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Most Read
- Most Cited
- Most Downloaded
ZHANG Jun-ping , PENG Li , LI Liang-jun , LI Ming , XU Ying-zhi , YANG Cui , ZHOU Ya-nan , ZHANG Guang-yin
2009(3).
Abstract:目的 探索建立实验性兔主动脉粥样硬化易损斑块模型的新方法.方法 24只雄性日本大耳白家兔随机分为对照组8只,实验组16只,对照组给予普通饲料;实验组给予高胆固醇饲料、注射牛血清白蛋白及进行腹主动脉球囊拉伤术,分别于0周、3周、6周、10周检测血脂、ox-LDL、TNF-α、IL-1、IL-10,实验结束时取腹主动脉进行病理形态学分析及NF-κBp65亚基免疫组化染色分析.结果 实验组斑块内膜面积比为53.6%,脂核面积与斑块面积比为54.9%,斑块纤维帽厚度与内膜中膜厚度(IMT)比约为8.5%;除甘油三酯变化不大外,实验组TC、LDL-C、HDL-C、LDL-C/ HDL-C、TC/ HDL-C、ox-LDL、TNF-α、IL-1、IL-10均有明显升高趋势,在3周、6周、10周时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NF-κBp65亚基阳性染色面积较对照组高13.5倍.结论 高脂喂养、免疫损伤加球囊拉伤可以成功建立家兔主动脉粥样硬化易损斑块模型.
ZHU Ying-biao , LI Xiao-li , TONG Qiao-wen , XIA Nian-ge , YAO Su-qin , LI Zheng-zheng , ZHENG Rong-yuan
2009(3).
Abstract:目的 比较Wistar大鼠和Sprague-Dawley(SD)大鼠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EAE)发病情况.方法 注射以豚鼠脊髓匀浆-完全福氏佐剂制备的完全抗原,辅以百日咳疫苗加强诱导,复制Wistar大鼠和SD大鼠EAE模型,比较两组大鼠EAE的神经症状及中枢神经不同部位病理学改变.结果 Wistar大鼠组发病数、潜伏期、发病达峰时间以及神经症状最高评分分别为9/12、12.33±1.37、15.17±3.19、1.33±0.41;SD大鼠组分别为11/12、15.88±0.64、18.63±1.52、3.13±1.89;两组大鼠相比,SD大鼠EAE潜伏期延长(P<0.01),达峰时间相应推迟(P<0.05),但神经症状较Wistar大鼠严重(P<0.05);病理结果显示,两组大鼠CNS均以脑干病理改变最为严重,而大脑病变最轻,SD大鼠总体中枢系统炎症改变较Wistar大鼠严重(标准评分P<0.01,血管套计数P<0.05).结论 SD大鼠EAE与Wistar大鼠EAE比较,发病过程很相似:发病率接近,中枢炎症病理改变相仿,两者均以脑干炎症变化最严重;略有不同点是:SD大鼠EAE发病潜伏期较长(P<0.01),神经症状较严重(P<0.05),总体中枢炎症改变较为严重.故SD大鼠也是制备EAE模型的理想实验动物.
WANG Zhuo-qun , LU Shuang , JIN Xiao-hua , JIA Meng-chun , SHI Xin-quan , MA Xu
2009(3).
Abstract:目的 检测大鼠精子发生不同阶段细胞中Polycomb-group(Pc-G)家族在mRNA水平上表达是否有差异.方法 提纯大鼠精子发生过程中的精原细胞、精母细胞、圆形精子细胞以及支持细胞,用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Pc-G家族基因mRNA表达量.结果 Pc-G基因家族中Ezh2、Eed、Bmi-1在精子发生中后期高表达;在各生精细胞中,YY1基因表达量低于支持细胞.结论 Pc-G基因家族在精子发生各阶段细胞中特征性表达,与精子发生具有相关性,可能对精子发生分化和维持遗传稳定性都有重要的作用.
