白表达量显著降低(P<0.01)。 结论 苗药铁筷子可能通过调节VEGF/VEGFR2信号通路减轻CIA大鼠关节炎性损伤,进而发挥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作用。

    • 痰瘀互结证哮喘大鼠模型的建立及评价

      2024, 32(10):1243-1251. DOI: 10. 3969 / j.issn.1005-4847. 2024. 10. 002

      摘要 (172) HTML (0) PDF 6.94 M (134) 评论 (0) 收藏

      摘要: 目的 探索痰瘀互结证哮喘大鼠模型的建立及评价方法。 方法 60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5组(正常组、哮喘模型组、病证结合组、地塞米松组、咳喘六味合剂组),每组12只。通过卵清蛋白(ovalbumin,OVA)诱导建立哮喘疾病模型;通过高脂饮食联合冰水浴法建立痰瘀互结证动物模型。通过动物行为学观察、病理切片观察、炎症指标检测、气道反应性测定评估哮喘疾病模型;通过体重测定,证候观察,血糖、血脂、凝血功能、血液流变学指标检测,以及咳喘六味合剂干预后效果观察评估痰瘀互结证模型。 结果 (1)OVA诱导后哮喘模型组、病证结合组大鼠均出现呼吸急促,张口喘息,腹部翕动,烦躁不安,易激惹等现象;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见肺组织支气管黏膜上皮排列紊乱,局部脱落,基底膜增厚,支气管管壁增厚,管腔狭窄,大量炎性细胞浸润,毛细血管充血;血清中血清中白细胞介素4(interleukin 4,IL-4)、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 6,IL-6)、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ating growth factor betal,TGF-β1)较正常组均上升(P<0.05);各浓度乙酰甲胆碱(methacholine,Mch)激发后较正常组均表现出气道阻力(enhance pause,Penh)值增高(P<0.05)。(2)造模结束后,病证结合组大鼠出现寒颤、蜷缩少动、爪甲紫暗,尾部可见紫黑瘀斑、便溏,肛周不洁等证候表现;与哮喘模型组比较,病证结合组大鼠体重上升(P<0.05);血糖、甘油三酯、总胆固醇含量升高(P<0.05),凝血酶时间缩短(P<0.05),纤维蛋白原含量增多(P<0.05),低、中、高切变率下全血黏度均升高(P<0.05);咳喘六味合剂组以上各项指标较病证结合组有改善。 结论 通过OVA诱导及高脂饮食联合冰水浴法建立痰瘀互结证哮喘大鼠模型,通过行为学观察、指标检测、以方测证综合评价该病证结合模型具有可行性。

    • 小鼠肺原位移植瘤及淋巴结转移模型的建立

      2024, 32(10):1252-1259. DOI: 10. 3969 / j.issn.1005-4847. 2024. 10. 003

      摘要 (199) HTML (0) PDF 20.49 M (134) 评论 (0) 收藏

      摘要: 目的 建立一种小鼠肺原位移植瘤及淋巴结转移模型,模拟肺癌发生发展过程中淋巴结转移,进行肺癌转移前微环境中免疫细胞的研究。 方法 培养小鼠Lewis肺癌细胞,经胸壁细胞注射法构建小鼠肺原位移植瘤模型,分别于肿瘤移植后第7、14、21和28天取材,苏木素-伊红(HE)染色和免疫组化法(immunocytochemistry,IHC)观察原位移植瘤、淋巴结组织结构及B细胞变化。 结果 HE染色观察到随着肺癌的发展,淋巴结内生发中心、淋巴管及血管增多,发生肿瘤转移的淋巴结增大变形并有肿瘤细胞浸润。IHC结果同样表明原位肺癌模型小鼠淋巴结B细胞密度增加。 结论 成功构建C57BL/6J小鼠原位肺癌模型,该模型的建立为今后肺癌淋巴结转移前微环境中免疫细胞的相关研究奠定了基础。

