猕猴早期妊娠的B型超声测值
中图分类号:

R-332 R714.15


B-mode Ultrasonographic Measurements in Early Pregnant Rhesus Monkey
  • 摘要
  • | |
  • 访问统计
  • |
  • 参考文献
  • |
  • 相似文献
  • |
  • 引证文献
  • | |
  • 文章评论
    摘要:

    目的 为猕猴的早孕诊断及监测胚胎发育提供超声学数据。方法 应用B型超声波跟踪观察125只孕猴在15d至50d的早期妊娠情况,记录不同孕期的子宫三径、妊娠囊长径及胎儿头臀径,并测量87例未孕子宫作为对照。结果 ①未孕猴在月经周期的不同阶段,子宫三径变化微小;早孕猴妊娠15d后,子宫开始增大,但在30d前,子宫的增大与未孕子宫相比在统计学上无明显差异(P>0.05),仅在30d后这种差异才显著(P<0.05)。②未孕子宫无妊娠囊回声图像,早孕18d左右出现妊娠囊。③妊娠20d后胚芽形成,28d后胎儿轮廓清晰可见。④子宫三径、妊娠囊、胎儿头臀径均伴随孕龄增加而增大。结论 超声学数据及图像有助于早期妊娠的确诊和胎猴发育的监测。

    参考文献
    相似文献
    引证文献
引用本文

范春梅,王雁玲,李志雄,周建华,刘雅英.猕猴早期妊娠的B型超声测值[J].中国比较医学杂志,2002,(2):102~104.

复制
分享
文章指标
  • 点击次数:
  • 下载次数:
  • HTML阅读次数:
  • 引用次数:
历史
  • 最后修改日期:2001-03-26
防诈骗提示!请勿点击不明链接或添加个人微信。编辑部所有邮箱后缀均为@cnilas.org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