XU Yang , Qin Meng , ARAI Hiderori , YOKODE Masayuki , KITA To-ru
2009(3).
Abstract:目的 研究血管损伤后病变形成过程中的巨噬细胞与平滑肌细胞的相互作用.方法 C57BL/6(6~8周龄)小鼠24只,右侧股动脉植入透明塑料微导管,制作小鼠血管损伤模型,术后给予特异性抗体AFS98及APB5,分别阻断巨噬细胞和平滑肌细胞增殖的信息传导通路.给药2周后采集股动脉组织,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对血管病变进行分析.结果 小鼠股动脉血管损伤2周后,病变部位聚集了大量的巨噬细胞、平滑肌细胞.给予阻断巨噬细胞增殖的信息传导通路的特异性抗体AFS98后,病变部位的巨噬细胞数量显著减少,平滑肌细胞数量反而增多.相反,给予抑制平滑肌细胞增殖的抗体APB5后,病变局部平滑肌细胞数量减少,而巨噬细胞数量急剧增加.结论 小鼠股动脉血管损伤后,构成病变的细胞主要为巨噬细胞与平滑肌细胞.这两种细胞在分化成终末成熟细胞的过程中,存在着相互拮抗的作用.
LV Yuan , DENG Chun-ping , HUANG Bin , GUO Zhong-min , ZHONG Ling
2009(3).
Abstract:目的 探讨HBx与p16基因甲基化的关系,研究脱氢表雄酮(DHEA)对p16基因甲基化以及细胞周期和细胞凋亡的调节作用.方法 以HepG2、HepG2/GFP和HepG2/GFP-HBx三种细胞为材料,采用MTT法检测细胞生长;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和凋亡率;MSP-PCR检测p16基因甲基化水平.比较分析HBx与p16基因启动子甲基化、DHEA与各检测指标的关系.结果 HepG2/GFP-HBx细胞与HepG2细胞和HepG2/GFP细胞相比,细胞的增殖速度提高(P<0.05),G0/G1期细胞减少,S期细胞增多(P<0.05),凋亡率降低(P<0.05);HepG2/GFP-HBx细胞的p16基因启动子呈现高水平甲基化, HepG2和 HepG2/GFP细胞呈现高水平非甲基化.100 μmol/L的DHEA使三种细胞的增殖速度降低(P<0.05),G0/G1期细胞增加,S期细胞减少(P<0.05),凋亡率提高(P<0.05).DHEA可下调HepG2/GFP-HBx细胞的p16基因启动子甲基化水平,但对HepG2和HepG2/GFP细胞的p16基因启动子甲基化水平不产生影响.结论 HBx引起肝癌细胞p16基因甲基化,并缩短细胞周期抑制细胞凋亡;DHEA可明显下调HBx引起的p16基因甲基化水平,延长细胞周期促进细胞凋亡,在无HBx基因整合的情况下,DHEA对肝癌细胞生长、细胞周期和凋亡的影响不通过p16基因甲基化的途径实现.
HUANG Ling-yi , DUAN Jiang , FENG Zhi-chun
2009(3).
Abstract:目的 建立支气管肺发育不良小鼠模型.方法 将30只4日龄雌性昆明小鼠随机分为2组,每组15只,氧气组置于氧箱(FiO2 0.6),空气组置于空气中(FiO2 0.21),分别于暴露7 d、14 d、21 d时每组随机选取5只,称重后处死,观察肺组织形态学、放射状肺泡计数(radical alveolar counts,RAC)及肺胶原含量变化.结果 氧气组各时间点体重较空气组均明显降低(P<0.001);实验21 d时氧气组肺组织HE染色下见正常肺泡结构破坏,肺泡隔增厚,肺泡融合;氧气组RAC较空气组显著降低(P<0.001);肺胶原天狼猩红特殊染色见Ⅰ型、Ⅲ型胶原增生,较空气组显著增加(P<0.001).结论 中等浓度氧(FiO2 0.6)暴露21 d可致小鼠肺发生类似人类支气管肺发育不良改变.
