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Most Read
- Most Cited
- Most Downloaded
2009(7).
Abstract:目的 建立人工饲养健康树(鼠句)血液学和血液生化指标的正常值参考范围,并探讨与不同物种的血液学和血液生化值的差异及相互关系.方法 应用全自动血细胞仪和生化分析仪测定140只健康成年树(鼠句)的血液学及血液生化指标.结果雌性与雄性比较,LYM%、PLT、RDW%、GLU、CREA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TP、CHOL、TG的差异具有极显著性(P<0.01),其他指标的差异不具显著性,部分指标与恒河猴、大鼠及人的相应指标存在一定的差异.结论 本文建立了健康树(鼠句)的血液学及生化指标的正常值参考范围,可为应用该动物进行科学研究时提供参考.
角建林 , 刘汝文 , 陈丽玲 , 李波 , 何保丽 , 郑红 , 沈培清
2009(7).
Abstract:树(鼠句)(Tupaia belangeri)作为人类疾病动物模型,被应用于人类医学实验研究的多个领域,如各种类型的病毒性肝炎模型,流感病毒、登革热病毒、轮状病毒、疱疹病毒模型,糖尿病、胆结石、癌症病模型.但是,目前我国用于实验研究的树(鼠句)几乎全都来自野外,对它们的微生物学、寄生虫学、遗传学、环境学等质量标准没有进行控制,它们本身携带的许多病原体会对实验结果的准确性造成影响,这既不符合国家对实验动物许可证管理的要求.也不利于我国实验动物科技工作与国际接轨的发展要求.因此,应该同步开展树(鼠句)资源的开发利用和标准研究,使之纳入实验动物许可证的有效监控和管理,改变目前使用在前、质量控制标准研究在后的被动局面.
2009(7):1-4.
Abstract:目的 建立人载脂蛋白E3(apolipoprotein E3,ApoE3)转基因小鼠,研究该基因在多种组织中表达水平的变化对动物的影响,探索该基因的功能.方法 RT-PCR法克隆人ApoE3基因,把该基因插入CMV启动子下游,构建转基因表达载体,通过显微注射法建立转ApoE3基因C57BIJ6J小鼠.并利用特异引物PCR法鉴定转基因小鼠的基因型,Westem blot检测基因表达水平.通过生化指标分析初步鉴定ApoE3基因的功能.结果建立了2个系的高表达人ApoE3转基因小鼠.结论 成功建立了CMV启动子启动的高表达人ApoE3基因转基因小鼠,为进一步探索该基因的功能奠定了基础.
邹移海 , 张薇 , 徐志伟 , 符路娣 , 张钟广 , 黄武当 , 何国正 , 陈嘉 , 王萧 , 敖海清
2009(7):5-10,I0001,I0002.
Abstract:目的 观察工业原料三聚氰胺连续给药诱发sD大鼠尿结石的成模情况.方法 60日龄SPF级sD大鼠130只,雌雄各半,体质量(200+24)s,随机分为给药5个组和空白对照组各20只,溶媒对照组lO只.给药组分别给予三聚氰胺0.05、0.1、0.2、0.3、0.4 g/(kg·d)连续灌胃;溶媒对照组灌胃10 g/L甲基纤维素蒸馏水2 mL/(只·d),空白对照组灌胃无菌水2 mL/(只·d).采用体视显微镜观察大鼠肾脏、输尿管和膀胱形态改变,比较各组肾脏、膀胱的质量和脏器指数,观察大鼠CREA、BUN、UA、Ca、P、Mg含量变化.结果0.4 g/kg组给药20 d,0.2、0.4 s/kg组给药30 d,肌酐高于空白对照组;0.4 g/kg组给药30 d,尿素氮、尿酸高于空白对照组.给药20 d各组血钙、磷、镁均偏低.给药30 d,0.05、0.2、0.3、0.4 g/kg组左肾质量比空白对照组增加.各组肾脏大小、颜色均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接近,未见结石和明显黄色沉淀物,但有部份肾脏在皮、髓质交界处有点状或片状出血灶.输尿管未见结石.部分膀胱粘膜充血,部分雄性大鼠出现膀胱结石,其中给药20 d各组雄性大鼠出现率为52%(13/25),30 d各组出现率为56%(14/25),膀胱结石颜色多为淡黄色混合白色、白色.结论 (0.05~0.4)g/kg三聚氰胺连续给药30 d,对肾脏损害轻微,可诱发雄性大鼠产生膀胱结石.
