兔出血症病毒抗原捕获ELISA检测方法
中图分类号:

R-33


Development of an Antigen Capture ELISA for Detecting Rabbit Hemorrhagic Disease Virus
Author:
  • 摘要
  • | |
  • 访问统计
  • | | | | |
  • 文章评论
    摘要:

    为了有效地预防和根除山羊痘,研制能够区分自然感染和疫苗免疫的标记疫苗。本研究在山羊痘病毒(goat pox virus,GPV)疫苗株AV41胸苷激酶(thymidine kinase,TK)基因克隆、鉴定的基础上,构建转移载体。将痘苗病毒(Vaccinia Virus,VV)晚期启动子P11和大肠杆菌β-半乳糖苷酶基因(LacZ)报告基因片段插入含有TK片段同源臂的载体pTK的KpnI酶切位点,经酶切、PCR鉴定出,命名为pTK-LacZ。用脂质体法转染感染了GPVAV41株的犊牛睾丸(bovine testes,BT)细胞,待出现80%以上的细胞病变时收获病毒,经过连续9代蓝色蚀斑筛选、纯化和PCR鉴定,获得纯化的表达LacZ基因、TK功能缺失的重组病毒,命名为rGPV-LacZ。生物学特性研究显示,LacZ基因的插入不影响重组病毒的增殖特性,其毒力、生长特性与亲本株相似,保持原有疫苗株的生长特性,而且在BT细胞和羔羊睾丸(lamb testes,LT)细胞连续传20代遗传性状很稳定。本研究筛选、纯化的重组病毒rGPV-LacZ可以区分自然感染和疫苗免疫动物,为进一步研制山羊痘病毒基因工程标记疫苗奠定了基础。

    参考文献
    相似文献
    引证文献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
    分享到微博
    发 布
引用本文

秦海斌,刘怀然,刘家森,姜骞,韩凌霞,司昌德,曲连东.兔出血症病毒抗原捕获ELISA检测方法[J].中国比较医学杂志,2007,(8):I0020~I0024.

复制
分享
文章指标
  • 点击次数:2004
  • 下载次数: 0
  • HTML阅读次数: 0
  • 引用次数: 0
历史
  • 最后修改日期:2007-06-12
防诈骗提示!请勿点击不明链接或添加个人微信。编辑部所有邮箱后缀均为@cnilas.org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