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种内脏痛觉过敏大鼠模型痛觉效能的比较
中图分类号:

R614.4


Comparative Study on the Efficacy of Induced-pain in two Models of Visceral Pain of Rats
  • 摘要
  • | |
  • 访问统计
  • |
  • 参考文献
  • |
  • 相似文献
  • |
  • 引证文献
  • | |
  • 文章评论
    摘要:

    目的 比较两种内脏痛觉过敏大鼠模型的痛觉特点和有效性,为实验提供模型选择依据.方法 SD大鼠分别给予单纯结肠直肠扩张和炎症刺激后结肠直肠扩张,通过腹部撤退反射和腹外斜肌放电监测大鼠痛觉敏化程度.结果两种大鼠模型都能复制出明确的行为学改变,脊髓相应节段Fos蛋白表达明显.炎症刺激后结肠直肠扩张大鼠痛行为出现明显且稳定,单纯结肠直肠扩张刺激痛行为时间一致性好.结肠直肠扩张压力为15~60mmHg时.腹外斜肌放电有明显改变,而腹壁撤退反射只在15~45 mmHg压力范围内有改变.结论 在探讨消化系统疾病、痛觉机制或药物效果评价时,应根据模型特点和实验需要进行选择.

    参考文献
    相似文献
    引证文献
引用本文

杨斌,江继宏,李士通.两种内脏痛觉过敏大鼠模型痛觉效能的比较[J].中国比较医学杂志,2009,(1).

复制
分享
文章指标
  • 点击次数:
  • 下载次数:
  • HTML阅读次数:
  • 引用次数:
历史
防诈骗提示!请勿点击不明链接或添加个人微信。编辑部所有邮箱后缀均为@cnilas.org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