赵海苹 , 全雄志 , 王书美 , 曹兴水 , 秦川 , 张连峰
2009(7):11-14,F0002.
Abstract:目的 建立心脏特异表达NOL3转基因小鼠,用于研究该基因在心肌病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Western blot检测小鼠NOL3表达谱.构建αMHC-NOL3表达载体,显微注射法建立NOL3转基因小鼠.PCR 鉴定转基因鼠的基因型,心脏超声检测转基因及野生型小鼠心脏功能及几何构型.结果 NOL3在1月龄野生型鼠心脏、脑、骨骼肌中的高表达,在心脏中的表达不随年龄而改变.通过转基因小鼠的筛选,得到了3个NOL3转基因品系,其中1个品系心脏NOL3蛋白表达量与野生型鼠相比明显增加.单转NOL3基因的小鼠心脏功能及几何构型与野生型小鼠相比无显著变化.结论 成功建立了心脏特异表达NOL3转基因小鼠,为进一步和心肌病小鼠模型杂交,研究该基因在心肌病发病中的作用提供了工具.
杨传红 , 王捷 , 赖晃文 , 梁军潮 , 吴小丽 , 詹纯列 , 肖育华 , 张霭玲
2009(7):15-18,I0003.
Abstract:目的 观察低刺量伽玛刀照射癫痫大鼠颞叶神经元超微结构的变化,探讨线粒体形态改变程度及性质.方法 建立大鼠青霉素局灶性癫痫动物模型,将48只SD大鼠分为对照组(A组)、实验组(癫痫模型组,简称B组)和癫痫后伽玛刀照射组(C组).照射周边剂量12 Gy,等剂量曲线为50%.分别于0.5 h~60 d后取靶区颢叶皮质区制备电镜样本,透射电镜观察,通过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对线粒体形态计量分析.结果 A组细胞结构基本正常;B组可见神经元细胞质细胞器明显减少空化,线粒体体密度、数密度、比表面和嵴膜密度较对照组明显减少(P<0.05),线粒体平均体积和平均截面积较对照组明显增大(P<0.05).C组早期与B组基本一致,细胞质内有少量脂褐素,中期和晚期线粒体的各项参数与A组相差不显著,低剂量伽玛刀照射后早期线粒体的平均体积、平均截面积数密度、比表面与A组相差显著(P<0.05),圆球度各组间无明显差异.结论 大鼠癞痫发作后其线粒体的形态结构发生明显变化,低剂量伽玛刀照射对神经元的修复有重要作用,本研究认为线粒体参与了癫痫的病理过程.
2009(7):19-22,I0004,I0005.
Abstract:目的 筛选表达绿色荧光蛋白基因的人的单克隆结肠腺癌细胞系,为体内监测肿瘤的早期生长建立一种新的肿瘤动物模型.方法 以脂质体2000介导chicken β-actin-GF-P-NEO转染人结肠腺癌细胞HCT-8,经梯度浓度G418筛选获得稳定表达绿色荧光蛋白的细胞克隆并扩大培养.BALB/CA-nu裸鼠皮下接种1×106个发光细胞使其成瘤,活体荧光成像系统观察肿瘤的生长情况.结果获得了稳定表达GFP的人结肠腺癌细胞株,将其接种到裸鼠体内可成瘤,利用活体成像系统观察了肿瘤的生长过程.肿瘤的发光随着观察时间的延长而增加.结论 绿色荧光蛋白能够在人结肠腺癌细胞HCT-8中长期稳定表达,用绿色荧光蛋白标记的人结肠腺癌细胞HCT-8建立的裸鼠肿瘤模型为进一步研究结肠肿瘤和相应的药物筛选提供了一种简便、可行的新方法 .
2009(7):23-28,I0006.
