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排行

  • 显示方式:
  • 简洁模式
  • 摘要模式
  • 1  不同年龄雌性恒河猴肾多模式分子功能影像的观察
    王梓延 何蕊 谢飞 林庆铿 王娇 胡建伟 潘兴华 朱高红 吕龙宝
    2019, 29(9):26-31. DOI: 10.3969/j. issn. 1671 -7856. 2019. 09. 004
    [摘要](103846) [HTML](0) [PDF 3.74 M](2948)
    摘要:
    目的 观察不同年龄组雌性恒河猴肾的GFR?ADC?SUV?CT 值等多种影像学指标,探究年龄对雌性恒河猴肾多种影像学定量指标的影响?方法 选取不同年龄雌性恒河猴17 只,按年龄分为幼年组?成年组?老年组?检测每只恒河猴血液BUN?Cre?UA 水平?进行SPECT/ CT?MRI?PET/ CT 等多模式分子功能显像并通过工作站测量GFR?ADC?SUVmax?SUVmean?CT 值?左右肾间指标比较采用t 检验,不同年龄组间肾指标采用方差分析?肾功能血清学指标与GFR 的相关性采用Pearson 分析?结果 雌性恒河猴老年组的左右肾小球滤过率(GFRL?GFRR)和总肾小球滤过率(GFRtotal)以及ADC 值均显著低于成年组和幼年组( P <0. 05),GFRL?GFRR?GFRtotal 以及ADC 值在各年龄组内左右肾间均无显著性差异( P >0. 05)?SUVmax?SUVmean?CT 值在各年龄组内左右肾间及三个年龄组间均无显著性差异( P >0. 05)?BUN?Cre?UA 在三个年龄组间均无显著性差异( P >0. 05)?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BUN?Cre 均分别与GFRtotal 呈现中度相关性(r = 0. 56,-0. 56, P <0. 05)?UA 与GFRtotal 无显著相关性( P >0. 05)?结论 该研究通过SPECT/ CT 分子功能影像为恒河猴左右分肾功能定量分析提供了参考依据,作为分肾功能“金标准”评价为恒河猴肾相关科学实验研究提供基础资料?
    2  基于ARE-Nrf2 的皮肤致敏体外检测方法及其在样品检测中的应用
    刘春凤 张丽婷 李小林 施镇 张子龙 李健 陈田 邱璐
    2019, 29(12):23-30. DOI: 10.3969/j. issn. 1671 -7856. 2019. 12. 004
    [摘要](100961) [HTML](0) [PDF 2.12 M](3135)
    摘要:
    目的 建立基于ARE-Nrf2 荧光素酶的皮肤致敏体外检测方法,并对化学品及混合物样品进行皮肤致敏性检测。方法 构建含有选择性质粒的稳转HaCaT 细胞株(DSens),不同浓度受试物与细胞共孵育48 h,通过荧光的读取检测细胞荧光素酶的表达量,从而判断物质的致敏潜力。对16 种已知皮肤致敏化学物质和6 种混合物样品进行皮肤致敏性预测。结果 使用DSens 的方法可准确区分16 种参考物质的皮肤致敏性,6 种混合物样品中,5 种预测结果与其他检测方法预测结果一致,另一种未知样品预测为阳性。结论 DSens 体外检测方法可以代替部分动物测试,用于可溶性皮肤致敏物质的预测。
    3  伯基特淋巴瘤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刘文凤 邓欢 颉鸿笙 郑祝莉 王芸芸
    2019, 29(10):122-125. DOI: 10.3969/j. issn. 1671 -7856. 2019. 10. 021
    [摘要](85362) [HTML](0) [PDF 761.16 K](3873)
    摘要:
    伯基特淋巴瘤(Burkitt lymphoma,BL)是一种高度侵袭性非霍奇金淋巴瘤,是增长最快的恶性肿瘤之一?BL 病因和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既往研究表明BL 可能与c-myc 易位等有关?近些年对BL 病因学的研究逐渐深入,在基因突变和表观调控领域发现了一些新的致瘤机制?本综述将从基因突变和表观调控角度阐述BL 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4  小鼠内眦静脉丛注射与尾静脉注射比较