    • 基于sGC-cGMP-PKG信号通路研究桂郁金水提物对异丙肾上腺素诱导小鼠心肌肥厚的作用及机制

      2024, 32(10):1260-1269. DOI: 10. 3969 / j.issn.1005-4847. 2024. 10. 004

      摘要 (138) HTML (0) PDF 10.73 M (265) 评论 (0) 收藏

      摘要: 目的 基于sGC-cGMP-PKG信号通路研究桂郁金(Curcuma kwangsiensis root tubers,GYJ)水提物对异丙肾上腺素(isoproterenol,ISO)诱导小鼠心肌肥厚的改善作用及相关机制。 方法 将72只KM雄性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普萘洛尔(40 mg/kg)组以及GYJS低(1 g/kg)、中(2 g/kg)、高(4 g/kg)剂量组。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小鼠在第1~3天皮下注射ISO(10 mg/kg),第4 ~ 14天皮下注射ISO(5 mg/kg),皮下注射ISO 4 h后,各组小鼠灌胃相应的药物,给药周期为14 d。取材后,称量小鼠全心重和左心室重量;苏木素-伊红(HE)染色和马松(Masson)染色观察小鼠心肌组织的病理情况;免疫组织化学(immunohistochemical,IHC)染色观察鸟苷酸环化酶 1β3(guanylate cyclase 1,soluble, beta 3,GUCY1B3)、转化生长因子-β1(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 beta 1,TGF β1)心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试剂盒检测小鼠血清中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肌酸激酶(creatine kinase,CK)活性和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含量,检测心肌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superoxide dismutase,SOD)和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含量;ELISA法测定小鼠血清中环磷酸鸟苷(cyclic guanosine monophosphate,cGMP)含量;逆转录荧光定量PCR(quantitative reverse transcription PCR,RT-qPCR)检测心房钠尿肽(atrial natriuretic peptide,ANP)、脑钠肽(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BNP)、GUCY1B3、环磷酸鸟苷依赖蛋白激酶1(cGMP dependent protein kinase 1,PKGⅠ)、磷酸二酯酶 5A(phosphodiesterase 5A,PDE5A)mRNA表达水平。 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普萘洛尔组和GYJS各剂量组可以显著降低小鼠全心重指数和左心室重量指数(P<0.001或P<0.0001),明显改善小鼠心肌组织肥厚和心肌纤维化,显著升高GUCY1B3在小鼠心肌组织中表达(P<0.05或P<0.01),显著降低TGF-β1的表达(P<0.05或P<0.01),心肌损伤标志物LDH、CK活力显著降低(P<0.05或P<0.01),NO、cGMP含量显著升高(P<0.05或P<0.01),心肌氧化应激指标MDA含量显著降低(P<0.05或P<0.01),SOD活力显著上升(P<0.05或P<0.01),心肌肥厚标志物ANP、BNP和PDE5A mRNA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P<0.01或P<0.001),GUCY1B3、PKGⅠ mRNA表达显著升高(P<0.01或P<0.001)。 结论 桂郁金水提物对ISO诱导小鼠心肌肥厚具有明显的改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调节sGC-cGMP-PKG信号通路有关。

