嗜肺巴氏杆菌外膜蛋白和脂多糖提取及其活性的初步研究
中图分类号:

R37

基金项目:

北京市科委实验动物科学专项基金资助( 95 3 9912 0 0 )


Preliminary Study on the Extraction and Activity of Outer Membrane Protein and Lipopolysaccharide of Pasteuralla pneumotropica
  • 摘要
  • | |
  • 访问统计
  • |
  • 参考文献
  • |
  • 相似文献
  • |
  • 引证文献
  • | |
  • 文章评论
    摘要:

    目的 提取嗜肺巴氏杆菌外膜蛋白 (OMP)和脂多糖 (LPS) ,测定其稳定性和抗原性 ,探讨其作为诊断抗原的可能性。方法 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嗜肺巴氏杆菌 15株及参考株共 16株 ,提取OMP、LPS ,通过SDS -PAGE、Westernblot、ELISA等方法在稳定性、抗原性等方面与全菌抗原 (WC)进行比较。结果 16株嗜肺巴氏杆菌OMP的SDS-PAGE图谱基本一致 ,不同培养基成分、培养时间和不同体外传代次数的提取物均显示 5条带 ,相对分子质量大约是 (17、2 6、31、37、4 1)× 10 3。其中 5株嗜肺巴氏杆菌的LPS为光滑型和粗糙型LPS的混合物 ,主带相对分子质量在 14 .4× 10 3左右。外膜蛋白和脂寡糖提取物保持了其抗原反应性和免疫原性。OMP和LPS具有种和型的特异性。OMP的 5条条带抗原性存在差异 ,相对分子质量 (2 6、37)× 10 3的蛋白不具有抗原性 ,相对分子质量 17× 10 3的蛋白抗原为受试菌株的共同抗原 ,(31、4 1)× 10 3抗原具有大鼠株和小鼠株的特异性。LPS表现出较强的型的特异性。结论 本研究提取的OMP和LPS活性稳定 ,并保持了抗原性和免疫原性。

    参考文献
    相似文献
    引证文献
引用本文

张丽芳,刘星,李红.嗜肺巴氏杆菌外膜蛋白和脂多糖提取及其活性的初步研究[J].中国比较医学杂志,2003,(5):300~304.

复制
分享
文章指标
  • 点击次数:
  • 下载次数:
  • HTML阅读次数:
  • 引用次数:
历史
  • 最后修改日期:2002-09-27
防诈骗提示!请勿点击不明链接或添加个人微信。编辑部所有邮箱后缀均为@cnilas.org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