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Most Read
- Most Cited
- Most Downloaded
DU Ying , LI Xiu-ji , TAN De-jiang
2008(8).
Abstract:目的分析实验兔脚皮炎发病率与相对湿度的相关性及脚皮炎实验兔对热原筛选实验合格率的影响。方法将2006、2007年实验室相对湿度记录、实验兔脚皮炎记录及热原筛选实验记录进行汇总统计,并对数据进行生物学分析。结果实验室相对湿度超过70%时,可导致实验兔脚皮炎发病率的升高,二者存在显著相关性(P〈0.01);有脚皮炎的实验兔可降低筛选实验的合格率,二者存在显著相关性(P〈0.01);实验兔基础体温的高低,对筛选合格率有显著影响(P〈0.0001)。结论实验兔的脚皮炎发病率与环境相对湿度有显著的正相关性,当实验室相对湿度超过实验兔适宜湿度范围时,可导致其脚皮炎的发病率上升;有脚皮炎的实验兔与无脚皮炎的实验免相比,可显著降低热原筛选实验的合格率。
NING Xian-bin , ZHAO Chang-fu , LUO Qi
2008(8).
Abstract:目的以家猪为实验对象,通过显微外科手术血管吻合的方法建立一种新型、经济、简单的脑动静脉畸形(AVM)模型及对其相关方面进行研究。方法选用健康家猪8头,3~4个月,30~45k,雌雄不限。行显微手术建立AVM模型。手术前3d随机2例行颈总动脉造影为对照组。分别于手术后3d、1周及1个月时行手术对侧颈总动脉血管造影。观察模型建立是否成功。结果(1)8头家猪手术后全部存活,无切口感染现象。无肢体偏瘫现象。(2)对照组行双侧颈总动脉造影,均仅能看到造影侧单侧颅底微血管网(RM)。实验组在手术后3d、1周及1个月时行手术对侧颈总动脉(CCA)造影,均可见血流经手术对侧咽升动脉(AP)到双侧RM,并引流人手术侧颌内动脉(1MA)和(或)咽升动脉,并经过吻合口逆流颈内静脉(LIV)。结论应用家猪通过显微外科手术端-端吻合同侧颈总动脉及颈内静脉的方法建立AVM模型是一种经济易得、操作简单、重复性强的实验方法。
李加美 , 陈云新 , 朱华 , 代小伟 , 魏强 , 丛喆 , 蒋虹 , 黄澜 , 马春梅 , 贾春实 , 邓巍 , 秦川
2008(8).
Abstract:目的分析禽流感病毒感染的食蟹猴肺组织内抗原提呈细胞的不同亚型。方法收集中国医学科学院实验动物研究所病理室禽流感病毒H5N1亚型感染的食蟹猴肺组织蜡块标本,观察其病理学变化及运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进一步分析CD68、CD14及S-100在感染禽流感病毒食蟹猴肺组织中的表达。结果禽流感病毒感染的肺组织内肺间隔增宽伴巨噬细胞为主的炎细胞浸润,肺泡腔内可见血浆蛋白及纤维素渗出。部分肺泡间隔断裂、巨噬细胞及淋巴细胞浸润。肺组织内H5N1病毒抗原染色呈阳性。肺间隔及肺泡内可见大量CD68阳性细胞,局部可见散在CD14和S-100阳性细胞。结论禽流感病毒感染的食蟹猴肺组织内抗原提呈细胞主要以巨噬细胞为主。
SUN Yu , YAN Gu-ying , JIANG Hong , ZHU Ye-sen
2008(8).
