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浏览排行
- 引用排行
- 下载排行
1997(2).
摘要:国内外已有若干报道树带有多种潜在病毒,尤其在制备和使用树肺(TL),肾(TK)和胚胎(TF)细胞时,往往因潜在病毒的存在和干扰,使细胞无法应用或导致错误的结果。我们继发现树疮疹病毒、腺病毒1和11型和类细小病毒又发现一种在TK和TL细胞上产生细胞融合成合胞体的病毒。初步称为树合胞体病毒(Tupaiasyncytialvims,TSV)TSV在TK细胞上2~3d便出现典型的细胞融合斑,逐渐扩展至整个细胞面,细胞面拉开脱落。不同培养时间收集的感染培养物的小玻片,苏木素一伊红(H.E)染色,显微镜下观察见数个细胞至几十个细胞融合成的合胞…
1997(2):65-68.
摘要:本文报道以硝酸纤维素膜为固相载体制备的小鼠肝炎病毒(MHV)抗原诊断膜片,用以检测MHV抗体的斑点酶联免疫吸附试验(Dot-ELISA)诊断试剂盒的研制。研究结果表明:试剂盒不仅具有特异性强、灵敏性高、重复性和稳定性好等特点.而且还具有成本低、操作简便快速(2~3h即可作出诊断).结果客现,便于长期保存,不需特殊仪器,肉眼易判定等优点,具有推广和应用价值。本研究在国内尚未见报道。
1997(2):69-72.
摘要:在北京鸭的肌胃浆膜上埋置Ag-AgCl乏极化记录电极后,通过日产362多道生理记录仪记录出肌胃电慢波.时间常数可采用0.3,1.0.1.5,3.0sec。电极在浆膜表面的埋藏方式和手术的损伤及手术后结缔组织的包埋不影响肌胃电慢波的存在。采用同样的方法也可从鹌鹑和来航鸡的肌胃浆膜上记录出肌胃电慢波。
1997(2):73-74.
摘要:本文用免疫荧光法(IFA)对657其食蟹猴免疫缺陷病毒(SIV)、猴T淋巴细胞性病毒I型(STLV-1)和D型逆转录病毒I型(SRV-1)的血清抗体作了检查。SIV抗体阳性猴为95只(14.5%).STLV-1抗体阳性猴为98只(14.9%),SRV-1抗体阳性猴为119只(18.1%)。本文还比较了经不同饲养时间的猴群中三种逆转录病毒抗体的阳性检出率.结果表明:三种逆转录病毒抗体阳性率随饲养时间的增长而增高。同时查出了一种以上逆转录病毒抗体阳性的动物。
1997(2):75-78.
摘要:本文研究了快速、特异性强、敏感性好的弓形虫抗体ELISA诊断试剂盒。IHA、IFAT和ELISA平行检测3份阳性血清和30份阴性血清,符合率均为100%。IHA和ELISA检测61份小鼠和84份豚鼠血清,结果表明ELISA法敏感于IHA。用本ELISA诊断试剂共检测了319份血清,小鼠阳性率为0.67%.豚鼠为2.22%.说明弓形虫在实验小鼠、豚鼠中感染率报低。
1997(2):79-81.
摘要:本研究测量了40尾红鲫共23项解剖性状,并用统计学方法进行了统计分析,得出能代表正常值的平均数。此外.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方法分离出血清蛋白7条带。
1997(2):82-84.
摘要:用强化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的干烤固型料饲喂昆明小鼠.小鼠月受孕率、窝产仔数、仔鼠成活率及离乳前后体增重等都优于喂传统饲料(干烤固型料、鸡蛋软料和大麦芽)的对照组小鼠。说明用强化营养日粮饲喂昆明小鼠是完全可行的。但因为饲料干烤时对维生素有破坏作用.应注意各种维生素的适宜增量添加。
1997(2):85-87.
摘要:应用薄层等电聚焦电泳方法(IEF),对隐藏管状线虫、鼠管状线虫及地鼠管状线虫的虫体可溶性蛋白进行比较研究,结果显示:三种线虫蛋白质谱的区带数目及pI差异明显,呈现各自种的特征。文内采用数字分类学的相似率以表示不同种的蛋白质谱相似度,用来提示种间的亲缘关系。
1997(2):88-91.
摘要:根据佝偻病的主要发病机理.幼龄大鼠皮下注射HEDP,建立了佝偻病模型。结果表明:28日幼龄大鼠.每日皮下注射HEDP(1-Hydroxyethyliden-11-biphosphonate 1-羟基亚乙基二磷酸盐)25mg/kg.连续7d后,出现明显的佝偻病症状。主要表现为体重增长减慢,股骨湿重及骨矿物质含量减少.长骨增长缓慢,骨骺板增宽.骺端膨大,胫骨弯曲和纵径缩短,血清碱性磷酸酶的活性增高及24h尿钙排泄量明显减少等,形成典型的佝偻病病理改变。
1997(2):92-96.
摘要:本文根据九年的饲养经验.对减猴的妊娠,生育过程及幼狨的抚养进行了详尽的观察.总结了触诊诊断不同妊娠期的具体方法,并对雌猴的流产及幼狨的死亡原因进行了分析.证实了普通棉耳型狨猴具有繁殖旺盛.成活率高等多种优越特性。
1997(2):97-99.
