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 34(5)-134.DOI: 10.3969/j.issn.1671-7856.2024.05.015
摘要:免疫缺陷动物模型在临床前研究中发挥重要作用,是现代生物医学研究领域的重要实验工具,广泛应用于免疫学、遗传学、肿瘤学与微生物学等研究领域。 基因编辑是针对生物体基因组进行靶向修饰的技术,从出现到应用,极大推动了生物医学研究领域的发展。 基因编辑技术主要包括 HEs、ZFNs、TALENs 与 CRISPR/ Cas9系统。 目前,研究者已利用该技术建立了多种类型的免疫缺陷动物模型,各有其优势和局限性。 近年来,大量研究证实人源化免疫缺陷动物模型能够精准模拟癌细胞、药物以及免疫系统在人体内的作用,可以更好地模拟人类疾病,广泛用于研究人类免疫生物学及人类复杂疾病的潜在机制。 本文对利用基因编辑技术构建免疫缺陷动物模型的研究应用进展进行综述,对基因编辑技术在免疫缺陷动物模型制备中存在的问题及优化策略深入探讨,并对其未来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以期为研究者选用和建立免疫缺陷动物模型提供参考。
2024, 34(3):75-84,101.DOI: 10.3969/j.issn.1671-7856.2024.03.010
摘要: 目的 探究补阳还五汤(Buyang Huanwu Decoction,BYHWD)降低氧化应激水平保护脑缺血再灌注损伤(cerebral ischemia / reperfusion injury,CIRI)大鼠血脑屏障(blood-brain barrier,BBB)的机制。 方法 采用线栓法建立大鼠大脑中动脉栓塞再灌注(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 / reperfusion,MCAO/ R)模型,应用 PeriCam PSI 激光散斑血流成像系统检测脑血流量判定模型建立是否成功。 通过 Zea Longa 评分评价大鼠神经功能缺损情况;HE染色观察大鼠脑组织病理学改变;干湿重法检测脑水肿程度;伊文思蓝(Evans blue,EB)染色检测 BBB 通透性;透射电镜观察 BBB 超微结构改变;试剂盒检测氧化应激相关指标活性氧(ROS)、丙二醛(MDA)的含量及总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及 Western blot 检测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的表达水平;免疫荧光双染及 Western blot 检测紧密连接蛋白( tight junction protein,TJP)中 Occludin、ZO-1、Claudin-5 蛋白的表达水平。 结果BYHWD 能够降低 MCAO/ R 大鼠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轻脑组织病理学损伤,减轻血脑屏障结构破坏,延长紧密连接结构致密区,减轻缺血侧大脑脑水肿情况,降低 BBB 通透性。 BYHWD 可以降低 ROS 与 MDA 水平,提高 SOD 活性,降低 MMP-9 表达水平,提高 Occludin、Claudin-5、ZO-1 蛋白表达水平。 结论 BYHWD 可以升高 BBB 紧密连接蛋白的表达水平,降低血脑屏障通透性,保护血脑屏障超微结构,减轻脑水肿,其机制可能与 BYHWD 抗氧化应激,抑制 MMP-9 的激活相关。
2023, 33(8):80-85.DOI: 10. 3969 / j.issn.1671-7856. 2023. 08. 011
摘要: 目的 探讨田基黄对高尿酸血症大鼠模型的干预作用效果。 方法 选取72 只SD 大鼠,随机分为6组:对照组、模型组、田基黄低、中、高剂量组和非布司他组。除对照组外,其它各组大鼠均以氧嗪酸钾盐(250 mg/(kg·d))腹腔注射建立高尿酸血症模型,对照组则给予同剂量的生理盐水。连续造模4 周后,非布司他组每天以0. 01 g/ kg 剂量灌胃,田基黄低、中、高剂量组分别每天以0. 16 g/ kg、0. 22 g/ kg、0. 27 g/ kg 剂量灌胃治疗。