    • 三白草酮对UUO小鼠肾组织纤维化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

      2024, 32(10):1270-1280. DOI: 10. 3969 / j.issn.1005-4847. 2024. 10. 005

      摘要 (82) HTML (0) PDF 16.65 M (96) 评论 (0) 收藏

      摘要: 目的 探究三白草酮(Sauchinone,Sch)抑制单侧输尿管结扎(unilateral ureteral obstruction,UUO)小鼠肾组织纤维化作用及其机制。 方法 取雄性ICR小鼠40只,分为假手术组(Sham group)、UUO纤维化模型组(UUO-Model group)、Sch低剂量组(Sch-Low group)、Sch高剂量组(Sch-High group)以及阳性对照组(Val group)。假手术组仅分离左侧肾输尿管,不结扎。UUO纤维化模型组剥离左侧近端输尿管进行双结扎,手术后第2天开始,Sch低剂量组(10 mg/kg)、Sch高剂量组(30 mg/kg)、阳性对照组(缬沙坦100 mg/kg)分别每日灌胃1次,连续灌胃给药4周。给药结束后,检测血清中肌酐(serum creatinine,SCr)、血尿素氮(blood urea nitrogen,BUN)以及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水平;检测肾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活性、丙二醛(malondialdehyd,MDA)和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含量;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PCR(reverse transcription real-time 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qPCR)法检测肾组织中炎症因子TNF-α、IL-6 mRNA水平;采用苏木素-伊红(HE)、马松(Masson)染色、免疫组化法检测小鼠肾组织病理变化和胶原沉积以及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 TGF-β1)、SMAD家族成员3(SMAD family member 3,SMAD3)和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onnective tissue growth factor,CTGF)蛋白表达情况;蛋白质免疫印记法(Western Blot)观察肾组织中胶原蛋白Ⅰ型(collagen type Ⅰ,Collagen Ⅰ)、CTGF、SMAD3、核因子E2相关因子 2(nuclear factor erythroid 2-related factor 2,Nrf2)、血红素氧合酶-1(heme oxygenase-1,HO-1)、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 kappa-B,NF-κB)蛋白表达。 结果 与UUO纤维化模型组比较,Sch低剂量组和Sch高剂量组小鼠血清中SCr和BUN以及TNF-α、IL-6水平显著降低(P<0.05或P<0.01);肾组织中SOD活性显著升高且MDA和ROS含量显著降低(P<0.05或P<0.01);肾组织中TNF-α、IL-6 mRNA的表达显著降低(P<0.05或P<0.01);显微镜观察肾小管肿胀系膜增生、胶原纤维沉积显著改善;免疫组化显示,肾组织中 TGF-β1、SMAD3和CTGF蛋白表达显著降低;Western Blot显示Collagen Ⅰ、CTGF、SMAD3、NF-κB蛋白表达显著减少(P<0.05或P<0.01);同时Nrf2、HO-1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0.05或P<0.01)。 结论 三白草酮改善肾组织纤维化的作用,其机制可能通过抗炎症、抗氧化应激作用,调控TGF-β1/SMAD3信号通路的促纤维化蛋白的表达所介导。

