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浏览排行
- 引用排行
- 下载排行
2014, 24(4):1-4. DOI: 10.3969.j.issn.1671.7856.2014.004.001
摘要:目的 筛查恒河猴samhd1基因编码区单核苷酸多态性(coding-region 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cSNP),研究其对蛋白结构和功能的影响。方法 提取恒河猴外周血RNA,RT-PCR扩增,测序比对,确定基因编码区变异位点;通过蛋白质结构分析软件对该蛋白结构进行分析;使用SNaPshot方法筛查138只恒河猴基因背景。结果 序列比对发现5个非同义突变位点C15G (2.17%)、C320T (6.88%)、G547A (13.41%)、A552T (4.35%)、T839C (17.39%);其中除C15G外的其它四个cSNP位点均处于SAMHD1蛋白重要结构域上,且G547A、A552T、T839C三个cSNP位点改变SAMHD1蛋白二级结构,可能影响SAMHD1蛋白功能。结论 恒河猴samhd1基因编码区存在三个可能影响SAMHD1蛋白功能的cSNP位点,为后续研究提供了参考信息。
李晓娟 , 靳雪源 , 白冰珂 , 李蓓 , 侯俊 , 李瑞生
2014, 24(4):5-7. DOI: 10.3969.j.issn.1671.7856.2014.004.002
摘要:目的 利用PLCε基因敲除小鼠建立移植性肝癌动物模型,以探讨PLCε基因在肝肿瘤生长发育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PLCε+/+小鼠15只为对照组,选取PLCε+/+(野生型)和PLCε-/-(敲基因型)小鼠各15只为模型组I和Ⅱ,沿腹中线开腹后将H22细胞接种到模型组小鼠肝脏实质内,对照组注射生理盐水。于注射后第15天行剖腹探查,观察各组成瘤率及肿瘤体积,并进行肿瘤病理学分析。结果 各组小鼠的存活率均为100%。模型组I肿瘤移植成功率为100%,肿瘤体积平均为(65.21±5.25)mm3。模型组Ⅱ的肿瘤移植成功率为53.3%,肿瘤体积平均为(23.46±3.47)mm3。模型组I的肿瘤平均体积明显大于模型组Ⅱ(P<0.05)。模型I组和Ⅱ组病理检查均证实为原位肝细胞瘤。结论 成功建立了PLCε敲基因小鼠移植性肝癌动物模型,验证了PLCε敲基因小鼠具有抑制肝肿瘤生长的特性。
2014, 24(4):8-12,18. DOI: 10.3969.j.issn.1671.7856.2014.004.003
摘要:目的 建立实验检测和与症状均符合临床糖尿病肾病的大鼠模型并对其稳定性进行评价。方法 采用单侧肾切除并链脲佐菌素尾静脉注射建立大鼠糖尿病肾病模型,动态观察16周,以大鼠体重、饮水量、尿量、尿微量白蛋白、24 h尿蛋白、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脂、血清肌酐、尿素氮、肾脏病理等指标评价模型的成功和稳定性。结果 糖尿病肾病模型组大鼠造模后3 d~16周血糖持续升高,饮水量和尿量大幅增多,体质量增长缓慢或负增长,尿微量白蛋白、24 h尿蛋白定量、糖化血红蛋白升高,血脂代谢异常,尿素氮、肌酐升高。肾脏病理出现糖尿病肾病的典型表现。随时间延长,病情逐渐加重。结论 单侧肾切除术后尾静脉注射STZ复制的糖尿病肾病动物模型与人类糖尿病肾病早期临床症状、病理和化验指标非常相似,在16周内模型稳定,符合糖尿病肾病Mogensen分期Ⅲ期。病情严重程度与病程相一致,适用于药物药效学评价和临床基础研究。
刘月环 , 王志远 , 杜江涛 , 余强 , 余陈欢 , 吴旧生 , 应华忠
2014, 24(4):13-18. DOI: 10.3969.j.issn.1671.7856.2014.004.004
摘要:目的 评价ApoE基因在Z:ZCLA长爪沙鼠封闭群中的遗传多样性。方法 利用PCR-SSCP技术对前期已筛选到的三个SNP(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位点在普通环境和生物净化后、屏障环境饲养的两个封闭群共444只动物中进行了ApoE等位基因的基因频率,基因型频率,杂合度、多态信息量等参数进行了检测与计算。结果 检测结果表明97、781和1774三个SNP位点平均等位基因为2个,遗传方式基本符合孟德尔定律;期望杂合度分别是0.063、0.501、0.499,全群平均为0.354;PIC分别是0.061、0375、0.374,全群平均0.270。结论 ApoE基因频率和基因型分布可能与长爪沙鼠的长期封闭和选种方式造成一定程度的遗传漂变相关。
潘金春 , 闵凡贵 , 王希龙 , 陈瑞爱 , 王凤国 , 罗书明