FANG Shun-miao , ZHANG Qing-hua , JIANG Zhi-xin
2009(3).
Abstract:目的 研究自体骨髓干细胞动员对兔动脉粥样硬化(AS)破裂斑块的稳定与修复作用.方法 用液氮冻伤术创建兔AS破裂斑块模型,动员组注射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rhG-CSF)动员自体骨髓干细胞,对照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连续5 d.动员第5 天抽血分离获取单个核细胞,BrdU标记后经静脉注入动物体内;分别于动员后3 d和4周末抽血,ELISA法检测兔血清MMP-9、hsC-RP及PAI-1水平;动员后4周处死兔,HE染色和Masson三色染色观察斑块病理形态,免疫组化染色观察BrdU在斑块区表达情况.结果 动员5 d后,动员组兔外周血有核细胞计数及单核细胞比例明显增高;动员后4周,动员组新生内皮细胞及胶原纤维明显增多,在斑块区发现有BrdU标记的阳性细胞,动员组血清MMP-9、hsC-RP及PAI-1水平明显降低.结论 应用rhG-CSF动员自体骨髓干细胞能通过促进血管内皮细胞和胶原纤维再生,降低炎症因子及凝血纤溶因子而稳定与修复AS破裂斑块.
2009(3).
Abstract:目的 初步探讨溶酶体抑制剂对小鼠行为学及多巴胺神经元功能的影响.方法 于小鼠右侧中脑黑质(SN)区,立体定向微量注入溶酶体抑制剂和蛋白酶体抑制剂.观察阿朴吗啡诱导的小鼠旋转行为改变以及行为学变化;检测黑质区酪氨酸羟化酶(TH)阳性细胞数.结果 阿朴吗啡未能诱导出小鼠旋转行为.蛋白酶体抑制剂组为10~15圈.多巴胺损害程度与溶酶体的剂量相关.磷酸氯喹25 μmol/L时多巴胺神经元几乎没有损害作用;50 μmol/L时局部区域多巴胺神经元有轻微损害;100 μmol/L时损害明显;200 μmol/L时黑质区注射局部神经元损害最严重,黑质注射区未见有神经元存在.1~4周呈现出较为明显逐渐恢复的特点.结论 溶酶体功能抑制与多巴胺神经元凋亡相关,不同剂量溶酶体抑制剂在不同时间对多巴胺神经功能的损害不同.
LI Yu-pu , JI Hong , RONG Hai-qin , DING Huan-fa
2009(3).
Abstract:目的 研究甲状旁腺激素相关蛋白1-34(PTHrP1-34)对荷瘤小鼠骨代谢的影响,同时观察肿瘤生长情况.方法 对照组、模型组、实验组4周龄健康雌性BALB/c小鼠各12只,模型组和实验组采用乳腺癌组织块悬浊液注射法制备小鼠乳腺癌模型,10d后模型组每日予以生理盐水腹腔注射,实验组每日予以PTHrP1-34400 μg/(kg·bw)腹腔注射.用药35 d后测全身骨密度(BMD)、股骨灰干重比、骨代谢相关血清指标[钙(Ca)、磷(P)、碱性磷酸酶(ALP)、骨钙素(OC)、Ⅰ型胶原C-末端交联顶端肽β(β-CTX)、骨唾液酸蛋白(BSP)],剥离肿瘤比较体积与质量.结果 各组Ca水平差异无显著性(P>0.05).与对照组和模型组比较,实验组P、β-CTX、BSP等反映骨吸收的指标显著升高(P<0.01或P<0.05),总ALP、BGP等反映骨形成的指标显著降低(P<0.01或P<0.05);实验组BMD、股骨灰干重比均显著降低(P<0.01).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各指标变化差异无显著性.实验组肿瘤体积和质量显著升高(P<0.01).结论 在PTHrP1-34的作用下,荷瘤小鼠骨吸收大于骨形成,造成溶骨性骨破坏,骨密度降低,骨破坏释放的细胞因子可能促进肿瘤生长.