观察大鼠一般生活状态和外观的变化,比较血清生化指标:尿酸(uric acid,UA)、尿素氮(urea nitrogen,BUN)、肌酐酸(creatinine,Cre)、谷丙转氨酶(glutamic-pyruvic transaminase,ALT)、谷草转氨酶(glutamic oxaloacetic transaminase, AST)和血清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细胞介素17(interleukin 17,IL-17)、白细胞介素18(interleukin 18,IL-18)的变化情况,同时观察对比各组大鼠肾病理的变化情况。 结果 模型组大鼠出现了明显的精神状态差,行动缓慢等一系列症状,而田基黄各剂量组均能够明显改善这些状态。模型组的血尿酸、肌酐、尿素氮的水平均显著升高(P<0. 05,P<0. 01),田基黄能够显著降低模型组的血尿酸、肌酐与尿素氮水平(P<0. 05,P<0. 01),并且改善程度也与剂量的增高成正比。模型组大鼠的血清炎症因子IL-17、IL-18 和TGF-α 的水平均出现显著升高(P<0. 05,P<0. 01),非布司他组的炎症因子均显著降低至正常水平(P<0. 05,P<0. 01),而田基黄中剂量组与高剂量组的IL-17、IL-18 和TGF-α 的水平均显著降低且具有统计学差异(P<0. 05,P<0. 01)。病理结果显示:模型组大鼠的肾小球轻微萎缩,局部有少量炎性细胞浸润,肾小管的管腔明显增粗、上皮细胞变性坏死,肾间质纤维化;田基黄高剂量组肾间质纤维化明显改善,仅见少量炎性细胞浸润,肾小球和肾小管的结构基本恢复正常,接近非布司他组。 结论 田基黄具有降低血尿酸的作用,并且可能通过抑制炎症反应对高尿酸血症模型大鼠的肾起到保护和治疗作用。
2022, 32(3):91-97.DOI: 10. 3969 / j.issn.1671-7856. 2022. 03. 013
摘要:口腔鳞状细胞癌(or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OSCC)是头颈部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在全球范围内逐年上升。 葡萄糖代谢重编程是肿瘤中最具代表的代谢特征,具有独特能量代谢特点,在氧气充足的情况下,肿瘤细胞仍会优先选择糖酵解, 而不是选择能够高效产能的线粒体氧化磷酸化( oxidative phosphorylation, OXPHOS)。当前研究表明在口腔鳞状细胞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非编码 RNA(non-coding RNA,ncRNA)可以直接靶向葡萄糖转运蛋白及关键酶来改变葡萄糖代谢,或者通过调节癌症相关信号通路间接改变葡萄糖代谢。 本文对 ncRNA 调控口腔鳞状细胞癌有氧糖酵解的有关机制进行综述。
2022, 32(10):130-135.DOI: 10. 3969 / j.issn.1671-7856. 2022. 10. 017
摘要:抑郁症已成为最常见的精神疾病,其发病率逐年上升,病因尚不明确,因此,迫切需要探索抑郁症的发病机制,继而寻找相应的治疗手段。 近年来,随着抑郁症相关研究的不断增加,肠道菌群成为抑郁症发病机制研究的新热点,其能够通过多种途径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大脑的功能,调节压力、焦虑和抑郁等行为。 本综述就肠道菌群与抑郁症动物模型实验研究和临床实验研究的联系、肠道菌群在抑郁症发生发展中的可能调控机制和益生菌的抗抑郁作用机制进行阐述,以期为肠道菌群治疗抑郁症提供新的理论依据。
2021, 31(6):30-34.DOI: 10. 3969 / j.issn.1671-7856. 2021. 06. 005
摘要: 目的 研究槲皮素对 Tca-8113 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功能的影响及 PI3K/ AKT 通路的调控作用。 方法 体外培养 Tca-8113 细胞,将细胞分为对照组和槲皮素(50 μmol / L)处理组。 采用 CCK-8 实验检测细胞增殖能力;Transwell(添加基质胶)检测细胞迁移(侵袭)情况;实时荧光定量 PCR( qRT-PCR)检测细胞中 PTEN、AKT、 FOXO1 以及 BCL2L11 mRNA 表达,蛋白质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 FOXO1、p-FOXO1、AKT、p-AKT、PTEN 和 BCL2L11 蛋白表达。 