Abstract:目的对大鼠大脑中动脉阻塞(MCAO)再灌注模型进行改良,通过比较再灌注24h时大鼠神经功能评分、梗死率、模型制作时间、成功率和死亡率等指标评价改良线栓法大鼠MCAO再灌注模型的有效性。方法12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和模型两组,对照组采用分离结扎翼腭动脉,从颈外动脉插入线栓至大脑中动脉。模型组采用不分离结扎翼腭动脉,从颈总动脉分叉处插入线栓至大脑中动脉。阻断大脑中动脉血供2h后将线栓拔出实现再灌注。于再灌注24h时观察脑组织组织病理学改变,计算比较两组大鼠神经功能评分、模型制作时间、模型成功率和死亡率以及鼠脑切片TTC染色测量脑梗死率。结果两组MCAO模型在再灌注24h后大鼠神经功能评分、梗死率、模型成功率和死亡率等方面没有显著差异;模型组的模型制作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不分离结扎翼腭动脉,由颈总动脉插入线栓的改良线栓法是稳定和可靠的MCAO造模方法。
WANG Wan-shan , GU Wei-wang , PIAO Zhong-xian , LU Kang-rong
2008(8).
Abstract:目的克隆人软骨组织生长分化因子5(GDF5)基因及构建GDF5基因真核表达载体,观察其在恒河猴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中的表达情况。方法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从人胎儿软骨组织克隆hGDF5基因全长cDNA,插入pEGFP-C2载体,构建重组真核表达质粒pEGFP-C2-GDF5。重组质粒脂质体介导法转染MSCs细胞,荧光显微镜观察报告基因的表达,RT-PCR法检测目的基因表达。结果成功克隆人软骨组织GDF5基因和构建GDF5真核表达质粒pEGFP-C2-GDF5,克隆在载体上的基因长度为1505bp,包含全部cDNA编码序列1505bp,测序显示与Genbank上的序列一致。重组质粒转染恒河猴MSCs细胞得到表达,绿色荧光蛋白在转染24h后开始表达,72h达高峰,然后表达逐渐减弱。转染后72h可检测到GDF5mRNA表达。结论人GDF5基因在恒河猴MSCs细胞的成功表达为应用恒河猴模型开展基于细胞的基因疗法修复骨和软骨损伤研究奠定了必要基础。
YUAN Li-jie , ZHAO Lei , LING Chun-ying , ZHANG Yue
2008(8).
Abstract:目的探讨蜂胶黄酮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大鼠大脑中动脉栓塞模型(MCAO),研究蜂胶黄酮对脑缺血再灌注脑梗死体积和行为学评分的影响,对脑组织内IL-1β、IL-6和TNF-α含量的影响。结果蜂胶黄酮能够减少MCAO脑梗死体积和行为学评分,降低脑组织中IL-1β、IL-6和TNF-α的含量(P〈0.05)。结论蜂胶黄酮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一定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与降低脑组织中IL-1β、IL-6和TNF-α含量有关。
LIU Yan , LI Ling-ling , SUN Hong , JIN Wen , CAO Li
2008(8).
Abstract:目的比较三种临床常用妇科栓剂保妇康、消糜栓、复方莪术油栓治疗大鼠宫颈糜烂模型的作用和抗菌活性。方法50只大鼠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保妇康、消糜栓、复方莪术油栓组,以阴道注入苯酚胶浆造成宫颈糜烂模型,空白对照仅给予生理盐水,药物治疗7d后,观察宫颈的组织病理切片。采用琼脂稀释法测定最小抑菌浓度以比较三种药物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念珠菌的抑制活性。结果与对照相比,模型组表现明显的宫颈糜烂,大量炎细胞浸润、血管扩张充血及阴道上皮角化,而三种药物对大鼠宫颈糜烂均有明显的治疗作用,其中复方莪术油栓的效果最为明显,复方莪术油栓显著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白色念珠菌,但对大肠杆菌抑制作用不明显,保妇康、消糜栓也具有一定的抗菌活性。结论三种药物对大鼠宫颈糜烂均有明显的治疗作用和抗菌活性,其中复方莪术油栓的效果较为明显,为临床用药提供了参考。
MA Ping , JI Zhong , YU Hang , CHU Yu-rong
2008(8).
