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浏览排行
- 引用排行
- 下载排行
1994(3):129-131.
摘要:采用恒河猴进行甲型肝炎(简称甲肝)活病毒减毒株(H2株)即活疫苗株的保护试验.当疫苗组(5只猴)于接种5个月后已产生效价为1:10~1:20抗甲肝抗体时,与对照组(6只猴)同时接受甲肝病毒强毒株“合32”的攻击,结果发现对照组动物在1~7周均产生效价为1:20~1:1280的抗体。并出现丙氨酸转氨酶(全部动物)和乳酸脱氨酶同功酶(5/6动物)的异常升高;而疫苗组除抗体水平稿有上升外,并没有上述两种酶的异常升高。这说明活疫苗株(H2株)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和弱毒性质,可保护猴体耐受甲肝病毒强毒株“合-32”的攻击,并且还髓明恒河猴可作为甲肝病毒动物模型的可靠性。
1994(3):132-135.
摘要:应用胶原酶法分离并在显微镜下直接计数实体,观察了在不同的年龄大鼠胰岛细胞数量的变化.同步对动物血糖.尿糖和血浆胰岛素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大鼠的胰岛细胞数量随年龄增长而变化,老龄化后其胰岛细胞总数呈明显减少趋势,血糖和血浆胰岛素浓度则随年龄增长而明显上升,雌雄之间差异明显。但尿糖含量各年龄组均为阴性。由此提示:年龄因素对大鼠胰岛细胞总数量变化具有明显的影响。
1994(3):136-142.
摘要:长爪沙鼠线粒体DNA经限翩性内切酶BamHⅠ、BglⅡ.EcoRⅠ和PstⅡ水解后分别产生1个、6个、6个和3个片段,其中少量动物经BglⅡ或EcoRⅠ酶切后各水解为4个片段.对上述片段的分子量进行了测定,长爪沙鼠线粒体DNA分子量为16.05kb。以BamHⅠ单一酶切点作零点,PstⅠ酶切片段c→a为顺时针方向,根据双酶解产物和不完全酶解产物分析定位,得到了4种内切酶水解产生的15个片段组成的物理图谱。
1994(3):143-145.
摘要:提取SCID小鼠血中被转移入的牛红细胞中瑟氏泰勒焦虫的组DNA,利用已知其主要表面抗原32k蛋白编码基因的5^#利3^#附近序列合成引物,经PCR方法扩增出其约900bp的基因片段,用胶纯化后两端加尾dC,和已加尾dG的pBR322质粒连接,转化入大髓杆菌IM109中.经含有四环素的培养基中挑选20—30个克隆后再经氨苄青毒素筛选出理想20~30个,在4ml LB基液中增殖经溶菌酶裂解,提取重组质粒,再用相同引物提取每个克隆中的基因片段,经HindⅡ.BglⅠ和KpnⅠ内切酶切割,电泳后依其酶谱,主要可分出两种图型,提示自然感杂牛红细胞的瑟氏泰勒焦虫主要抗原蛋白编码基因有差异,为制备疫苗奠定了基础。
1994(3):146-150.
摘要:用犬细小病毒单克隆抗体对287例患细小病毒性肠炎病上进行治疗,结果治愈279只,(治愈率达97.21%),显著高于其他治疗方法的治疗效果。治疗机理主要是对体内病毒的中和作用和促进机体的主动免疫反应。此次研究可为动物乃至人类病毒性疾病的临床治疗开辟一条新的途径。
李万波 黄建华 郭兰君 王丽君 李鸣 叶军 马跃文 鞠丽梅 蔡有余 张蘅迺
1994(3):151-156.
摘要:本文首扶报道了逆转录病毒载体介导的外源性p53基因导入对食管癌细胞株Eca 109的生长抑制敢应。我们将野生型p53基因全长编码医克隆进逆转录病毒载休pDOR-Neo中,构建了重组病毒pDORp53.转染Eta 109细胞后,获得G418抗性细胞克隆Eca-p53。细胞生物学行为研究显示:生长曲线压低42%;GO/G1期细胞比侧显著增加;细胞增殖指数(PI)降低36.3%;软琼脂中集落形成能力受抑;对裸鼠的致瘤性丧失,结果证明,外源性野生型p53基因转导,对抑制食管癌细胞的恶性行为具有显著的生物学意义。
1994(3):157-160.
摘要:用真细菌类亚单位rRNAq,的保守序列片段合成引物.从小鼠来源的CAR-baclllusCBM株的基因组中用PCR方法扩增出其1.5kb大小的基因片段.两端加尾dC,和已加尾dG的pBR322质粒连接.转化入JMJ09菌中,在古有四环素的培养基中姚选克隆经氮苄青霉索筛选后,在LB基渡中大量增殖.经溶菌酶裂解,提取重组质粒.授pstI消化,得到1.5kb大小的插入片段,经HindI.HInfI,EcoT14,HeaI和XhoI测定忠实性后.以此为模板,用非放射地高辛标记试剂盒合成探针.其灵敏性可达1.20,且特异性较强。
1994(3):161-165.