摘要:本文就不同饲料对乳腺癌自发模型动物SHN小鼠的肿瘤发生情况进行了观察。结果显示,喂以营养含量不同的饲料小鼠肿宿的发生时间以及肿瘤的发生率存在明显的差异。实验表明。不同饲料对SHN小鼠乳腺癌的发生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提示用肿瘤模型动物进行实验时,应同时考虑饲料营养的影响因素。
1997(2):100-101.
摘要:本文着重报道NIH、ICR和KM三个不同品种的小鼠主要脏器和器官重量与长度之间的个体差异。结果提示,在相同的饲养环境、相同的营养标准,它们的主要脏器重量各品种之间具有一定差异。如NIH小鼠的肝脏比ICR小鼠和KM小鼠肝脏大;ICR小鼠的胃和大脑、心、脾比KM小鼠和NIH小鼠大,比较后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和P<0.05)。
1997(2):102-106.
摘要:在异种体外受精的基础上。建立了一种稳定的牛精子染色体制备技术。所制备的牛精子染色体形态较佳,分散良好.可分析核型率达40%~60%。对实验获得成功所用的基本培养基和其他相关成份的作用进行了讨论。
1997(2):107-111.
摘要:将不同转移特性的人肺巨细胞癌PLA-801C、PLA-801D、PLA-801DL及人肺腺癌Anip973四株裸鼠皮下移植瘤作为瘤源.分别移植于^60Co-r辐射裸鼠、单纯脾切除或复合^60Co-r辐射脾切除裸鼠、SOID小鼠.观察移植瘤转移情况。结果表明:脾切除或复合^60Co-r脾切除裸鼠更有利于移植瘤转移表型表达,在裸鼠及SCID小鼠体内未发现转移的PLA-801C移植瘤在脾切除裸鼠出现淋巴结转移,提示高转移瘤株与低转移瘤株是一个相对概念.肿瘤转移表型的表达是肿瘤与宿主相互作用的结果。
1997(2):112-114.
摘要:自转基因技术诞生起,就在生命科学的各个领域中得到广泛的应用。本文仅就转基因技术在医学研究中的应用,特别是揭示人类遗传性疾病、肿瘤、感染性疾病、心血管疾病、神经及免疫系统疾病的发病机理,以及上述疾病的基因治疗等方面的应用与进展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同时简要阐述了转基因技术的种类及各自的原理,并对其应用前景与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展望与评述。
1997(2):115-118.
摘要:随着人类寿命的增长,很多国家进入所谓的老年社会,老年性疾病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在老年性疾病中发病率最高的疾病有两种:一是心血管疾病,另一是阿茨海默氏病(Alzheimer‘s Disease AD).即老年性痴呆。AD患者从发病到死亡大约有6~20年的病程,早期主要表现为记忆力明显减退,尤其是短期记忆的减退,个性改变,自制力和判断力丧失。后期主要表现为,不能认识非常熟悉的人,自己进食困难,凶狠,好战.人格低下等。晚期记忆力完全丧失,语言、行动能力丧失,大小便失禁,充满敌意和极度暴燥。
1997(2):119-121.
摘要:按照辽宁省实验动物管委会和辽宁省医学动物管委会的统一要求.沈阳地区实验动物管委会于1990~1994年对沈阳、本溪、抚顺、辽阳、铁岭的39个单位的实验动物环境设施条件进行了检查验收,现将有关情况分析如下。
1997(2):122-122.
摘要:国内外已有若干报道树鼩带有多种潜在病毒,尤其在制备和使用树鼩肺(TL),肾(TK)和胚胎(TF)细胞时,往往因潜在病毒的存在和干扰,使细胞无法应用或导致错误的结果。我们继发现树鼩疱疹病毒、腺病毒Ⅰ和Ⅱ型和类细小病毒又发现一种在TK和TL细胞上产生细胞融合成合胞体的病毒。初步称为树鼩合胞体病毒(Tupaia syncytial virus,TSV)
1997(2):123-127.
摘要:自从二次世界大战以后.随着生物医学研究的广泛深入,实验动物这门新兴学科得到了蓬勃的发展。实验动物本身的遗传与微生物质量控制、科技专门人才的教育和培训、实验动物的饲养管理等一些急需解决的问题最终导致了一大批学术团体的诞生。同时,实验动物科学是基于为动物使用者服务的学科,它旨在加强科技与服务的相结合.从而促进了一些科学与服务组织的发展。本文现就国际上一些主要的实验动物团体组织作一介绍,以利于我国实验动物科技工作者与它们的交流和台作,促进我国实验动物科学的不断发展。
1997(2):128-128.
摘要:湖北省第二届实验动物学会第二次学术研讨会于1997年1月17日至18日在湖北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学术交流中心召开。出席会议的有省科委、省卫生厅、同济医科大学、湖北医科大学、卫生部武汉生物制品所、湖北省医科院、广州军区武汉总医院等有关领导、省实验动物学会理事、优秀及获奖论文作者共57名。会议由学会秘书长张金城主持,学会理事长刘伟作了1996年工作总结及1997年工作要点的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