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家兔机械通气时肺泡灌洗液中TNF-α、IL-1β及IL-6的变化与意义
中图分类号:

R563

基金项目:

军队重点攻关课题资助项目


Effects of Different Ventilatory Strategies on TNF-α, IL-1β and IL-6 in Bronchoalveolar Lavage Fluid in ARDS Rabbit Models
  • 摘要
  • | |
  • 访问统计
  • |
  • 参考文献
  • |
  • 相似文献
  • |
  • 引证文献
  • | |
  • 文章评论
    摘要:

    目的探讨不同机械通气模式对肺组织产生肿瘤坏死因子-α、白介素-1β、白介素-6的影响。方法应用家兔油酸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模型比较不同机械通气时,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肿瘤坏死因子-α、白介素-1β、白介素-6的变化。结果常规通气肿瘤坏死因子-α、白介素-1β、白介素-6水平明显升高,应用肺保护性通气与常规通气比较,指标明显好转,单纯俯卧位通气虽有所好转但差异不明显。结论肺保护性通气不仅可以改善氧合,同时抑制肿瘤坏死因子-α、白介素-1β、白介素-6的释放,减少肺进一步损伤。

    参考文献
    相似文献
    引证文献
引用本文

赵晓巍,刘又宁,解立新,张健鹏.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家兔机械通气时肺泡灌洗液中TNF-α、IL-1β及IL-6的变化与意义[J].中国比较医学杂志,2006,(12):723~726.

复制
分享
文章指标
  • 点击次数:
  • 下载次数:
  • HTML阅读次数:
  • 引用次数:
历史
  • 收稿日期:2006-06-26
防诈骗提示!请勿点击不明链接或添加个人微信。编辑部所有邮箱后缀均为@cnilas.org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