    • 有氧运动和恩格列净抑制铁死亡减轻异丙肾上腺素诱导的心脏重构

      2024, 32(10):1281-1294. DOI: 10. 3969 / j.issn.1005-4847. 2024. 10. 006

      摘要 (70) HTML (0) PDF 14.79 M (88) 评论 (0) 收藏

      摘要: 目的 探讨有氧运动和恩格列净(empagliflozin,EMPA)对异丙肾上腺素(isoproterenol,ISO)诱导病理性心脏重构的影响及可能机制。 方法 将小鼠按照体重随机分为对照组(Con组)、模型组(ISO组)、运动组(EX + ISO组)、药物组(EMPA + ISO组)和联合组(EX + EMPA + ISO组)。EX + ISO组和EX + EMPA + ISO组小鼠持续训练6周,EMPA + ISO组和EX + EMPA + ISO组持续灌胃4周,ISO组、EX + ISO组、EMPA + ISO组和EX + EMPA + ISO组小鼠皮下注射ISO 7 d后进行解剖。通过称重和测量计算小鼠全心质量指数、左心质量指数、心胫比和左心胫比;苏木素-伊红(HE)染色、天狼星红染色和麦胚芽凝集素(wheat germ agglutinin,WGA)染色分别观察小鼠心脏病理改变、胶原纤维沉积以及心肌细胞横截面积;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PCR(quantitative reverse transcription PCR,RT-qPCR)、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和免疫荧光染色检测小鼠心脏纤维化及肥大相关基因和蛋白的表达、巨噬细胞浸润情况、铁死亡和PI3K/AKT通路相关基因和蛋白的表达。 结果 (1)与ISO组相比,EX + ISO组全心质量指数、左心质量指数、心胫比和左心胫比均有下降趋势,EMPA + ISO组全心质量指数和左心质量指数均显著降低(P<0.01,P<0.05),心胫比和左心胫比均下调,EX + EMPA + ISO组全心质量指数显著降低(P<0.05),另外3个指标均下调。(2)与ISO组相比,3种干预方式组的心肌细胞排列较为整齐,炎性细胞浸润显著减少(P<0.01),心脏纤维化面积和心肌细胞横截面积均显著减少(P<0.001)。(3)与ISO组相比,3种干预方式组Ⅰ型胶原(collagen Ⅰ,Col 1)和心房利钠肽(atrial natriuretic peptide,Anp)的mRNA和蛋白表达均显著降低(P<0.05,P<0.01,P<0.001),EMPA + ISO组和EX + EMPA + ISO组Col 3的mRNA表达显著降低(P<0.05),EX + ISO组Col 3的mRNA表达呈现下降趋势。(4)与ISO组相比,3种干预方式组巨噬细胞浸润数量和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的mRNA水平均显著下降(P<0.05,P<0.01,P<0.001)。(5)与ISO组相比,3种干预方式组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uclear factor erythroid-2 related factor 2,Nrf2)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4(glutathione peroxidase 4,Gpx4)的mRNA水平均上调,GPX4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0.01,P<0.001),血红素氧合酶1(heme oxygenase-1,HO-1)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1,P<0.001)。(6)与ISO组相比,EX + ISO组Pi3k的mRNA水平显著升高(P<0.05),EMPA + ISO组和EX + EMPA + ISO组Pi3k的mRNA水平上调,3种干预方式组Akt的mRNA水平有升高趋势,EX + ISO组PI3K和p-AKT蛋白表达均显著升高(P<0.01,P<0.05),EMPA + ISO组、EX + EMPA + ISO组PI3K和p-AKT蛋白表达均有升高趋势。 结论 中等强度有氧运动、新型降糖药物EMPA以及两者联合能够减轻ISO诱导的病理性心脏重构,其机制可能与激活PI3K/AKT信号通路和抑制心脏铁死亡有关。

    • Maoa c.1409 T > C同义突变小鼠情绪的雌雄差异研究

      2024, 32(10):1295-1306. DOI: 10. 3969 / j.issn.1005-4847. 2024. 10. 007

      摘要 (74) HTML (0) PDF 18.23 M (90) 评论 (0) 收藏

      摘要: 目的 探究单胺氧化酶A(monoamine oxidase A,MAOA),Maoa c.1409 T > C同义突变对小鼠焦虑、恐惧等情绪行为的雌雄差异。 方法 本研究利用CRISPR/Cas9技术构建基因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同义突变小鼠模型,通过旷场实验(open field test,OFT)、高架十字迷宫(elevated plus maze,EPM)、防御性掩埋(defensive burial experiment,DBE)、强迫游泳(forced swimming test,FST)、3D行为学分析(3D behavioral analysis system,3D-AI)等方法评估雌雄行为学差异;并检测小鼠的MAOA含量和酶活性。 结果 OFT结果表明,雌性SNP小鼠在旷场中心区域的停留时间明显高于雄性SNP小鼠(P<0.001);EPM结果表明雄性SNP小鼠进入开放臂时间和次数高于雌性SNP小鼠,但无显著性差异;DBE结果表明,雌性SNP小鼠对于大鼠尿液的威胁其挖掘次数和挖掘持续时间显著下降(P<0.01);FST表明SNP雌鼠的不动时间更短,游泳时间更长(P<0.05),SNP小鼠表现出更显著的抑郁样行为,3D-AI发现雌雄小鼠在活动性以及攀爬转身奔跑动作方面有显著性差异(P<0.05)。Maoa检测发现与雄性SNP小鼠相比,雌性SNP小鼠的MAOA酶含量显著低于雄性SNP小鼠(P<0.001),但是雌雄SNP小鼠酶活性无显著性差异。 结论 Maoa c.1409 T > C的同义突变导致雌雄SNP小鼠的Maoa基因表达并引起小鼠焦虑、抑郁、恐惧情绪差异。