2014, 24(4):19-22. DOI: 10.3969.j.issn.1671.7856.2014.004.005
摘要:目的 测定蕨麻小型猪体重和主要脏器重量,计算脏器系数,并对脏器重量与体重进行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方法 选取7~15月龄普通级蕨麻小型猪21头(其中雌性12头,雄性9头),分别测定体重和心脏、肝脏、脾脏、肺脏、肾脏、脑、膀胱和胃等8个主要脏器重量,计算脏器系数,再用Student’s t test分析性别间差异,用SAS软件进行各脏器重和体重间的相关、线性回归、多元线性回归和多重回归分析。结果 性别间比较,蕨麻小型猪体重、脏器重量和脏器系数差异无显著性。相关分析显示主要脏器的重量与体重相关性显示出了一致的变化规律,均与体重呈正相关,其中心脏、肝脏、脾脏、肾脏的重量与体重显著正相关(P<0.05),线性回归分析表明线性方程具有实际意义。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心脏和胃重量与体重有显著直接相关性,其中心脏重与体重相关性最强。进一步多重回归分析说明,肝脏、肺脏、肾脏、膀胱分别与心脏和胃表现显著回归,而脾脏与肝脏表现显著回归。结论 蕨麻小型猪的主要脏器系数性别间差异无显著性,主要脏器与体重存在一定的线性关系。
2014, 24(4):23-27. DOI: 10.3969.j.issn.1671.7856.2014.004.006
摘要:目的 建立一种定量检测小鼠α-突触核蛋白基因(α-syn)内含子1甲基化水平的方法,分析不同脑区该区域甲基化水平的差异。方法 使用MSPPrimer确定小鼠α-syn内含子1的CpG岛区域。使用PyroMark assay design 2.0针对该CpG岛设计焦磷酸扩增及测序引物。采用焦磷酸测序法分析成年小鼠海马、皮质、纹状体及中脑四个脑区该区域甲基化水平。结果 小鼠α-syn内含子1存在CpG岛。成功优化定量该CpG岛甲基化水平的焦磷酸测序方法。焦磷酸测序表明各脑区该区域甲基化均低于2%。结论 建立了定量检测小鼠α-syn基因内含子1CpG岛甲基化水平的方法。该CpG岛甲基化对于成年小鼠各脑区中α-syn的表达不起主要调控作用。
2014, 24(4):28-32. DOI: 10.3969.j.issn.1671.7856.2014.004.007
摘要:目的 比较分析两种抗凝剂对实验用小型猪血液生理指标的影响。方法 将22只成年的实验用小型猪,分别用EDTA三钾和肝素锂抗凝采血后,用日本光电MEK-7222K血球分析仪测定血液生理指标。结果 使用不同的抗凝剂,同一批样本的血液生理指标中单核细胞绝对值(MON)有差异(P<0.05),平均红细胞体积(MCV)、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血小板比积(PLT)、血小板平均体积(PCT)、血小板平均体积(MPV)、淋巴细胞绝对值(LYM)、嗜酸性粒细胞绝对值(EOS)、嗜碱性粒细胞绝对值(BAS)、淋巴细胞绝对值(LYM) %、单核细胞绝对值(MON)%、嗜酸性粒细胞百分率(EOS)%和嗜碱性粒细胞百分率(BAS)%这12个指标有显著差异(P<0.01);EDTA三钾抗凝的血液生理指标中血小板比积(PLT)、中性粒细胞绝对值(NEUT)和中性粒细胞百分率(NEUT)%有性别差异(P<0.05),MON、EOS、MON%和EOS%性别差异有显著性(P<0.01);肝素锂抗凝的血液生理指标中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PDW)、中性粒细胞绝对值(NEUT)和 LYM%有性别差异(P<0.05),MON、EOS、MON%、NEUT%和EOS%性别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 不同的抗凝剂对实验用小型猪血小板和白细胞分类计数参数影响显著,进行相关实验时应妥善选择血液抗凝方式。
2014, 24(4):33-37. DOI: 10.3969.j.issn.1671.7856.2014.004.008