WANG Xiao , LIN Chuan-quan , XU Qing-wen , FU Yun , XIE Ling-ling , LIU Jin-yuan
2009(3).
Abstract:目的 研究caspase-3在导管术致超容量负荷型心衰兔模型细胞凋亡中的变化.方法 运用导管术造成兔的超容量负荷型心衰模型,然后分别于造模后24 h和造模后7 d处死兔,取心脏组织做电镜检查;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心肌细胞凋亡情况、caspase-3试剂盒检测其活性、Western blot法检测caspase-3 蛋白水平的表达.结果 ①电镜检查表明:正常组心内膜完整无损伤,有少量红细胞附着;造模24 h后和造模7 d后均出现大量红细胞附着和血栓,且造模7 d的血栓较造模24 h减少.② AnnexinV联合PI染色结果表明:正常组凋亡率较低(3.72±1.92)%,随着时间推移,凋亡细胞所占比例呈上升趋势,造模7 d(10.73±2.27)%明显高于造模24 h(7.62±1.70)%.③Caspase-3活力测定:随时间推移,caspase-3活力呈上升趋势,造模7 d明显高于造模24 h,指数分别为2.7±0.31和2.15±0.32.④Western Blot检测结果表明:正常组基本检测不到激活的caspase-3蛋白酶,在造模后24 h和造模后7 d caspase-3蛋白酶均有明显表达, 但造模7 d有所下降.结论 超容量负荷型心衰兔模型的细胞凋亡与caspase-3有密切相关.
ZHANG Hong-bo , QIN Guo-song , LIU Yun-hai , GUO Yong , LI Xiao-yan , LIU Lie-qin , NI He-min
2009(3).
Abstract:目的 探讨雌(Estrogen, E2)、孕激素(Progesterone, P4)对同期发情与自然发情小鼠子宫内膜中孕激素受体(Progesterone receptor, PR)分布的影响.方法 45只同日龄雌鼠,根据处理方式的不同随机分为5组:自然发情组(对照组)、同期发情组、卵巢摘除组、P4处理组和E2处理组,5组小鼠在见栓后第4、6、8天分别取样后,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小鼠子宫内膜中PR的分布变化情况.结果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显示,5个处理组小鼠子宫内膜的三种细胞中都有PR存在;同期发情组小鼠子宫内膜中三种类型细胞PR的表达与自然发情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P4处理组小鼠子宫内膜中三种类型细胞PR的表达在见栓第4、6天显著低于卵巢摘除组(P<0.05);E2处理组小鼠子宫内膜腺上皮和间质中PR在第4、6、8天时都显著高于卵巢摘除组(P<0.05),而在腔上皮中则显著低于卵巢摘除组(P<0.05).结论 同期发情处理与自然发情小鼠的子宫内膜上PR的分布,都受E2和P4的特异诱导而变化.
YAO li , LIU Shu-min , YU Shu-yi
2009(3).
Abstract:目的 通过改良痛风性关节炎动物模型,制备出更符合人类痛风性关节炎机制的动物模型.方法 通过Coderre 法与次黄嘌呤相结合(模型B)、Coderre 法与氧嗪酸相结合(模型A)的方法建立痛风性关节炎动物模型,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血尿酸水平,观察关节滑膜组织形态学改变及大鼠不同时相步态变化,并将两种方法加以比较.结果 模型B组大鼠血尿酸水平显著降低,关节滑膜组织形态学及不同时相大鼠步态改变明显,与模型A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Coderre 法与次黄嘌呤相结合方法建立大鼠痛风性关节炎动物模型更符合人类痛风性关节炎机制的动物模型.