    • ABI3BP基因敲除小鼠模拟低出生体重模型的初步探讨

      2024, 32(10):1307-1312. DOI: 10. 3969 / j.issn.1005-4847. 2024. 10. 008

      摘要 (97) HTML (0) PDF 7.75 M (93) 评论 (0) 收藏

      摘要: 目的 利用ABI3BP基因敲除小鼠模型观察出生后其体重及糖代谢变化特点,为低出生体重小鼠模型提供新的选择。 方法 利用杂合子交配得到ABI3BP基因敲除的纯合子(ABI3BP-/-)、杂合子(ABI3BP + /-)和野生型(WT)3组小鼠,观察出生后不同时间点体重及成年后重要脏器体重比,检测成年小鼠空腹血糖、糖耐量及胰岛素耐量等糖代谢指标。 结果ABI3BP-/-小鼠PCR产物基因测序结果显示敲除区域产生移码突变,RT-qPCR检测显示,ABI3BP-/-小鼠ABI3BP在mRNA水平上表达显著低于WT小鼠。体重测量显示,ABI3BP-/-小鼠出生时体重(1.25 ± 0.08 g)显著低于WT小鼠(1.34 ± 0.12 g)(P<0.05),但成年(120 d)ABI3BP -/-小鼠体重(27.70 ± 1.93 g)反而显著高于WT小鼠(23.64 ± 1.34 g)(P<0.01),但重要脏器与体重的比值,各组小鼠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空腹血糖及胰岛素耐量实验显示各组小鼠之间无显著性差异,但糖耐量实验表明ABI3BP-/-小鼠在腹腔注射葡萄糖后15 min时血糖(15.68 ± 7.04 mmol/L)低于WT小鼠(23.01 ± 5.75 mmol/L)。 结论 ABI3BP基因敲除小鼠呈现低出生体重、生长追赶及成年后糖耐量异常等临床低出生体重新生儿的生长特点,可作为低出生体重小鼠模型的选择之一。

    • 2型糖尿病和种植体周围炎啮齿动物模型的研究进展

      2024, 32(10):1313-1319. DOI: 10. 3969 / j.issn.1005-4847. 2024. 10. 009

      摘要 (86) HTML (0) PDF 808.38 K (137) 评论 (0) 收藏

      摘要: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是一种常见的代谢性疾病,特征为高血糖和胰岛素抵抗。种植体周围炎是口腔种植常见的并发症,是导致种植体修复失败的常见病因之一。T2DM在持续性高血糖状态易出现种植体周围炎,并加重骨破坏。越来越多T2DM伴牙缺失患者选择口腔种植,此类患者种植体周围炎发生的概率也增多,但其发病机制以及两者的关联性仍缺乏深入研究。啮齿类动物模型能模拟T2DM及种植体周围炎,并广泛应用于2种疾病的动物模型构建中;T2DM合并种植体周围炎的动物模型有助于模拟复杂的内部环境,深入研究其病理进展、发病机制、相互作用及其治疗方法等,但目前此类模型构建较少。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常用的T2DM、种植体周围炎及T2DM合并种植体周围炎啮齿动物模型的构建方法及其优缺点,以期为相关研究者提供参考和帮助。

    • 天然产物调控TGF-β1/Smad通路治疗肝纤维化研究进展

      2024, 32(10):1320-1330. DOI: 10. 3969 / j.issn.1005-4847. 2024. 10. 010

      摘要 (166) HTML (0) PDF 2.70 M (112) 评论 (0) 收藏

      摘要:TGF-β1被认为是肝纤维化形成的关键介质,主要通过激活其下游Smad信号通路来实现。Smad2和Smad3是促进TGF-β1介导的组织纤维化的2个主要下游调节因子,而Smad7是TGF-β1/Smad通路的负反馈调节因子,抑制TGF-β1介导的肝纤维化。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天然产物可通过调控TGF-β1/Smad通路,抑制肝星状细胞(hepatic stellate cell,HSC)活化,减少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 matrix,ECM)沉积,从而延缓肝纤维化进程。本文综述了TGF-β1/Smad信号通路在肝纤维化中的分子机制,同时对靶向调控TGF-β1/Smad通路的天然产物进行归纳,以期为肝纤维化的治疗提供参考与借鉴。