摘要:目的 综合了解树鼩的分泌蛋白的信息。方法 利用真核生物分泌蛋白预测流程 EuSecPred 2.0对树鼩的分泌蛋白进行全基因组预测,并对获得的分泌蛋白及所携带的信号肽进行系统分析。结果 树鼩全基因组蛋白基因中鉴定获得279个分泌蛋白,占基因组全部编码基因的7.2%。对其功能和结构域进行注释分析,发现了以水解酶类、行使蛋白结合与离子结合功能蛋白质及初级代谢过程相关蛋白为主的分泌蛋白。氨基酸组成分析表明,树鼩分泌蛋白及其信号肽主要由疏水性氨基酸组成,信号肽剪切位点有部分亲水性氨基酸的存在。基序分析发现,分泌蛋白信号肽中未存在保守基序,而分泌蛋白内部存在GxHxCGG[FSV]L[IV][RAS][EP]D[WF]VLTAAHC、[KG]PPGV[YF]T[RK][VI][SC]x[YF][VL][DS]WIQx[TV][MI][RK]、[DT][SA][CF][QK]GDSGGPLVCNGV[LA]QG[IL]V、GY[HL][FL]CGG[SAT]L[ILV]S[EDP][CR]WV[LV][TS]AAHCF、N[IV][FI]FSP[LV]S[IV][SA][TA]ALAMLSLG[AT]xNDTLTQ[IL]L[EQ][GV]LGF[ND]LT[ES]T[SP]E 5种基序。结论 在全基因组范围对树鼩分泌蛋白进行预测分析,有助于进一步研究树鼩机体功能调控机制及动物模型的开发。
2014, 24(4):38-42. DOI: 10.3969.j.issn.1671.7856.2014.004.009
摘要:目的 为丰富昆明小鼠的遗传学数据,探究其遗传监测方法,应用微卫星和下颌骨形态分析法对不同昆明小鼠种群进行遗传分析。方法 从辽宁省两个种群选择SPF级昆明小鼠各30只,选取小鼠不同染色体上10个多态信息丰富的微卫星位点,以PCR扩增和PAGE电泳分型技术测定两个种群的杂合度(he)、多态信息含量(PIC)、遗传距离(DA)等遗传参数;常规方法测定下颌骨11项形态变异参数。结果 两个昆明小鼠种群共检测出28个等位基因,31个基因型,he 为0.472,PIC 为0.382;A种群共检出27个等位基因,28个基因型,he 为0.525,PIC 为0.402,B种群共检出26个等位基因,27个基因型,he 为0.418,PIC 为0.361,两个种群遗传距离为0.076,A种群的遗传多样性略高于B种群。两个种群下颌骨形态存在差别,有5项参数达到差异显著或极显著(P﹤0.05或P﹤0.01)。结论 两个昆明小鼠种群的遗传距离相近,存在微弱的遗传分化。
2014, 24(4):43-46. DOI: 10.3969.j.issn.1671.7856.2014.004.010
摘要:目的 观察颈动脉球囊损伤对高同型半胱氨酸诱导的家兔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病变形成的影响。方法 新西兰家兔 20 只,随机分成对照组(n=10),As模型组(n=10)。两组均行颈动脉球囊拉伤术,术后As模型组每日经皮下注射甲硫氨酸80 mg/(kg/ d)以诱导家兔形成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对照组每日经皮下注射生理盐水。24周后处死动物,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 检测两组家兔实验前后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运用光学显微镜检测24周后HE 染色的动脉壁横切面病理改变,通过图像分析软件测量血管壁厚度变化,并与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 24周后,As模型组家兔血清同型半胱氨酸含量较对照组明显升高( P<0.05);同时主动脉壁出现不同程度地病理改变。但球囊损伤后的颈动脉壁厚度与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球囊拉伤颈动脉对高同型半胱氨酸诱导的家兔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形成无显著影响。
李晓娟 , 李硕 , 白冰珂 , 胡燕 , 李蓓 , 侯俊 , 李瑞生
2014, 24(4):47-50. DOI: 10.3969.j.issn.1671.7856.2014.004.011
摘要:目的 探讨BALB/c突变卷毛小鼠的皮肤组织结构与正常BALB/c小鼠之间是否存在突变差异。方法 选择10 d、21 d、42 d和63 d四个不同日龄组的BALB/c突变卷毛小鼠和正常BALB/c小鼠每组各10只,观察两组小鼠被毛外观差异情况,取两小块皮肤组织,直接镜检毛囊结构和皮肤组织病理学检测。结果 BALB/c突变卷毛小鼠生长至10 d时被毛弯曲,能够与同日龄的正常小鼠加以鉴别。镜检观察21 d、42 d和63 d的BALB/c突变卷毛小鼠毛囊中毛发根数明显少于正常小鼠,被毛稀疏且毛发卷曲明显。皮肤组织病理学检测结果显示四个不同日龄组的BALB/c突变卷毛小鼠的毛囊数均显著少于正常小鼠。63 d的BALB/c突变卷毛小鼠处于生长期的毛囊中可见毛发弯曲的现象。结论 BALB/c突变卷毛小鼠的毛囊和皮肤组织结构与正常小鼠存在明显差异,说明其皮肤组织结构也发生了改变,这为今后研究突变卷毛小鼠的突变基因和模型应用提供了理论参考。
刘月环 , 毛栋森 , 吴旧生 , 钟宇森 , 周莎桑 , 金晓音 , 柯贤福 , 应华忠