CHU Feng , LIU Jian-guo , TANG Fang , CHU Jian-xin
2009(3).
Abstract:目的 利用近交系小鼠建立方法简便、效果稳定的Ⅲ度烧伤模型,对其皮肤病理改变进行动态观察,为烧伤实验治疗研究提供资料.方法 小鼠实验前备毛,乙醚麻醉固定小鼠四肢,苏醒后于备毛部覆盖自制控制烧伤面积硬纸片,滴加95%酒精,点燃计时;烧伤早期和远期取皮肤进行病理检查,用Ki67抗体免疫组化观察细胞增殖.结果 按本方法建立小鼠Ⅲ度烧伤模型,面积准确,深度一致,操作简便易行.小鼠烧伤皮肤病理改变与人类基本一致,但有其特点:小鼠Ⅲ度烧伤包括表皮至脂膜肌,烧伤后炎性渗出较晚,约需2 d;创面周围毛发生长活跃,倾向创面,Ki67抗体阳性细胞集中于毛囊底部.结论 为利用小鼠烧伤模型进行实验治疗的研究提供了有实用价值的资料.
2009(3).
Abstract:目的 建立黄磷及其化合物急性吸入致大鼠急性肺损伤(ALI)/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模型.方法 健康SD大鼠48只随机分为对照组以及实验组(0、4、12、24、48 h时间点处死).采用自制染毒装置,间歇染毒形成ALI/ARDS模型.观察ALI/ARDS大鼠动脉血气分析以及肺系数和肺组织病理变化.结果 肺损伤后大鼠动脉血气分析以及肺组织病理改变明显恶化,肺系数较对照组明显增大.结论 成功地建立了黄磷及其化合物急性吸入致大鼠ALI/ARDS的模型,为黄磷及其化合物吸入中毒的防治研究提供良好实验基础,同时也适用于其他气体吸入致ARDS的实验研究.
HUA Xiu-chun , SHI Yan-sheng , SUN Zhao-zeng , HU Zhong-ming , ZHANG Guang-zhou , KONG De-qiang , HONG Bao-qing , ZENG Lin
2009(3).
Abstract:目的 探索北京地区人工饲养恒河猴与食蟹猴的繁殖性能,为温带地区猕猴的人工饲养和繁殖方式提供借鉴.方法 对军事医学科学院实验动物中心饲养的317只恒河猴繁殖群(30只雄猴,287只雌猴)和78只食蟹猴繁殖群(8只雄猴,70只雌猴)近两年的繁殖性状进行观察和统计分析.结果 恒河猴母猴妊娠率、繁殖率和成活率分别为60.73%、54.45%和96.89%.食蟹猴母猴妊娠率、繁殖率和成活率分别为79.86%、56.12%和75.00%.结论 食蟹猴和恒河猴可以成功的在温带地区饲养和繁殖,但人工饲养食蟹猴的妊娠率与产仔率较恒河猴高,而仔猴成活率则低于恒河猴.
SHEN Ming-xia , LIU Tao , DU Li , WANG Feng-yang , CHENG Ying , LI Zhi-shen , MAN CHU Ri ga , LIN Jie-cai , QI Chao
2009(3).
Abstract:目的 运用SMART 技术,构建了五指山小型猪外周血白细胞cDNA文库.方法 用RNAiso reagent(TaKaRa)处理新鲜血液,以总RNA抽提试剂盒(上海华舜) 制备总RNA.用Powerscript TM 反转录酶逆转录合成第一链cDNA,LD-PCR扩增获得cDNA双链,Sfi I酶切和CHROMA SPIN-400TM柱分离后,500 bp以上的片段与pDNR-LIB载体连接,电转化入E.coli.DH5α,建成原始文库.然后,扩增文库并随机挑取单菌落,PCR鉴定重组子插入片段大小.结果 经鉴定,库容量达到1.5×106克隆,原始文库滴度为9.7×109 cfu/mL,扩增后的文库滴度为6.4 ×1010 cfu/mL.重组率接近100%,插入片段大小为0.5~2 kb,平均长度约为1.1 kb.结论 构建的五指山小型猪外周血白细胞cDNA文库符合建库要求,可以用于全长cDNA 的筛选.为五指山小型猪新基因的获得及结构和功能研究提供了可靠材料.