    陈霆 李枫棣 邓巍 秦川
    2014, 24(1):72-73. DOI: 10.3969.j.issn.1671.7856.2014.001.017
    [摘要](11673) [HTML](0) [PDF 1.41 M](14189)
    摘要:
    目的 对小鼠内眦静脉丛注射与尾静脉注射进行比较。方法 对4~6周的BALB/c小鼠注射等量生理盐水,对其操作的难易程度以及操作时间进行对比。结果 小鼠内眦静脉对于刚刚开始操作的实验人员来说更容易上手;小鼠尾静脉注射相比内眦静脉注射难度稍高,且实验之前需多次训练方可熟练操作。结论 小鼠内眦静脉注射是一种操更简便,且成功率更高的小鼠静脉注射方法。
    5  GF级KM小鼠生长曲线、主要脏器参数及生理生化指标的测定分析
    王俊风 施美莲 吴艳秋 郭建光 符杰 孙宗国 高静华 徐平
    2012(3):17-22. DOI: 10.3969/j.issn.1671.7856.2012.03.004
    [摘要](11022) [HTML](0) [PDF 914.66 K](8849)
    摘要:
    目的采用对SPF级KM小鼠进行剖宫产术,用无菌奶妈代乳方法,培育出GF级(即无菌级)KM小鼠,了解GF级KM小鼠的生长发育并绘制出生长曲线;测定其不同生长阶段的主要脏器重量及血液生理生化值并进行比较分析。方法①分别称取60只(雌雄各半)0~112 日龄GF级KM小鼠体重,绘制其生长曲线;②随机抽取28、56、112日龄的KM小鼠60只(雌雄各半),活体称重,依次剖取心、肝等主要脏器称重;③小鼠眼眶采血,测定其血常规和生化值。结果GF级KM小鼠的体重随着日龄的增长而逐渐增加,断奶后1~2周内增重最为迅速,4周后的雄鼠体重明显高于雌鼠;主要脏器(心、肝、脾、肺、脑等)重量随年龄增大均逐渐增加,盲肠体积增大尤其明显,而胸腺随着日龄的增加而逐渐萎缩,其重量迅速减轻;同一日龄GF级KM小鼠的雌雄间血常规和生化值指标均存在差异,但随着年龄的增加差异的项目逐渐增多。结论GF级KM小鼠生长发育和血液生理生化的研究结果可为KM小鼠的标准化及最终成为国际标准品系提供基础数据。
    6  猴艾滋病(SAIDS)模型的建立
    吴小闲 卢耀增 涂新明 张永蓉 阎铭杰 秦川 何伏秋 蒋虹 施慧君 刘增华 刘亚莉 时建东 张新生 许炳权 伍治平 侃燕萍 许建 舒子正 陈德蕙
    1991(1).
    [摘要](10384) [HTML](0) [PDF 0.00 Byte](168)
    摘要:
    用猴逆转D型病毒1型(SRV-1)接种幼龄恒河猴8只,先后出现猴艾滋病的症状和体征,以及免疫学、病毒学和病理学改变.根据猴艾滋病的病程、症状、血液、免疫功能、病毒分离、抗体出现和病变,文献上将猴艾滋病模型分为3个类型,即致死型,迁延型,恢复型.本文根据中和抗体滴度和持续病毒血症增加感染型艾滋病,并将淋巴结活检病变分为五个型,可作为病程预后的观察参考指标.猴艾滋病模型将为进一步研究猴和人艾滋病提供基础.
    7  白化黑线仓鼠的培育研究
    徐植岚 洪宝庆 焦克卿
    1991(1).
    [摘要](10146) [HTML](0) [PDF 0.00 Byte](164)
    摘要:
    在驯育过程中,我们发现了6只黑线仓鼠白化个体,经过三年半人工繁育建立了目前国内外唯一的白化黑线仓鼠种群.原种增殖采取杂合子,白化间互交,以及子代与亲代回交方式,用目睹试配与定期同居的交配方法进行繁殖扩大种群.驯育期间我们观察了动物的性周期、妊娠判断、繁殖力和幼仔的的生长发育.黑线仓鼠(Cricetulu barabensis)俗称中国地鼠是分布于我国北方的小型野生啮齿类.早在本世纪初我国就应用于医学实验。40年代末,斯万德克(Schwentker)将其引到美国,经过几年的研究获得实验室繁殖成功,现已广泛应用于遗传、肿瘤和糖尿病等的研究。目前国内亦有一些单位进行驯育。虽然黑线仓鼠在国外已培育成纯品系、糖尿病品系,但迄今未见有白他黑线仓鼠报道。我们在驯育过程中于1984年4~6月发现一对野生原种杂合子鼠繁育了2胎仔鼠(其中有白化个体6只),经过三年半人工繁育建立了目前国内外唯一的白化黑线仓鼠种群.