    • 单胺氧化酶A:神经起源的肿瘤免疫新靶点

      2024, 32(10):1332-1338. DOI: 10. 3969 / j.issn.1005-4847. 2024. 10. 011

      摘要 (87) HTML (0) PDF 807.32 K (94) 评论 (0) 收藏

      摘要:单胺氧化酶A(monoamine oxidase A,MAOA)是一种膜结合线粒体酶,几乎存在于所有脊椎动物组织中,催化生物源性单胺和膳食衍生单胺的降解。MAOA主要调节神经递质代谢,但与抗肿瘤免疫反应密切相关。以往研究更多关注MAOA在肿瘤细胞中的作用,新近研究发现,MAOA在肿瘤相关免疫细胞中同样发挥重要作用。本文综述了MAOA对抑制性肿瘤微环境(tumor microenvironment,TME)的调节作用,以及通过直接影响免疫细胞内单胺类物质及其代谢,进而对各类肿瘤相关免疫细胞(如CD8+ T细胞和肿瘤相关巨噬细胞)发挥的抑制作用;阐明开发新型MAOA抑制剂药物和多药联合可能提高肿瘤免疫治疗效果,提出MAOA可能作为1个肿瘤免疫新靶点,影响肿瘤免疫治疗效果。

    • 谵妄动物模型和评价方法研究进展

      2024, 32(10):1339-1351. DOI: 10. 3969 / j.issn.1005-4847. 2024. 10. 012

      摘要 (161) HTML (0) PDF 2.38 M (125) 评论 (0) 收藏

      摘要:谵妄是以意识模糊、思维混乱和注意力集中困难为特征的急性脑功能障碍综合征,主要影响ICU和老年住院患者。其不仅治疗成本高昂,还可能导致严重并发症及死亡率增加。由于其病因复杂、病理机制不明,临床对谵妄的药物治疗很大程度是无效的。而构建动物模型是理解谵妄疾病机制、筛选新药和研究干预措施的有力工具。本文通过回顾国内外近年来谵妄动物模型相关的实验研究,从动物选择、模型构建方法、模型评价三个方面总结谵妄动物模型构建及评价方法的最新进展,为基于谵妄动物模型开展的实验研究提供参考。

    • 激素性股骨头坏死动物模型构建的研究进展

      2024, 32(10):1352-1360. DOI: 10. 3969 / j.issn.1005-4847. 2024. 10. 013

      摘要 (100) HTML (0) PDF 879.54 K (115) 评论 (0) 收藏

      摘要:激素性股骨头坏死(steroid-induced osteonecrosis of the femoral head,SONFH)作为一种复杂难治性疾病,其发病率逐年上升并呈现出年轻化趋势。良好的疾病动物模型可以为SONFH的发病机制研究和治疗手段开发提供重要的支撑条件,本文通过回顾与整理国内外近年来SONFH动物模型相关的实验研究,从动物选择、造模方法、模型评价等方面归纳和分析SONFH动物模型构建的最新进展,为SONFH的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 高尿酸血症相关基因修饰的动物模型研究进展

      2024, 32(10):1361-1368. DOI: 10. 3969 / j.issn.1005-4847. 2024. 10. 014

      摘要 (106) HTML (0) PDF 826.38 K (225) 评论 (0) 收藏

      摘要:基因敲除技术日益成为建立高尿酸血症(hyperuricemia,HUA)动物模型强有力的工具,HUA相关基因敲除的动物模型不仅有助于揭示尿酸代谢的分子机制,而且对于评估潜在治疗策略具有重要价值。通过查阅国内外文献详细探讨了基因敲除技术在构建HUA动物模型中的应用,重点关注了尿酸氧化酶(urate oxidase,UOX)、葡萄糖转运蛋白9(glucose transporter 9,GLUT9)和ATP结合盒转运体G2(ATP-binding cassette transporter G2,ABCG2)等蛋白的基因在实验动物中的敲除,以期为进一步利用基因敲除技术建立HUA动物模型提供参考和指导。

    按检索
    检索词
    防诈骗提示!请勿点击不明链接或添加个人微信。编辑部所有邮箱后缀均为@cnilas.org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