Abstract:目的 探讨TNF-α对哮喘大鼠气道平滑肌细胞(ASMCs)增殖及对ASMCs上ERK1/2 mRNA、p-ERK1/2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 通过对哮喘模型大鼠ASMCs培养,分别以0.2μ/L、1.0μg/L、20μg/L TNF-α干预ASMCs 生长.采用流式细胞仪、MTT法检测ASMCs增殖情况,观察不同浓度TNF-α对ASMCs增殖的影响.RT-PCR检测ASMCs上ERK1/2 mRNA表达,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法检测磷酸化ERK1/2蛋白的表达及定位.结果哮喘组ASMCsS期比例、A值、ERK1/2 mRNA、p-ERK1/2蛋白的表达量分别为(34.45±2.08)%、(0.550±0.010)、(0.995±0.118)、(130.77±4.16),与对照组(11.17±0.96)%、(0.292±0.008)、(0.576±0.098)、(163.82±1.38)比较均显著增高(均P<0.01).各TNF-α干预组ASMCs的S期比例、A值、ERK1/2 mRNA和p-ERK1/2蛋白表达量与哮喘组比较均显著降低(均P<0.01),0.2μg/L和1.0 μg/L TNF-α组p-ERK1/2蛋白表达量高于对照组(P<0.01),20μg/L TNF-α组p-ERK1/2蛋白表达量与对照组比较无差异(P>0.05).结论 与正常鼠相比,慢性哮喘大鼠气道平滑肌细胞增殖明显,处于S期的细胞比例明显增高.经TNF-α干预后,慢性哮喘大鼠气道平滑肌细胞处于S期的细胞比例减少,增殖减弱,TNF-α可能抑制慢性哮喘大鼠气道平滑肌细胞增殖.TNF-α可下调慢性哮喘大鼠气道平滑肌细胞上ERK1/2 mRNA及p-ERK1/2表达,TNF-α可能通过抑制ERK信号转导通道的活性对气道平滑肌细胞的增殖进行调控.
朱华 , 李秦 , 冯铭 , 陈云新 , 李昊 , 孙井江 , 赵春华 , 王任直 , 秦川
2009(7):29-32,I0007.
Abstract:目的 建立稳定的食蟹猴自体股动脉抗凝血脑出血模型.方法 健康成年食蟹猴8只,采用新鲜抗凝自体股动脉血1.5 mL,立体定向一次性缓慢匀速注入右侧基底节区屏状核内侧,利用MRI、PET、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组织病理学对模型进行评价.结果动物在麻醉苏醒后出现了与血肿部位相对应的神经系统定位体征,影像学检查血肿腔位于右侧基底节,注血部位大片代谢缺损区,中线向左侧移位.组织病理学检查损伤局部周围可见多量泡沫细胞、淋巴细胞及单核巨噬细胞浸润,部分损伤脑组织已被肉芽组织机化.结论 自体股动脉抗凝血定向脑内注射法可建立稳定、可靠的食蟹猴脑出血模型,注血量、注血部位和速度是模型成功与否的关键.
戴方伟 , 陈文文 , 毛栋森 , 楼琦 , 卢领群 , 郭红刚 , 萨晓婴
2009(7):33-37,I0008.
Abstract:目的 探讨正常SD雌性大鼠性成熟前不同日龄段的脏器与促黄体生成素(LH)、促卵泡素(FSH)、雌二醇(E2)等性激素的变化及其关系.方法 从生产群中取出印窝密度状态一致的SD大鼠,在不同日龄随机选取雌性大鼠,检测15、25、32、40日龄时大鼠体重、主要脏器指数,子宫、卵巢组织变化和15、25、32、40、60日龄大鼠血清LH、FSH、E2水平.结果记录了SD雌性大鼠性成熟前各脏器指数和卵巢、子宫组织变化,结果显示大鼠卵巢、子宫的增长速度大于体重的增长,而其他脏器增速大都小于体重的增长.本研究还记录了血清LH、FSH、E2水平在不同日龄段的变化规律,表明血清LH、E2浓度在32日龄时出现较为明显升高.结论 不同日龄大鼠脏器指数的动态变化提示大鼠性器官在性发育早期得到机体的优先发育.血清LH、E2水平在32日龄时有了明显升高,提示性腺轴功能已经激活.60日龄大鼠血清性激素水平的波动类似于动情周期的规律性变化,推测大鼠在60日龄前即已进人性成熟,这些结果将为大鼠性发育的相关研究提供重要的参考数据.
2009(7):42-44.
Abstract:目的 制作放射性空肠损伤大鼠模型.方法 单次照射剂量5 Gy,每隔72 h照射1次,共5次.动物于最后一次照射后7天称重处死,取空肠福尔马林固定后石蜡包埋,HE染色,光镜观察.结果动物体重降低明显;模型组肠黏膜绒毛表面坏死脱落;粘膜下层变性明显;间质炎细胞渗出减少.结论 5 Gy连续5次全腹照射可以制作满意的放射性空肠损伤大鼠模型.
