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 34(11):132-144.DOI: 10.3969/j.issn.1671-7856.2024.11.017
摘要:在临床上,许多疾病的发生与发展过程中常伴随着细胞缺氧的现象。缺氧不仅是疾病进展的一个重要标志,而且在推动疾病进程中也扮演着关键角色。因此,改善组织缺氧可能为治疗相关疾病提供新的策略。为了从细胞和分子层面深入研究这类疾病,构建细胞缺氧模型显得尤为重要。目前,常用的缺氧细胞模型主要分为化学性缺氧模型、物理性缺氧模型和糖氧剥夺(oxygen glucose deprivation,OGD)模型。本文将对不同类型的缺氧细胞模型进行综述,探讨在疾病研究中的应用与局限性。
2018, 28(9):74-77.DOI: 10.3969/j. issn. 1671 -7856. 2018. 09. 013
摘要:目的 通过比较四种常用实验动物小鼠?大鼠?豚鼠?家兔的肝与人的肝在组织形态上的相似性,为肝研究中实验动物的选择提供参考?方法 分别取正常小鼠?大鼠?豚鼠?家兔的肝,从形态特征?分叶?脏器系数?肝细胞核浆比等方面与人的肝进行比较?结果 家兔肝的形态与人的最接近,为不规则楔形及楔形,二者的核浆比亦最相近,分别为0. 158 和0. 149?豚鼠与人的肝均为五叶,且脏器系数最接近,分别为3. 096%和2. 35%?结论 家兔和豚鼠在组织形态特征上与人更接近,可能更适合进行肝相关研究?
2015, 25(7):30-33.DOI: 10.3969.j.issn.1671.7856. 2015.007.007
摘要:目的 比较3种急慢性期风湿性心脏炎模型,找出理想的动物模型。 方法 抗原Ⅰ、Ⅱ分别为灭活溶血性链球菌(GAS)与完全弗氏佐剂(CFA)、不完全弗氏佐剂(IFA)混合的乳化剂。 Lewis雌鼠随机分成四组:实验A、B、C组首次后足垫注射0.2 mL抗原Ⅰ,随后分别注射抗原Ⅰ、Ⅱ、未灭活GAS免疫刺激建立模型,对照组D组分别对应ABC组各6只,GAS替换为生理盐水免疫刺激。于第7、12、24周末处死每组各6只,行血液生化及心脏HE染色检查。 结果 C组死亡率25%;A组心脏炎发生率最高,12周A、C组急性期损伤心肌、瓣膜弥漫性炎症细胞浸润,心肌间质风湿细胞聚集,较B组明显;24周慢性期损伤A组瓣膜纤维化程度及比率较B、C组高;D组心肌、瓣膜均无病理改变。 结论 A组CFA与GAS1:1混合乳化剂免疫大鼠5次,之后GAS连续刺激,能为急慢性期风湿性心脏病的实验研究提供较好的可复制的动物模型。
2003(4):239-241.
摘要:目的 探讨提高小型猪胰腺移植手术成功率的术中管理措施。方法 4 0只小型猪随机配对行胰腺移植 2 0次 ,用氯胺酮、速眠新进行基础麻醉 ,气管插管 ,氯胺酮加依托咪酯维持麻醉。颈外静脉和颈动脉插管监测中心静脉压、平均动脉压、血气 ,经供体腹主动脉放血 4 0 0~ 80 0ml,术中输给受体 ,根据中心静脉压调节输液 ,开放血流时静滴地塞米松、多巴胺。结果 麻醉平稳后手术成功率为 90 % ,受体动脉平均压在吻合血管开放后有明显下降 ,与血流开放前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 ,中心静脉压和血气指标无明显变化。经供体腹主动脉采血优于静脉 ,平均补液 81.5ml kg、输血 4 0 0ml及大剂量地塞米松、多巴胺有助于开放血流后受体循环的稳定。结论 加强受体术中循环功能的监测与管理、及时补液与输血、在开放血流后保持循环系统稳定是提高手术成功率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