2014, 24(4):51-56. DOI: 10.3969.j.issn.1671.7856.2014.004.012
摘要:目的 研究饮食诱发的高脂血症长爪沙鼠模型的关键基因及代谢性炎症通路调控网络。方法 利用RNA-Seq测序技术及生物信息学技术对正常组与模型组两个RNA池进行测序和分析。结果 De novo拼接后获得有效长爪沙鼠基因47 522个(即≥100 bp的unigene),大小26.9 Mb,与GenBank中现有的基因比对结果表明,约82.53%的序列与基因组上的外显子序列同源;诱发高脂血症动物与正常动物之间共获得21 125 个差异基因,其中16 087个下调,5 038个上调,模型组相对于正常组存在显著的下调关系(P<0.01)。其中与长爪沙鼠高脂血症代谢性炎症密切相关的通路有8个(P<0.01),这8个通路所表达的基因中有15个与免疫和炎症相关的基因显著下调(P<0.01)。结论 RNA-Seq测序和生物信息技术可作为研究高脂血症动物模型的整体基因转录的工具,筛选出的关键基因和通路可作为研究的候选基因或操作靶点。
宣佶 , 田耀洲 , 曹鹏 , 胡春萍 , 蔡雪婷 , 张伟
2014, 24(4):57-61. DOI: 10.3969.j.issn.1671.7856.2014.004.013
摘要:目的 构建肝纤维化大鼠模型,并对经典结扎胆总管(BDL)复制模型方法进行适当改进。方法 80只SD雄性成熟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40只、B组40只,分别运用胆总管结扎法和肝门部肝总管缝扎法先后两次造模,各取其中10只为假手术组进行对照,术后1周眼眶取血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碱性磷酸酶(ALP)、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γ-谷氨酰转肽酶(GGT)、白蛋白/球蛋白(A/G),术后4周HE染色观察大鼠肝组织病理学变化,采用免疫组化染色分析肝脏组织α-SMA和CK-19表达水平。结果 两种方法均表现出明显肝功能损害;标本胆小管增生明显,肝脏假小叶形成,达到早期肝硬化,肝脏α-SMA和CK-19表达水平明显升高,胆总管结扎组死亡率为66.7%,肝门部肝总管缝扎组死亡率为26.7%。结论 肝门缝扎法可成功建立胆汁淤积性肝硬化大鼠模型,能够明显降低模型动物死亡率,提高模型质量及实验效率。
卢领群 , 宋晓明 , 戴方伟 , 周莎桑 , 李长龙 , 柯贤福 , 楼琦 , 吕宇 , 萨晓婴
2014, 24(4):62-66. DOI: 10.3969.j.issn.1671.7856.2014.004.014
摘要:目的 实现长爪沙鼠微生物质量升级和实验动物化目标,需对长爪沙鼠实施生物净化。方法 在长爪沙鼠生物净化过程中,采取孕鼠选择和临产期判断、无菌剖宫产、仔鼠代乳以及独立通风笼盒(IVC)饲养管理等措施,比较了ICR小鼠、SD大鼠、长爪沙鼠代乳和饲料中添加营养成分对仔鼠代乳的影响。结果 本研究共实施长爪沙鼠无菌剖宫产达85胎次,通过ICR代乳鼠代乳并成功断乳167只。结论 本研究顺利实现了长爪沙鼠生物净化,形成的关键技术有望为我国特色实验动物资源的生物净化提供参考。
2014, 24(4):67-73. DOI: 10.3969.j.issn.1671.7856.2014.004.015
摘要:慢性脑缺血主要由于全脑血流供应减少,从而发生脑组织不同程度病理损害,出现记忆力下降等一系列症状,引起学者广泛关注。对慢性脑缺血病理机制及损伤后修复的研究更是当今神经科学研究的热点之一。本文通过对近年来国内外研究进行总结,就其模型制作、评价方法及常见问题予以综述,为慢性脑缺血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资料。
2014, 24(4):78-82. DOI: 10.3969.j.issn.1671.7856.2014.004.017
摘要:作为一个健全的实验动物饲养管理和使用计划的必须组成部分,“灾难计划(disaster plan)”的制定对任何研究机构均是非常重要的。目前,国内多数实验动物饲养和使用机构均会制定一份突发事件下的紧急预案(emergency operation plan,EOP),但多数机构均没有制定完善的运营连续性计划(business continuity plan,BCP)。本文将就“灾难计划”中“灾难”的定义、如何制定和实施完善的“紧急预案”、如何制定和实施完善的“运营连续性计划”等内容分别进行浅述,以期呈现一个完整并专业的实验动物饲养管理和使用计划中的“灾难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