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氧嘧啶诱发兔糖尿病模型的胰岛素管理及糖尿病肾病模型建立
中图分类号:

R587.2 R692.6

  • 摘要
  • | |
  • 访问统计
  • |
  • 参考文献
  • |
  • 相似文献
  • |
  • 引证文献
  • | |
  • 文章评论
    摘要:

    目的探索四氧嘧啶诱发兔糖尿病的胰岛素管理、血糖变化规律及肾脏病理变化。方法按每千克体重100mg静脉注射四氧嘧啶建立兔糖尿病模型,监测血糖、体重变化,并予胰岛素皮下注射;12周后测尿白蛋白、肾重,体重值,肾脏组织PAS染色。结果静脉注射四氧嘧啶24h内10%兔死于低血糖,至72h83.3%兔血糖大于16.0mmol/L,胰岛素用量逐渐减少,至12周63.3%兔血糖基本可控制于16.0~25.0mmol/L。12周时病理显示糖尿病兔肾小球体积增大,系膜细胞增生,系膜基质增多,部分毛细血管腔闭塞,肾小管上皮细胞颗粒样变性、空泡变性,管腔内见蛋白管型。结论此模型死亡率低,可形成稳定的糖尿病模型,分阶段胰岛素管理,用量逐渐减少,12周时可形成典型糖尿病肾病模型。

    参考文献
    相似文献
    引证文献
引用本文

朱昆 刘伟林.四氧嘧啶诱发兔糖尿病模型的胰岛素管理及糖尿病肾病模型建立[J].中国比较医学杂志,2006,(9):559.

复制
分享
文章指标
  • 点击次数:1471
  • 下载次数: 0
  • HTML阅读次数: 0
  • 引用次数: 0
历史
防诈骗提示!请勿点击不明链接或添加个人微信。编辑部所有邮箱后缀均为@cnilas.org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