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性动脉粥样硬化模型复合建模的方法及评价
中图分类号:

R33

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Establishment and Evaluation on Athesclerotic Plaque Model by Compound Factor
Author:
  • 摘要
  • | |
  • 访问统计
  • |
  • 参考文献
  • |
  • 相似文献
  • |
  • 引证文献
  • | |
  • 文章评论
    摘要:

    目的 建立一种利用复合因素制备兔动脉粥样硬化模型的实验方法.方法 完全随机方法将24只日本大耳白兔分为对照组(8只)和实验组(16只),对照组予普通饲料,实验组用大剂量高脂饲料饲喂加以注射胎牛血清白蛋白和球囊拉伤进行干预,饲养10周.测定血清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含量,主动脉切片进行病理形态学观察,测量斑块面积占内膜的百分比及内膜厚度及内膜面积等.结果实验组血清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水平显著升高(P<0.05或P<0.01).主动脉斑块形成,有典型"纤维帽",斑块面积占内膜面积的53.6%±10.5%,相应的对照组未出现以上类似的变化.其主动脉弓、胸主动脉及腹主动脉的内膜厚度、内膜与中膜厚度比和内膜面积与内膜中膜面积的比值实验组都相应的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 用高脂饲料加以静脉注射胎牛血清白蛋白和球囊拉伤因素在短时间内可诱发兔动脉粥样硬化,此方法具有一定可行性,可控程度高、易重复.能够更好地模仿人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机制,并有助于进一步阐明不稳定斑块的机制.

    参考文献
    相似文献
    引证文献
引用本文

张军平,许颖智,李良军,李明,彭立,杨萃,周亚男,张光银.实验性动脉粥样硬化模型复合建模的方法及评价[J].中国比较医学杂志,2009,(1).

复制
分享
文章指标
  • 点击次数:
  • 下载次数:
  • HTML阅读次数:
  • 引用次数:
历史
防诈骗提示!请勿点击不明链接或添加个人微信。编辑部所有邮箱后缀均为@cnilas.org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