    8  非酒精性脂肪肝大鼠脂质代谢及病理变化的动态观察
    楼琦 石巧娟 郭红刚 李巍 卢领群 周文伟 萨晓婴
    2012(3):5-11. DOI: 10.3969/j.issn.1671.7856.2012.03.002
    [摘要](9783) [HTML](0) [PDF 1.06 M](7746)
    摘要:
    目的通过高脂饮食建立NAFLD大鼠模型,连续监测4~16周模型动物肝功能、脂质代谢、胰岛素抵抗及肝细胞凋亡在NAFLD进展过程中的变化情况及相互关系,为该模型在脂肪肝发病机制、脂肪肝治疗药物评价等方面的应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SD大鼠50只,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动物饲喂高脂饲料,分别检测4,8,12,16周大鼠血清GLU、CHO、TG、HDL、LDL、GPT、GOT及胰岛素水平,肝脏组织切片进行病理学及细胞凋亡观察,进一步分析大鼠肝功能、脂质代谢、胰岛素抵抗及肝细胞凋亡对肝组织病理改变的影响。结果模型组大鼠4周后就出现肝功能损伤,脂质代谢紊乱、胰岛素抵抗,肝细胞凋亡8 W后明显增加,肝细胞脂变及炎症为肝组织病理变化的主要特征,且造模时间越长,病变程度越严重。结论经过高脂饲料的喂养,SD大鼠在4~16周内可形成病变程度逐步加重的NAFLD模型,肝功能损伤,脂质代谢紊乱及肝细胞凋亡是引起非酒精性脂肪肝中脂肪变性和炎症的重要因素,该模型可应用于脂肪肝治疗药物评价等方面。
    9  我国商业化SPF级小鼠病原体污染分析
    葛文平 张旭 高翔 刘宁 张海涛 张晓娟
    2012(3):65-68. DOI: 10.3969/j.issn.1671.7856.2012.003.014
    [摘要](9774) [HTML](0) [PDF 592.90 K](5705)
    摘要:
    目的按现行国标《实验动物微生物学检测方法》和《实验动物寄生虫学检测方法》对我国商品化的无特殊病原体(specific pathogen free,SPF)小鼠进行微生物状况检测,为生产高质量的实验动物提供依据。方法对五家主要实验动物生产单位生产的ICR、KM、C57BL/6、BALB/c及BALB/c-nu 品系的SPF级小鼠进行随机抽检。检测抽检小鼠所携带的微生物和寄生虫情况。结果在抽检的SPF级小鼠中,病毒污染主要包括呼肠孤病毒Ⅲ型(Reo-3)、小鼠肺炎病毒(PVM)和多瘤病毒(POLY); 主要细菌污染为肺炎克雷伯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绿脓杆菌。这些微生物病原体中,除条件性致病菌绿脓杆菌外,其他病原体对小鼠本身和实验研究均具有一定的影响。
    10  中国实验动物学杂志创刊词
    钱信忠
    1991(1).