LI Hong-tao , WU Qing-hong , XIAO Dong , YUAN Jin , WANG Wan-shan , ZHANG Jia-ning , LI Jin-ze , ZHANG Jian-ming , GU Wei-wang
2009(3).
Abstract:目的 研究西藏小型猪的遗传标记以及与其他国内地方猪的亲缘关系.方法 扩增102 头西藏小型猪以及16 头巴马小型猪、17 头贵州香猪的线粒体DNA控制区,测序并与国内其他猪进行比较.结果 西藏小型猪线粒体DNA D-loop区分三个区域.串联重复序列区处于中间位置,包含有15~29 个10 bp的重复片段,分为A、B 两种类型.D-loop 3′端340 bp,与国内其他猪的序列相同比较保守;5′端704 bp,共有22个变异位点.由22 个变异位点中归纳出25 个单倍型,其中有两种主要的单倍型,分别占34.4%和36.6%.根据三个转换位点:305、500、691,将西藏小型猪分成了两组,几乎与串联重复序列所分的A、B两组类型相对应.与西藏小型猪相比,巴马小型猪和贵州香猪D-loop 5′端变异位点较少,分别只有4 种和2 种单倍型,串联重复区也只有一个类型.结论 西藏小型猪可能有两个母系祖先并且与我国西南地区的品种猪有较近的亲缘关系;不同的串联重复片段类型和5′ 端的变异位点可以联合组建西藏小型猪的遗传标记.
NA-SHUN Ba-ya-er , CHEN Li , YU Juan , GU Wei-wang
2009(3).
Abstract:目的 研究西藏小型猪肾脏的组织结构,为其在生物医药领域中的应用提供形态学依据.方法 取西藏小型猪肾脏标本投入10%中性福尔马林溶液固定24 h以上,修块,冲洗,脱水,透明,包埋,常规石蜡切片,HE染色,光镜观察拍照.结果 西藏小型猪的肾与人肾一样呈长而扁的菜豆形,是表面光滑的多乳头肾,肾的表面有致密的结缔组织构成的被膜,肾实质可分为皮质和髓质,由数百万个肾单位和泌尿小管组成,其间由少量结缔组织、血管和神经等构成肾间质.结论 西藏小型猪的肾脏结构比犬和猴更接近于人类,在异种器官移植、药物临床前安全性评价等生物医药领域中具有重要应用前景.
ZHOU Dong-shun , JIA Yu-ping , ZHU Jian , LI Hao , LI Lan-bo , WANG Ke-zhou , DOU Ru-hai
2009(3).
Abstract:MHV表面S蛋白介导多种重要的生物学功能,包括对易感细胞受体的吸附、侵入阶段病毒与细胞膜的融合、病毒传播过程中细胞与细胞的融合,以及免疫激活、组织嗜性、病毒致病性的变异.S蛋白对受体mCEACAM的识别是MHV感染种属特异性和组织趋向性的最初决定因素,不同MHV毒株S1亚基的长度及核苷酸序列都呈现高度多态性,这些突变导致抗体表位和T细胞表位缺失,为病毒逃避免疫监视提供一条途径.
LI Jin-lian , YANG Run-mei , GAO Nan-nan
2009(3).
Abstract:从豚鼠血浆脂蛋白组成、胆固醇和脂蛋白代谢特点等方面阐述了豚鼠与人类的相似性,并对其高脂血症模型的优势进行了评价,为构建豚鼠高脂血症模型并应用于降脂及抗动脉粥样硬化药物的研究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