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髓干细胞动员治疗急性心肌梗死
中图分类号:

R542.22

基金项目:

武警部队一类重点资助课题


Effect of Bone Marrow Stem Cell Mobilization on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 摘要
  • | |
  • 访问统计
  • |
  • 参考文献
  • |
  • 相似文献
  • |
  • 引证文献
  • | |
  • 文章评论
    摘要:

    目的研究骨髓干细胞动员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可行性。方法24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结扎实验动物前降支制作急性心肌梗死模型。实验组动物心肌梗死后24h开始皮下注射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100μg/Kg,连续注射10d;对照组动物心肌梗死后24h开始注射等量生理盐水,连续注射10d。检测实验动物外周血骨髓干细胞动员情况、心功能变化及心肌梗死区毛细血管密度。结果两组实验动物骨髓干细胞动员前外周血有核细胞计数与单个核细胞比例近乎相等,差别无统计学意义;实验组动物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皮下注射,外周血骨髓干细胞一般在5d左右达到峰值,外周血有核细胞计数(63.10±16.72)×10^9/L及单个核细胞比例(97.1±2.88)%明显高于动员前,同时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实验动物心肌梗死模型术后4周左心室射血分数与术前相比明显降低,分别为(50.11±6.37)%vs(42.27±9.35)%,实验组高于对照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心肌梗死区内有大量岛状存活心肌,毛细血管计数(3.68±0.78),HP,而对照组心肌梗死区内岛状存活心肌少,坏死心肌由均质瘢痕组织替代,毛细血管计数(1.38±0.87)/HP,对照组明显少于实验组,P〈0.05。结论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100μg/kg)皮下注射可有效动员骨髓干细胞入外周血参与梗死心肌修复,增加心肌梗死区毛细血管密度,改善心功能。

    参考文献
    相似文献
    引证文献
引用本文

王立新,王奇,石海燕,邱立成,薛炎.骨髓干细胞动员治疗急性心肌梗死[J].中国比较医学杂志,2007,(5):249~252.

复制
分享
文章指标
  • 点击次数:
  • 下载次数:
  • HTML阅读次数:
  • 引用次数:
历史
  • 最后修改日期:2006-05-17
防诈骗提示!请勿点击不明链接或添加个人微信。编辑部所有邮箱后缀均为@cnilas.org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