    [摘要](8995) [HTML](0) [PDF 0.00 Byte](111)
    摘要:
    实验动物学是研究实验动物的培育和应用的科学。它包括实验动物,动物实验,实验动物医学和比较医学等范畴。融汇了生物学、动物学、医学和兽医学,以及自然科学的新成就,该学科已成为一门具有独特的理论和应用的学科。它既是一门新兴学科,又是生命科学发展的基础。实验动物广泛应用于医药、农业、工业、食品、环境、海洋及宇航等科学领域中,而以医学与农业生物学的研究用量为最多。医学与农业生物学理论的研究是生命科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在验证药物效果、毒性试验、致畸致癌物质测试,以至探索海洋和宇航中的生命现象
    11  中国实验动物行业发展现状调查研究
    孔琪
    2017, 27(5):19-22. DOI: 10.3969.j.issn.1671-7856.2017.05.007
    [摘要](8037) [HTML](0) [PDF 669.20 K](15798)
    摘要:
    本文全面客观地阐述中国实验动物行业发展现状、发展趋势,提炼了行业面临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发展对策。通过对比分析,相对欧美国家百年积累的巨大资源优势和强大经费支持,中国整体落后较多,需利用举国体制,付出巨大努力和实现跳跃性发展才能迎头赶上。实验动物资源仍然是实验动物行业发展的基础和薄弱环节,需要国家重视并给予重点支持。本项研究可为各级主管部门制定实验动物行业发展策略提供科学依据,也可为实验动物行业本身发展提供数据参考。
    12  人大肠癌鸡胚尿囊膜移植模型的建立及血管生成特征的观察
    于文静 赵静 连波 位晓丹 谢斌 高志芹
    2012(3):32-35. DOI: 10.3969/j.issn.1671.7856.2012.003.007
    [摘要](7836) [HTML](0) [PDF 644.84 K](3715)
    摘要:
    目的研究人大肠癌腺癌细胞株HT-29鸡胚尿囊膜移植模型建立的方法,观察和分析其血管生成的特征。方法将不同浓度的人大肠癌腺癌细胞株HT-29接种于鸡胚尿囊膜(chick embryo chorioallantoic membrane, CAM),观察影响大肠癌鸡胚移植模型瘤体成活的因素、瘤体生长特征和血管生成情况。结果建立了人大肠癌CAM移植模型。移植模型瘤体易于生长,具有较强的血管生成作用。结论该模型易于复制,能动态观察大肠癌的血管生成过程,可用于大肠癌的生物学行为、药物筛选等领域的研究。
    13  同一药物不同剂量足三里穴位注射对心气虚证的效应对比研究
    赵兴梅 王燕 陈华德
    2014, 24(2):38-41. DOI: 10.3969.j.issn.1671.7856.2014.002.009
    [摘要](7769) [HTML](0) [PDF 648.80 K](12890)
    摘要:
    目的 研究参芪扶正注射液足三里穴位注射对心气虚证的效应与用药剂量的关系。方法 通过负重游泳及灌服大剂量心得安法获得心气虚证大鼠模型,对各治疗组分别进行不同剂量参芪扶正注射液的足三里穴注治疗。连续治疗10 d后,观察并记录大鼠的一般状况和症状;通过ELISA法检测各组血清心钠素(ANP)及环磷酸腺苷(cAMP)含量;通过比色法检测各组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通过HE染色法检测各组心肌组织病理改变。结果 和正常对照组相比,模型对照组出现疲软无力,舌质发紫,呼吸急促等明显的心气虚症状;血清ANP浓度升高,cAMP浓度降低,SOD活性降低,均具有极其显著性意义(P<0.001); 心肌组织病理示:炎细胞浸润明显,心肌细胞严重水肿,排列紊乱。和模型组相比,各治疗组症状缓解,血清ANP浓度降低,cAMP浓度升高、SOD活性增强,差异均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或P<0.01或P<0.001),其中参芪0.05 mL组变化最小(P<0.05),参芪0.20 mL组变化最大(P<0.001);心肌组织病理改变减轻,其中参芪0.20 mL组最接近正常。结论 参芪扶正注射液足三里穴位注射能有效治疗心气虚证,且其疗效与用药剂量在一定剂量范围(0.05~0.20)mL内成正相关。
    14  裸鼠荷瘤实验中常见问题的解析和总结
    赵勇 伍静 毛峰峰 赵善明 张彩琴 白冰 师长宏
    2012(7):17-20. DOI: 10.3969.j.issn.1671.7856.2012.007.005
    [摘要](7670) [HTML](0) [PDF 602.29 K](10790)
    摘要:
