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及肝癌组织缺血再灌注后枯否细胞的凋亡及意义
中图分类号:

R735.7

基金项目:

陕西省科技攻关项目(2004KB-G10(2))


Apoptosis and Significance of Kupffer Cells in the Liver and Hepatocarcinoma Tissues after Ischemia and Reperfusion
  • 摘要
  • | |
  • 访问统计
  • |
  • 参考文献
  • |
  • 相似文献
  • |
  • 引证文献
  • | |
  • 文章评论
    摘要:

    目的研究肝癌组织缺血再灌注后一氧化氮(NO)和一氧化氮合成酶(iNOS)的改变、枯否细胞(Kupffer cell)的凋亡及其关系。方法通过超声引导将VX2肿瘤组织混悬液穿刺注射到新西兰兔肝脏左中叶,建立肝脏肿瘤模型,用无损伤血管钳阻断肿瘤所在肝叶的肝动脉分支60 min后去除血管阻断恢复血流,随机将模型动物分为缺血再灌注前(对照)、缺血再灌注后0 min1、h1、d3、d、1周6个时间组,取肝脏组织和肿瘤组织,分别测定NO和NOS的含量。用HE染色法观察肝组织和肝癌组织中的枯否细胞凋亡情况。结果肝组织再灌注后0min开始NO和iNOS浓度均明显下降,至再灌注7 d仍处于较低水平(44.41±2.0,3.70±0.2)。在肝癌组织,除NO浓度下降外,iNOS浓度从缺血再灌注0 min至7 d则明显升高(18.45±1.9)。肝组织和肝癌组织的枯否细胞凋亡显著增加,于再灌注1 d和1 h分别达最高峰(13.69±3.1,13.66±1.8)。结论枯否细胞对肝癌组织缺血再灌注过程中的iNOS及NO的产生、细胞损伤与凋亡起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相似文献
    引证文献
引用本文

赵佐庆,刘福兰.肝及肝癌组织缺血再灌注后枯否细胞的凋亡及意义[J].中国比较医学杂志,2005,(5):259~262,F0005.

复制
分享
文章指标
  • 点击次数:
  • 下载次数:
  • HTML阅读次数:
  • 引用次数:
历史
  • 收稿日期:2004-11-01
防诈骗提示!请勿点击不明链接或添加个人微信。编辑部所有邮箱后缀均为@cnilas.org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