摘要:对4只正常中国地鼠和30只糖尿病地鼠进行服底血管荧光造影.辣根过氧化酶示踪以及视网膜消化标本等观察结果显示,病鼠视网膜毛细血管P/E比值减低.周细胞减少;血—视网膜外屏障的色素上皮细胞通透性增高.基底皱折紊乱.细胞器变性;其发生较内屏障的损害为早,与人类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病变一致,中国地鼠眼底结构与人类近似,便于活体观察,作者认为糖尿病中国地鼠模型是研究视网膜并发病的理想动物。
1994(3):166-168.
摘要:远交系KM小鼠中发现的先天后肢畸形且伴有一侧肾缺损畸形综合症小鼠,目前已被培育成稳定的突变抹.为进一步认识该致瘸基因,本文采用GTG显带法对KM-1d小鼠作了染色悻水平的遗传分析,实验表明KM-1d小时没有染色悻数日的变化,染色体盘数为如.雄性被型为40,XY,雌性棱型为40,XX。G带带型与小鼠标准棱型基本一致.与KM小鼠相比也未发现明显差异。从而提示该先天性畸形综台症并非由于染色体的畸变所致。
1994(3):169-171.
摘要:于1993年6月从北京实验动物中心引入scid小鼠,目前生长繁殖状态良好.研究发现,4~8周龄小鼠,胸腺和脾脏相对重量小,外周血中白细胞含量少.胸腺无皮质结构.髓质保留.缺乏淋巴细胞.脾脏白髓内基本没有淋巴细胞,T淋巴细胞转化.转化率为零.血液中来测出免疫球蛋白低龄小鼠渗漏率为13.3%.35周龄以上高龄小鼠大部分个体免疫功能有所恢复,渗漏率达71.4%。并对scid小鼠的应用作一些有益的探索。
1994(3):172-173.
摘要:灵长目动物的寄生虫感染国内、外有过许多报道(1—6)有些寄生虫特别是肠道寄生虫可与人类交叉感染。近年开发养殖猕猴属动物作为生理学,病理学(包括疾病模型)、形态学,药理学以及新药(包括疫苗)的安全试验日益增多,实验动物的健康状况不仅影响或干扰科研结果的准确性,人畜交叉感染的寄生虫如不及时发现和处理.对人类十分有害,已引起许多学者重视。
1994(3):174-175.
摘要:西洋参(Panax qttinqttefolium L.PQL)为五加科人参属植物,是名贵中药。经研究有多方面药理作用。表现在抗疲劳、耐缺氧、抗心律失常、抗应激,增强免疫机能等各个方面。但对中枢神经系统及学习记忆的影响报道不多,本文以西洋参口服液连续服用7d.对剥夺睡眠小鼠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进行观察.以进一步阐明西洋参药理活性.
1994(3):176-178.
摘要:通过动物疾病模型研究人类疾病的发生、发展规律,可为研究人类疾病的预防、治疗提供理论依据。过敏性鼻炎又称变态反应性鼻炎,是临床常见病。它是人体对某些过敏源敏感性增高而出现的以鼻粘膜水肿、牯液腺增生、上皮下嗜酸性细胞浸润为主的一种异常反应,
1994(3):179-183.
摘要:饲养环境是实验动物的生存条}牛,饲养环境的良好与否不仅直接或问接地影响着实验动物生长、发育、繁殖及其各种遗传与生物学特性的表达,而且也直接影响着应用实验动物所进行的各类科学实验研究结果的可靠性、精确性和重复性。尽管如此.但是由于各种因素
1994(3):184-185.
摘要:经剖腹产,隔离器内人工哺育悉生动物技术,己被广泛应用于实验动物净化,继而建立不同等级的实验动物种群。经剖腹产获得的仔畜多数无毛,对温度的依赖性强,人工哺乳期温度通常要保持在30—36℃。以往,我们以提高缓冲室温度来保持隔离器内温度稳定。然而缓冲室大,耗能多,温度难以保持稳定,且哺乳者与仔畜处于同一温度下,严重影响人工哺乳效果。为改善哺乳条件,提高哺乳成活率,我们自行设计制作了恒温隔离器,经试用,效果显著。
1994(3):186-186.
摘要:中国实验动物学会年会暨第二届优秀论文报告会于1094年10月13日至10月17日在安徽省黄山区召开。参加会议的代表共有160人,其中,国外学者及来宾2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