    目的探讨裸鼠荷瘤过程中的出现的常见问题,提高裸鼠荷瘤的成功率。方法通过分析实验过程中影响裸鼠荷瘤的各种因素,寻求裸鼠荷瘤常见问题的解决方案。结果总结了在裸鼠荷瘤实验中的各种影响因素,并提出了合理的建议。结论裸鼠肿瘤模型的制备是研究肿瘤学、免疫学、药品与生物制品的安全性评价以及有效性筛选等研究课题的基础,本文为制备良好的裸小鼠肿瘤模型提供合理的建议。
    15  犬椎间盘脱出模型的建立及其脊髓微循环与组织学变化观察
    王雪乔 饶宇腾 吴伟澎 程鹏 李伟 姜代勋 陈武
    2014, 24(6):22-26. DOI: 10.3969.j.issn.1671.7856.2014.006.005
    [摘要](7382) [HTML](0) [PDF 727.90 K](19175)
    摘要:
    目的 通过外科手术方法建立犬椎间盘脱出模型,观察造模前后脊髓微循环与组织学变化,为研究椎间盘病脊髓的病理和治疗机理积累资料。方法 健康成年犬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和模型组。半椎板切除术暴露L1段脊髓后,将6Fr硅胶双腔导尿管球囊放置在T12-T13脊髓左下方处,向导管内注入约0.5 mL的碘海醇使球囊内膨胀压迫脊髓,模拟由于髓核脱出引起的椎间盘脱出症;利用激光散斑血流监控系统实时监测压迫前后L1段脊髓血流量 (spinal cord blood flow, SCBF )变化;术后14 d观察压迫部位脊髓组织学形态。结果 模型组两侧后肢运动机能极显著下降(P<0.01),L1段脊髓血流量显著下降(P<0.05);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脊髓白质出现空泡化,灰质腹角正常神经元数量极显著下降(P<0.01)。结论 球囊压迫法可成功建立犬椎间盘脱出瘫痪模型,并观察到脊髓局部微循环障碍和形态学变化,可作为评价针灸等治疗效果和机理的模型。
    16  1-苯基-2-硫脲对斑马鱼胚胎发育与黑色素生成的影响
    张利军 史慧勤 苑晓燕 余寿忠 赵君 彭双清
    2012(9):21-25. DOI: 10.3969.j.issn.1671.7856.2012.009.005
    [摘要](7295) [HTML](0) [PDF 1.38 M](3063)
    摘要:
    目的1-苯基-2-硫脲(PTU)可抑制斑马鱼胚胎黑色素的产生,保持斑马鱼透明,便于形态观察和信号检测。本文研究了PTU对斑马鱼胚胎发育的影响和抑制斑马鱼胚胎黑色素生成,保持斑马鱼透明性的最佳浓度。方法用不同浓度PTU处理23 hpf(受精后,hours post fertilization,hpf)斑马鱼胚胎,作用57 h后观察80 hpf斑马鱼的形态学、生理学改变,计算死亡率和孵化率,测量心率和静脉窦-动脉球之间的距离。结果浓度为0.197 mmol/L、0.296 mmol/L PTU可以有效抑制黑色素生成,保持斑马鱼整体透明,对斑马鱼心血管系统结构和生理功能无影响,且不影响斑马鱼正常孵化过程。随着PTU浓度的增加,斑马鱼死亡率增加,孵化率下降,出现心包水肿,心脏畸形等改变,心率下降,静脉窦-动脉球之间的距离增大。结论浓度不高于0.296 mmol/L 的PTU溶液能有效抑制斑马鱼黑色素生成,对斑马鱼心血管毒性研究无影响。
    17  不同方法诱导THP-1细胞分化效果比较
    彭卓颖 丛喆 李想 薛婧 魏强
    2017, 27(9):1-6. DOI: 10.3969.j.issn.1671-7856.2017.09.001
    [摘要](7149) [HTML](0) [PDF 7.03 M](9118)
    摘要:
    目的 优化不同方法刺激THP-1细胞定向分化为M1、M2巨噬细胞及DC细胞,为M1、M2和DC三种体外细胞模型研究奠定基础。方法 首先用PMA和GM-CSF/M-CSF两种方法刺激诱导THP-1细胞分化,再分别添加不同细胞因子诱导其分化为M1、M2和DC细胞,观察细胞形态的变化,并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表面分子的表达情况。结果 两种方法刺激细胞CD分子表达的整体趋势基本一致。THP-1-M1细胞表面CD80和CD86表达量显著增加;THP-1-M2细胞高表达CD163和CD209;THP-1-DC细胞CD14表达量显著降低,高表达CD80、CD86和CD11c。PMA刺激后,M1、M2和DC细胞均贴壁生长;GM-CSF/M-CSF刺激后,只有DC细胞部分贴壁生长,M1和M2细胞仍呈悬浮生长。结论 两种方法均能成功地诱导THP-1细胞向不同细胞亚型分化,但是诱导出来的细胞在形态上存在一定差异,可根据实验需求选择刺激方法。
    18  D-半乳糖对成年小鼠海马神经元P—ERK1/2
    李秋娟
    2013, 23(11):0-0.