Abstract:目的观察电针对糖尿病性认知功能障碍大鼠学习记忆的改善作用,及其对海马神经营养因子-3(NT-3)mRNA和免疫反应阳性细胞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2%链脲佐菌素(streptozotocin,STZ)构建糖尿病大鼠模型,将模型大鼠随机分为电针组(EA)、对照组(DM)与正常组(CN)进行比较。电针4周后糖尿病测定血糖水平,并用Morris水迷宫法观察电针对糖尿病大鼠学习记忆的影响,应用RT-PCR和免疫组化方法检测海马NT-3mRNA和免疫反应阳性细胞的表达水平。结果对照组血糖、上台潜伏期高于正常组和电针组(P〈0.01),对照组NT-3mRNA和免疫反应阳性细胞的表达明显低于正常组和电针组(P〈0.01);电针组NT-3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电针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血糖,促进海马NT-3mRNA和免疫反应阳性细胞的表达,改善糖尿病认知功能障碍者的学习和认知功能。
XIE Yang-min , LI Fang , CAO Jun-jun
2008(8).
Abstract:目的探讨中药麝香胶囊对小鼠实验性肿瘤的疗效。方法昆明小鼠分别接种艾氏腹水癌、S-180、肝癌细胞株(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三种癌细胞株,接种24h后开始给予中药麝香胶囊,每日1次,共10d。分高、中、低三个剂量给药(4、2、1g/kg以主药麝香药量计)。阳性对照以天仙丸胶囊(1g/kg)一次性灌服。阴性对照组以同体积生理盐水灌服。接种实体瘤动物于第10天处死,称瘤重,计算抑瘤率;接种腹水瘤动物,观察存活时间,计算生命延长率。结果中药麝香胶囊对实体癌有一定的抑瘤作用,但未达到药典规定的抑瘤率30%的要求;对腹水癌也有一定的抑瘤作用,但也未达到药典规定生命延长率50%的要求;统计学分析(P〉0.05)差异没有显著性。结论中药麝香胶囊抑瘤作用不明显,其配方及剂型有待进一步研究与改进。
CHU Fang , HE Guo-ping , LI Qi-fu , LIU Zhi-yong , LI tong-yu , TIAN Ze-min , YANG Xin-yue , CHU Jia , YU Liqun , NIE Chun-lian
2008(8).
Abstract:目的建立人卵巢癌裸鼠移植实体瘤模型。方法将1例人卵巢癌组织移植裸鼠,建立人卵巢癌裸鼠原代移植实体瘤模型的基础上,再将实体瘤皮下移植、实体瘤原位移植、实体瘤细胞移植裸鼠。观察裸鼠实体瘤生长和转移情况,称量其体重、子宫卵巢重、瘤重及瘤的大小,并作病理、电镜、染色体检查。结果成功地建立人卵巢癌裸鼠移植实体瘤模型,并已传至第18代,传代移植成功率100%,组织学和超微结构形态均证明该实体瘤保留了原人卵巢癌特征,有人卵巢癌染色体特征,并出现肝、脾转移。结论本研究建立人卵巢癌裸鼠移植实体瘤模型与人相似,通过18代传代和实验观察方法稳定可靠。为人卵巢癌的研究提供了理想的动物模型。
QIAN Bo-chu , SHI Hong , ZHENG Xiao-liang
2008(8).
Abstract:慢性支气管炎是呼吸系统发病率和死亡率高的一种重要原因,临床和基础研究进展缓慢。吸入烟雾、空气污染物与职业接触慢性刺激传导气道是慢性支气管炎发病的关键因素。近年来虽提出各种各样动物模型,但具实用价值者仍极有限。复制慢性支气管炎动物模型有周期长、个体差异大、检测困难及可靠性差等问题。本文简要介绍烟熏、吸入SO2与气管内滴注脂多糖等最常用的慢性支气管炎动物模型的研究进展。将有益于抗慢性支气管炎药物研究时的更多选择应用。
2008(8).
Abstract:根据啮齿类动物缺血性脑卒中光化学模型制作方法和用途的不同将该模型分为4种,并对常用光敏剂及影响因素进行了介绍。该模型对动物的创伤小、制作相对简便、重复性好,将来应用会越来越广泛。
2008(8).