和清源 , 石晶 , 杨明慧 , 赵强 , 庞超楠 , 闫军浩 , 付东增 , 韩鸿宾
2009(7):45-48,F0003.
Abstract:目的 探讨并比较cT与核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在恒河猴全身成像研究中的应用范围,以及全身一体化技术(total imaging Matrix,TIM)配合增强扫描对恒河猴骨骼、循环、神经系统成像,总结其影像学表现中与人相应系统解剖的差异.方法 应用64层螺旋CT的表面遮盖成像重建技术(3D-SSD)对恒河猴全身骨骼系统进行全身平扫及重建,3.OT MRI的TIM技术与最大密度投影重建(MIP)对恒河猴循环系统、神经系统进行全身平扫及增强扫描并重建.结果64层螺旋CT骨骼系统成像显示恒河猴腰椎骨6块、骶椎骨8块、尾椎骨11块、真肋骨9根,数量多于人类;颈椎棘突未见分叉,与人类不同.MRI动态增强技术与一体化成像技术联用显示恒河猴的动脉系统与人类相近,端脑矢状位最长径与冠状位最长径比值比人类略低,脊髓膨大位置比人类略低.结论 多层螺旋CT与MRI的TIM技术可应用于对大型实验动物进行无创性的解剖学分析,是一种无创、快速、可以在体研究并动态连续观察其结构的科学有效方法.
2009(7):49-52.
Abstract:目的 优化血凝和血凝抑制(nmm)试验条件,提高HA/HI试验的稳定性和准确性.方法 在不同的缓冲液、pH值、猪红细胞浓度、BSA浓度下进行HM/HI试验,选择合适的HM/HI条件.结果pH7.0、0.1%BSA、0.2 mol/L PBS、1%猪红细胞可作为HA/HI试验合适的反应条件,猪血球可保存12 d不影响试验结果.结论 方法 优化后稳定性增强、检测时间缩短、准确性提高.
2009(7):53-55.
Abstract:目的 介绍一种用于实验动物手术、立体定向给药、PET、核磁共振、CT、电生理检测等操作的多功能实验操作平台.方法 采用高强度的有机玻璃板、有机玻璃棒和尼龙棒等工程塑料制作多功能实验操作平台.在该装置的固定下,完成各种实验动物手术、立体定向给药、PET、磁共振成像、CT、电生理检测等操作.结果用该操作平台实验动物得到了稳妥固定、精确定位,并实现各项实验指标的无失真的观测.结论 该操作平台设计合理、使用简单、功能多样,是一种良好的实验动物操作平台.
2009(7):56-59.
Abstract:角蛋白是哺乳动物角质形成细胞的主要结构蛋白,其基因的正确表达是细胞稳定和功能正常的基础.角蛋白的基因突变可导致一系列的遗传性疾病.近年来,转基因动物模型的建立在疾病的发病机制、基因间的相互关系方面带给了我们全新的视角.本文就角蛋白相关疾病动物模型的研究现状做一综述.
2009(7):60-63.
Abstract:RNAi的发现使基因功能的研究和人类疾病的治疗有了新的途径,特别是在抗病毒、抗肿瘤研究中具有较高的应用前景,同时在心血管疾病、神经系统疾病、内分泌系统疾病等研究中也将发挥重要作用.RNAi将会是医学实验动物模型建立与研究的有力工具.
2009(7):64-67.
Abstract:近代的3次科技革命促进了实验动物学由原始的、简单的动物实验向现代实验动物学的质的转变.最终使实验动物学形成一门独立的系统科学.科技革命可以看作是实验动物科学发展的源动力.中国实验动物科学必须适应科技发展的需要,不断地创新.这不仅是对科技发展的被动反应,更对科技发展具有促进作用.
2009(7):68-70.
Abstract:开展实验动物福利工作不论对于实验动物自身,还是科学研究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实践中如何开展实验动物福利工作,以及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
2009(7):71-72.
Abstract:为了加速与国际接轨,培养高素质医学人才,开展<比较医学>双语教学显得格外重要.为医科研究生提出新的标准,如何将实验动物应用于研究工作,提高对于实验动物研究的兴趣,学习人类疾病实验动物模型并结合专业较好的完成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