    [摘要](6985) [HTML](0) [PDF 0.00 Byte](7824)
    摘要:
    目的 研究D-半乳糖对成年小鼠海马神经元P—ERK 1/2表达和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方法 20只健康成年昆明种小鼠,雌雄各半,分为2组。颈背部皮下注射D-半乳糖注射液,每天125mg/kg bw,连续35天,建立小鼠衰老模型。对照组注射生理盐水。其间观察小鼠一般状况,实验的最后1W分别进行跳台实验、Morris水迷宫实验检测小鼠的学习记忆功能;实验结束后处死动物,提取海马组织总蛋白,免疫印迹检测P—ERK1/2表达。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衰老模型组小鼠跳台试验潜伏时间减少和电击次数增加(P<0.01);Morris水迷宫实验航行逃避潜伏期明显大于对照组小鼠(p<0.01);模型组P-ERK1/2含量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且雄性比雌性效果显著。结论 D-半乳糖可能通过抑制成年小鼠海马神经元P—ERK1/2表达而损害其学习记忆能力,且雄性小鼠效果更明显。
    19  BALB/c突变卷毛小鼠部分生长发育指标初探
    李瑞生
    2013, 23(11):0-0.
    [摘要](6833) [HTML](0) [PDF 0.00 Byte](7013)
    摘要:
    目的 利用近交培育建立BALB/c突变卷毛小鼠模型,分析突变小鼠与正常小鼠间生长发育和脏器系数的突变差异。方法 选择21d、42d和63d三个不同日龄组的BALB/c突变卷毛小鼠和正常BALB/c小鼠各20只,雌雄各半,分别测量体质量、头长、体长、尾长及主要脏器质量,计算头体比、尾体比及脏器系数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F4代的BALB/c突变卷毛小鼠已完全纯合。21d和42d突变卷毛小鼠头体比和尾体比小于正常小鼠(P<0.05);63d突变卷毛小鼠的体质量、头体比和尾体比均小于正常小鼠(P<0.05)。21d突变卷毛小鼠的心脏、脾脏、卵巢、子宫系数均大于正常小鼠(P<0.05,P<0.01);42d突变卷毛小鼠的心脏和胸腺系数低于正常小鼠,脑和睾丸系数高于正常小鼠(P<0.05,P<0.01);63d突变卷毛小鼠的心脏和子宫系数低于正常小鼠,脑系数高于正常小鼠(P<0.05,P<0.01)。结论 BALB/c突变卷毛小鼠与正常小鼠的外观特征和脏器系数均存在差异,这些突变差异对于研究BALB/c突变卷毛小鼠的生长发育、心血管系统、免疫系统和生殖系统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0  流式细胞术分析PMA诱导THP-1分化为巨噬细胞的表型特征
    彭卓颖 李想 丛喆 薛婧
    2017, 27(10):10-15,22. DOI: 10.3969.j.issn.1671-7856.2017.10.003
    [摘要](6672) [HTML](0) [PDF 977.68 K](2057)
    摘要:
    目的 用流式细胞术明确单独使用PMA诱导THP-1细胞分化而来的巨噬细胞的分化情况。方法 首先用PMA刺激THP-1细胞分化为巨噬细胞,再分别使用LPS、IFN-γ和IL-6将细胞诱导为M1型巨噬细胞,用IL-4、IL-13和IL-6将细胞诱导为M2型巨噬细胞。显微镜下观察三种细胞的形态学改变,并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细胞主要CD分子表达的差异。结果 当THP-1分化为巨噬细胞后变为贴壁生长,细胞形态呈较规则的圆形或椭圆形;M1和M2细胞形态不规则,细胞突起较明显,细胞颗粒度较大。巨噬细胞表面与抗原提呈功能相关的CD分子的表达均较低,大部分呈阴性;而M1和M2细胞表面这些CD分子的表达均较高。结论 单独使用PMA刺激THP-1细胞所分化而来的巨噬细胞抗原提呈能力较弱,基本处于静息状态。
      • 浏览排行
      • 引用排行
      • 下载排行
      按检索
      检索词
      防诈骗提示!请勿点击不明链接或添加个人微信。编辑部所有邮箱后缀均为@cnilas.org
      关闭