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槲皮素处理组 Tca-8113 细胞的增殖、迁移及侵袭能力显著降低,PTEN 和 BCL2L11 mRNA 和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上调(P<0. 05),FOXO1 和 AKT 磷酸化水平显著下调(P<0. 01),但 AKT 和 FOXO1 mRNA 表达水平无显著差异。 结论 槲皮素可抑制 Tca-8113 细胞增殖、迁移及侵袭,其机制可能是槲皮素促进 PTEN 的表达,负调控 PI3K/ AKT 通路减弱 FOXO1 的磷酸化水平,引起 BCL2L11 的表达增加实现的。
2019, 29(11):7-15.DOI: 10.3969/j. issn. 1671 -7856. 2019. 11. 002
摘要:目的 筛选中国地鼠口腔鳞状细胞癌组织样本中具有差异表达的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RNA,LncRNA),预测其靶基因,探究靶基因的生物学功能及富集的信号通路?方法 采用二甲基苯并蒽涂抹法建立中国地鼠口腔鳞状细胞癌模型,高通量测序技术构建LncRNA 差异表达谱,生物信息学技术筛选差异表达的LncRNA 并进行靶基因预测,GO 与KEGG 富集分析分别预测靶基因的生物学功能及富集的信号通路?结果 与正常组织样本相比,口腔鳞状细胞癌组织样本中筛选出54 个显著差异表达LncRNA(31 个上调,23 个下调)?功能性分析表明:与口腔癌相关的GO 条目73 条;KEGG 富集的信号通路25 条?结论 中国地鼠口腔鳞状细胞癌样本中差异表达的LncRNA 可能通过靶向调控其靶基因参与调控多种生物学功能及口腔癌相关的信号通路,在口腔鳞状细胞癌形成过程中可能发挥重要作用?
2018, 28(11):15-20.DOI: 10.3969/j. issn. 1671 -7856. 2018. 11. 003
摘要:目的 探讨miR-34c 在口腔鳞状细胞癌(OSCC)组织及细胞中的表达及其对口腔癌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 qPCR 检测中国地鼠口腔癌组织中miR-34c 的表达水平,脂质体RNAiMAX 介导miR-34c 模拟物组(miRNA-34c mimics)和miR-34c 抑制物组(miRNA-34c inhibitor)转染Tca8113 细胞,并通过CCK-8 和划痕实验检测调控miRNA-34c 表达对Tca8113 细胞活力及迁移能力的影响?结果 与正常组相比,中国地鼠口腔癌组miRNA-34c 表达水平显著升高?miR-34c 模拟物组Tca8113 细胞增殖能力显著减弱( P < 0. 01),迁移能力降低不明显?miRNA-34c 抑制组miRNA-34c 的表达显著下调,细胞的增殖能力和迁移能力显著增强( P < 0. 05)?结论 上调miRNA-34c 表达能有效抑制口腔癌细胞增殖,迁移能力降低不显著,但有降低迁移能力的趋势,下调miRNA-34c 表达可促进口腔癌细胞的增殖,提高细胞迁移能力?
2018, 28(9):96-99.DOI: 10.3969/j. issn. 1671 -7856. 2018. 09. 017
摘要:环状RNA 是一类新发现的不同于miRNA 和lncRNA 的共价闭合环状内源性非编码RNA?目前,已有许多报道关于circRNA 在疾病发生发展机制的研究,为肿瘤的预防?诊断和精准治疗提供一种全新的理论依据?本文主要对circRNA 的生物学特征和作用机制及其在口腔鳞癌中发生发展的作用进行综述?
2018, 28(5):109-113.DOI: 10.3969/j. issn. 1671 -7856. 2018. 05. 020
摘要:中国地鼠是我国具有研究价值的特色实验动物资源,在医学?遗传学和生物制药等研究领域都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研究的深入,越来越多的中国地鼠生物学特性被发现,目前建立了诸多的中国地鼠模型?本文对中国地鼠的开发研究过程及其在分类学和医学研究中的应用作简要概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