Abstract:帕金森病是一种复杂的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神经变性性疾病,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被认为是发病的重要原因。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遗传因素在其发病中起着重要作用,而最近LRRK2基因的发现更加确定了遗传因素在帕金森发病中不可忽视的作用。本文对LRRK2基因以及LRRK2基因在帕金森病中的研究做一综述。
CHU Fang , HE Guo-ping , YU Liqun , CHU Jia , LI Long-yu , SUN Yu-fang , WU Ping
2008(8).
Abstract:目的建立人卵巢癌组织移植裸鼠实体瘤肝脾转移癌模型。方法将1例人卵巢癌组织移植裸鼠,建立人卵巢癌裸鼠原代移植实体瘤模型的基础上,再将实体瘤腋下、背部皮下移植,实体瘤原位移植,实体瘤细胞移植裸鼠。观察裸鼠实体瘤生长和转移情况,称量其体重、肝、脾、子宫卵巢、瘤重及瘤的大小,并作病理、电镜检查。结果成功地建立人卵巢癌组织移植裸鼠实体瘤肝脾转移癌模型。组织学和超微结构形态均证明该实体瘤保留了原人卵巢癌、肝癌、脾癌特征。已传至第18代,传代移植成功率100%,肝脾转移100%。结论建立了人卵巢癌组织移植裸鼠实体瘤肝脾转移癌模型。通过18代传代和实验观察,肝脾转移100%。为人卵巢癌肝脾转移的研究提供了理想的动物模型。
YAO Chao , HUANG Xin , JU Zhen-yu
2008(8).
Abstract:端粒是真核细胞染色体末端的一种保护性结构,在维持染色体末端稳定性等方面起重要作用。端粒被认为是细胞衰老的生物钟。研究证明端粒的长度随着人体的衰老呈进行性缩短。近年来,分子流行病学研究表明端粒的长度与人的寿命呈负相关。越来越多的相关研究发现,端粒的长度与许多衰老相关的疾病密切相关。原发性高血压(esential hypertension,EH)、冠状动脉粥样硬化(coronary atherosclerosis,CA)、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HF)和脑卒中(stroke)等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都伴有端粒长度的改变。影响端粒长度的因素有很多,包括遗传因素和非遗传因素,其中有关端粒长度和非遗传因素的关系还不确定。另外,端粒是否可以作为衰老及其相关疾病的预测因子还没有定论。本文现就端粒在人类疾病中的相关研究进展作一简要综述。
SUN Long , CHI Yi-fan , LIN Ming-shan , HOU Wen-ming , SUN Zhong-dong , NIU Zhao-zhuo , SUN Yong , SHENG Wei
2008(8).
Abstract:目的研究脱细胞血管基质的制备方法。方法采用胰蛋白酶、低渗溶液、化学除垢剂法处理猪胸主动脉来制备脱细胞血管基质,标本作苏木素-伊红染色,大体、光镜及扫描电镜、透射电镜观察。结果经该法处理的血管细胞全部脱除,胶原纤维、弹性纤维无断裂,细胞外基质保持完好。结论酶、低渗溶液、化学除垢剂联合法是制备脱细胞血管基质的较好方法。
JIANG Lei , YU Sheng-yuan , DONG Zhao
2008(8).
Abstract:偏头痛是一种原发性头痛,其发病机制及病理机制至今不明,目前占有主导地位的理论有血管源学说、三叉神经血管学说和皮层扩布性抑制学说。动物模型正是在上述理论基础上建立的。本文拟对偏头痛动物模型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
2008(8).
Abstract:消毒工作是实验动物管理中的一项关键环节。掌握正确的消毒方法,对实验动物管理场所的生物安全和环境安全管理具有积极地意义。本文总结了使用化学消毒剂的方法和经验以供实验动物工作者借鉴。
SHU Jin-hui , TAO Feng , ZHANG Bo
2008(8).
Abstract:体细胞核移植技术因低效和后代生长发育异常等缺陷而未能广泛应用,关键在于对体细胞核移植的表观遗传的机制缺乏了解。供体细胞核的不完全重编程被认为是造成克隆胚胎不能正常发育到成年的首要原因。深入探讨体细胞核移植动物中潜在的表现遗传修饰机制,将有助于了解体细胞核移植动物能够正常发育的后成重编程机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